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影响研究
【摘要】:世界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发展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冲击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特别是银行业发展所面临的局面也都发生了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商业银行通过稳定的存贷利差所获得的有效收益,已在金融市场上形成一定规模的垄断性,随即产生的不良影响己显现为资源错配、不合理的资金价格等现象,也无法让利率经济杠杆淋漓尽致地发挥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一步步地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变得十分地关键,银行的存贷利差会因为利率市场化的出现而变得更加狭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并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经营风险。商业银行为了谋求发展的空间,不得不另寻多样化、创新化的发展方式来开拓中间业务,同时还要继续坚持发展传统业务,只有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收入,才有可能避免经营风险,尤其是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价格竞争风险,以此寻求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的突破。利率市场化之后,我国商业银行一窝蜂开始发展中间业务创新,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银行经营风险,但中间业务自身的经营风险也不可忽视,其品种选择搭配与商行本身业务的契合性等都是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间业务创新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对商业银行绩效和风险的影响进行研究,并为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创新提供相应的思路与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包括: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利率市场化及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相关理论,介绍利率市场化的经典理论和研究进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经典理论、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相关研究;第三章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进程及其影响,该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其次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的主要阶段、取得成就和存在问题进行介绍;最后,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影响;第四章,利率市场化下中间业务创新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实证研究,此章节主要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深度分析,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控制银行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五章利率市场化下中间业务创新对银行经营效益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理论分析给出了主要研究假设,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对商业银行经营业绩所是否可造成影响,通过模型建构,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经营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已验证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总结了中间业务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指明行动的方向;启后是从展望未来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提高,并将更大程度地影响经济发展的稳定性的视角出发,从侧面阐述了创新金融的必需要性,及其在古往今来历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应提供对该课题的重视程度。本文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自我国施行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存贷利差逐渐缩小,各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创新以寻求新的盈利模式,但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客观条件下,净利差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商业银行间的竞争导致存贷款净利差减少,这会降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反映了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之间的价格竞争不利于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控制。(2)在我国施行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创新不仅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绩效,而且有助于商业银行对经营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对银行间价格竞争起到了缓解的作用。(3)中间业务的开展对上市商业银行与非上市商业银行产生明显差异化的影响。究其原因,可能在于上市商业银行经营活动更加规范,开展中间业务成熟度较高,市场对上市商业银行相关业务更加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比较而言,非上市商业银行缺乏开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进而也降低了其经营活动的安全性。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晋铭,李健,李秀萍;重视中间业务 提高经济效益[J];财金贸易;2000年02期
2 马文祥;“入世”与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J];东北亚论坛;2000年03期
3 谢贻章;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积极面对市场挑战──从深圳银行中间业务现状看国内银行业中间业务发展的局限性及未来发展路向[J];南方金融;2000年11期
4 ;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及拓展思路[J];金融与经济;2000年05期
5 钱严军;浅谈“入世”后农行中间业务的拓展[J];农村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6 黄海鹏,黄卫华;大力拓展农行中间业务的思考[J];企业经济;2000年11期
7 刘寅鹏,田蔚;浅谈银行的中间业务[J];北方经贸;2000年06期
8 董丽;浅谈我国中间业务的发展[J];黑河学刊;2000年02期
9 王善友,李金钟;开拓中间业务 树立“市民银行”形象[J];黑龙江金融;2000年10期
10 冯步前;琼海市工行发展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海南金融;200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华强;;发展中间业务:提高竞争力的正确选择[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2 唐桂芳;王勇;;农行拓展中间业务的思路与对策[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3 徐宜珂;;对基层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清元;;商业银行应大力拓展中间业务[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无锡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来军;张士锋;;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第二十次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建设银行北京朝阳支行课题组;刘惠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与发展[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4—2005年度)[C];2005年
8 中国人民银行淄博市中心支行课题组;贾广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必要性与对策探析[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9 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成道福;;建设银行发展中的中间业务问题[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5年度)[C];1995年
10 冯科;;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教授冯科[A];“资本约束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婷婷;银行业进入中间业务时代 “以存定贷”正遭遗弃[N];财经时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钟华;36家银行发力中间业务[N];财经时报;2005年
3 农行北京东城支行行长 刘大刚;大力发展中间业务[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4 杨光珠;盲目拓展低效中间业务当止[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傅义红;欣看中间业务“鼓”起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5年
6 郭凤唐;中间业务:“蛋糕”做大要得法[N];经济参考报;2000年
7 董有明 李春光;农信社:中间业务该怎么做?[N];经济日报.农村版;2005年
8 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祁阳县支行行长 肖小斌;银行业进入 “中间业务”时代[N];经理日报;2005年
9 郭涛;发展中间业务增强商行竞争力[N];金融时报;2001年
10 万建建 杨红林;拓宽中间业务发展渠道[N];金融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付强;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2 侯尧文;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3 胡静;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定价机制与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雷洪光;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5 孔庆洋;商业银行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煜;中国银行澳门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雷勇军;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3 李然兴;某银行青岛分行中间业务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韩玲;工行陕西省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5 刘铁军;黑龙江省建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解晓丽;黑龙江省建行发展中间业务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花成;吉林省农行营业部中间业务经营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8 王晗;建行黑龙江分行中间业务拓展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9 栾治中;山东建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杨柯;论中间业务的监管[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65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6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