microRNA-149/SDF-1轴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25 10:16
  背景:骨缺损主要是骨骼受到严重撞击、创伤、肿瘤切除、骨关节炎等后遗症引起的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病变。骨缺损的修复主要通过骨移植方式的进行治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自发现后,因其具有成骨分化的功能,由于BMMSCs取材比较简单,容易培养、无免疫排斥反应,近年已被广泛用于骨缺损临床治疗和试验研究。由于BMMSCs定向分化成骨的几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研究如何刺激BMMSCs向成骨转化的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本研究通过microRNA-149甲基化及lncRNA-H19与microRNA-149的相互作用下调microRNA-149的表达,从而上调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的表达,观察BMMSCs的成骨分化的效果,探讨如何下调microRNA-149的表达,上调SDF-1并刺激BM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TargetScan和StarBase发现SDF-1是miR-149下游的靶基因,而H19是miR-149上游调控的lncRNA,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技术验证miR-149与SDF-1及lncRNA的相互关系。膜诱导技术建立大鼠成...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图2-1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骨膜组织中STRO‐1的表达(200×)

图2-1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骨膜组织中STRO‐1的表达(200×)


图2-2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骨膜组织中STRO‐1阳性表达(*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与第2周或第4周比较)

图2-2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骨膜组织中STRO‐1阳性表达(*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与第2周或第4周比较)


图2-3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大鼠骨膜钙化结节随时间的变化(VonKossa染色,200×)

图2-3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大鼠骨膜钙化结节随时间的变化(VonKossa染色,200×)


图2-4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大鼠骨膜组织中ALP的活性(*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与第2周或第4周比较)

图2-4膜诱导组和假手术组大鼠骨膜组织中ALP的活性(*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P<0.05,与第2周或第4周比较)



本文编号:3884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884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d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