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风险预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2 22:18

  本文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风险预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科技型中小企业 自主知识产权 成长机制 创新动态能力 风险预警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创业和快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当前正面临跨国公司知识产权大兵压境的严峻挑战,2008年我国正式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由此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其所拥有的资源成为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企业也成为知识产权所保护的主体同时也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大受益者。在所有的社会资源中,知识资源既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企业长效发展的基础。我国企业中,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动力不足、知识开发失败率高,知识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因此,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需要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重新审视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探讨如何减少知识管理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管理体系。首先,从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和保护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论文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概念界定,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焦点问题;通过文献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与管理、自主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企业视角系统研究了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脉络;从企业实际出发对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管理的有益经验进行了整理,得到重要的经验启示。其次,先从企业内生视角,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生成机制内生要素进行分析,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了中小型科技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内在生成机制形成的反馈回路,并利用调查获取的企业真实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探究关键影响变量对内生机制的影响作用及关系;又从企业外部环境视角,识别了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生成的外部影响因素,并应用协同创新的思想,分析了外部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并构建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系统成长的自组织演化框架,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成长过程中,随着技术创新项目的进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构建“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知识高地的优势—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刻画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态能力的演进过程。再次,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生成过程视角,从自主创新知识形成阶段、自主知识产权开发阶段、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化阶段和自主知识产权应用阶段,分别进行了风险要素识别;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风险预警体系,设计了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流程,从风险源视角设计了风险预警指标,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结合过程视角和风险源视角提出知识产权风险防范对策。最后选取典型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实地调研、访谈、问卷等方法采集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与管理的实际数据和资料,验证论文的结论,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性研究,并提出今后需要进一研究的问题。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系统仿真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如下的创新:通过系统仿真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内生机制,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内生系统的流程图,并进行仿真分析,揭示了各关键因素对自主知识产权增长的影响规律,推演出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内生机制依靠企业内部协同合作的动态反馈系统;研究得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外部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影响机制,从输入要素、创新机制、学习机制、维护机制和输出效应几方面构建了一个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外部因素的协同作用概念框架,对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的现有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和深化研究;从知识产权开发的视角定义了自主创新动态能力要素,刻画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动态能力的演进过程;不仅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风险源构建了风险评级指标体系,还从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过程视角构建了风险防控流程系统,将整个系统分为风险识别子系统、风险评价子系统和风险预警子系统,有利于企业在知识产权开发的全过程防控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2;F27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亚恬;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3期

2 ;关于自主知识产权[J];医药世界;2001年12期

3 ;强化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工作迫在眉睫[J];中国橡胶;2002年21期

4 张咏莲;;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和保护[J];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5 ;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可以分离吗?[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3年10期

6 沈慧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J];中国石化;2004年06期

7 陈伟炜;论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J];天府新论;2004年S1期

8 李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J];商场现代化;2005年09期

9 于玉林;试论会计理论的“自主知识产权”[J];会计之友;2005年10期

10 熊新佳;以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形成核心竞争力[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河发;;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选择研究[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2 ;加强自主创新 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为建设强市名城提供科技支撑[A];探索·创新·发展——聊城市“加快建设强市名城 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研讨文集[C];2007年

3 ;建世界一流的创新体系 创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名牌[A];齐鲁技术市场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4 韩华林;陈悦;;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对策和措施[A];上海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会三届常务理事会论文选编[C];2004年

5 姚增华;;开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设计软件[A];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龙敏;任天飞;;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湖南工业品品牌发展的战略选择[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7 耿贤春;姜永青;姜维尧;;中国应研制自主知识产权的冷藏集装箱[A];第四届中国冷冻冷藏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颜国辉;;自主知识产权促进了企业标准创新和发展[A];福建省标准化协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杨洁;刘家顺;;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A];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6—2007)——中国企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凤莲;宫小全;;基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评价机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刘磊;贵州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之困[N];法制生活报;2007年

2 ;进一步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N];经济日报;2006年

3 王金峰;努力促进自主知识产权项目产业化[N];莱芜日报;2007年

4 陶永;海关加大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力度[N];国际商报;2008年

5 记者 王元晖 孙丽萍;要成高新技术企业得有自主知识产权[N];厦门日报;2009年

6 海西 林海燕;福州海关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N];国际商报;2010年

7 记者 陈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重大关键领域自主知识产权[N];科技日报;2009年

8 通讯员韩战英;河南省出台措施 推进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化[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9 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伟明;自主知识产权就是话语权[N];解放军报;2011年

10 李瑞芳;有专利就有自主知识产权吗[N];市场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蓉;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风险预警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杨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方琳瑜;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成长机制与脆弱性评价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璐颖;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白露;品牌、文化与自主知识产权运作机制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3 于翠红;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型城市的互动性研究[D];烟台大学;2009年

4 刘瑛;试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5 张亮;自主知识产权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赖丽红;经济全球化视域下我国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秋南;基于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卫伏霞;吉林省机电企业自主知识产权量化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9 陶旭;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464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464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