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养猪户认知结构与规模化选择的意愿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8 04:08

  本文关键词:养猪户认知结构与规模化选择的意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养猪户 认知结构 规模化 组织结构


【摘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畜牧业占有绝对重要地位,而在整个畜牧行业中,养猪业又是最大的产业,截止2014年底,在畜牧肉类总产量中猪肉产量的比重高达66.4%。我国一直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国,但不是生猪产业强国,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猪规模化发展程度太低,影响到生猪饲养的经济效益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加强生猪规模化程度建设,对提升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绩效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研究我国生猪规模化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学者在影响规模发展的因素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生猪规模化发展的外在约束条件的研究,以及养猪户个性特征对规模化的影响。前期研究对生猪规模化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因为所有规模化的发展问题最终都取决于进行生猪养殖的人——养猪户,只有研究养猪户内心的认知和看法,才可能触及到规模化发展的本质问题。本论文基于知识经济理论、行为理论和博弈制度等理论为基础,首先从演化经济学的角度对养猪户的认知结构进行历史的、逻辑的分析,阐明中国养猪户认知结构的基本特征;然后结合博弈制度理论,分析不同认知结构的养猪户与不同组织结构匹配的演进方式,演化出养殖户可能采取的各种养殖模式以及影响因素,探索养猪户在规模化选择上的形成机制。本论文包括导言部分共有8章,其章节内容安排主要如下:第1部分是导言,该部分主要说明本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首先是描述现实中养猪户在规模化选择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困境现象,由此引出我国生猪规模化发展中长期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确定了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思路,并对可能的创新之处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2部分是规模化经济理论的文献概述。本论文首先对各种规模化经济理论的经典学说进行简要回顾,然后阐述了现有规模化经济理论对生猪规模化现象解释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改进之处。第3部分是认知结构的知识范式分析。该部分是本论文改进研究视角的理论基础,界定了知识范式下关于认知结构相关的基本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基本关系。然后以该知识范式对我国养猪户的认知结构进行了系统性描述。第4部分是基于知识范式的组织结构分析。首先基于博弈制度理论对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然后根据中国养猪户组织结构的特征,把养猪户的组织结构分为雇用式和家族式两种模式;最后在组织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养猪户人力资源类型的分析,把经验型和科学型认知结构的人力资源类型,与家族式和雇用式组织结构进行了博弈演化分析。第5部分是规模化风险认知。该部分主要是从知识范式探讨养猪户认知结构的不同,在规模化的发展过程中,养猪户认知水平不同,对规模化风险的感受也会不一样。从养猪户的认知角度来看,规模化风险的认知不仅要从风险自身的维度数量来衡量,而且还要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来展开。第6部分是研究假说与设计。前述理论的分析是概念模型建立的基础,该部分根据博弈制度的理论框架,基于知识范式提出了养猪户认知结构与规模化选择的概念模型。该模型涉及到养猪户个体特征、养猪户对规模化风险的认知以及养猪组织结构等相关影响变量,并对各种变量的测量进行了说明,然后根据概念模型的逻辑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说。最后对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进行了验证,特别是对认知结构变量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推导出经检验后各种变量关系的示意图。第7部分是假说的验证结果与分析。在概念模型的有效性得到充分认定的基础上,该部分对一系列假说命题进行检验,得到各种检验结果。然后在这些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推理,尽力挖掘命题之间存在的各种逻辑关系和规律,该结果对解释生猪规模化发展中的问题具有积极参考价值。第8部分是结论评述与政策建议。本部分根据已验证的假说命题和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推导出不同认知结构的养猪户在规模化选择上的逻辑结论,研究结论对正确认识我国生猪规模化发展的长期性和特殊性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然后基于研究结论,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最后,论文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后期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的阐述。研究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养猪户认知结构是所有规模化发展问题的逻辑起点。提高科学型认知结构养猪户的学历水平,是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虽然经验型养猪户在自然性风险和风险维度较少的社会性风险方面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控制程度,能改善生猪的养殖绩效,但并不能改进规模化程度。第二,养猪户对人员管理风险的认知水平是实现生猪规模化养殖绩效的关键。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生猪养殖绩效最终变成对人员管理的绩效,若养猪户认知结构水平不高,则无法实现人员管理的绩效水平,随着雇用人员的成本增加,养猪户规模化养殖的风险会增大。为了降低雇用人员带来的规模化风险,甚至不惜降低规模来减少人员的雇用数量。第三,养猪户学历水平普遍不高而生猪养殖年数又偏长的区域,往往不适合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和大规模化养殖。第四,积极的政府调控政策有利于生猪养殖规模数量上的增加,但并未促进生猪规模化质量上的提高。第五,现阶段依赖组织结构创新不是解决中国生猪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在于以下两点:其一,理论上以养猪户认知结构作为参数变量对养猪户行为进行研究分析。这种认知科学理论已经突破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范式,是一项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引入了知识经济和博弈制度理论,这种研究视角在现有文献中还是一个新的思路。其二,在研究方法上,对养猪户认知结构的测度。认知结构是认知科学中的一种心理状况,其测量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因为它是无法直接衡量的。本研究基于知识经济的理论,通过认知渠道的方式间接对认知结构进行了测度,并且通过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因此,认知结构的测度是本研究中一个不小的突破。同时,基于博弈制度分析,将不同认知结构的人力资源类型和组织结构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这种不同制度类别的划分,在方法上是一种试探性研究,为后续的分类分析提供了概念上的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6.3


本文编号:1264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64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8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