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控制理论的随机需求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优化与仿真
本文关键词:基于控制理论的随机需求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优化与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供应链管理 多级库存优化 随机需求 控制理论 牛鞭效应
【摘要】:供应链中多级库存系统优化问题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热点问题。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多样性和不稳定性日趋明显,在满足不确定性需求的前提下如何降低整条供应链的库存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有必要在随机需求的前提下对供应链中进销存系统的输入、输出进行有效的控制。本篇论文在同领域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对过去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存在的缺陷,运用自动控制理论构建了一个在随机需求情况下,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的带信息扭曲补偿器的供应链多级库存反馈控制体系。本文还对该系统在Matlab平台中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对比研究。本文在动态企业生产环境和随机市场需求下,首先对单级结点企业系统进行了逻辑模型的分析,明确了单级结点企业的进销存运营过程。第一,根据单级库存系统的逻辑模型和一定的合理假设,利用前向差分近似微分和泰勒级数展开,建立了一个动态的库存系统数学模型。第二,根据拉布拉斯变换将动态库存函数转换为一个双输入含扰动的反馈控制模型,此时扰动设定为市场随机需求,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供应链单级库存系统的反馈控制模型。第三,在对单级库存系统的SIMULINK仿真过程中,利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替代普通指数平滑预测,将预测精度提高,并做了对比分析。同样是在随机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本文在对单级结点企业分析建模的基础上,分析了供应链多级结点企业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动过程。第一,根据多级库存系统的逻辑模型和对供应链结点企业间进销存的合理假设,建立了一组动态数学模型。第二,将数学模型转变成控制模型,并在SIMULINK平台上对其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仿真结果,提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第三,针对多级库存系统的需求信息放大效应,即牛鞭效应,首先采取信息共享策略,取得了一定成果,随后又针对不确定需求采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对系统的期望库存设定进行优化,最后,又构建了一个现实可行的信息扭曲补偿器,这使得订单信息传递时在保持均值不变的情况下缩小了波动程度,大大减小了多级库存系统的牛鞭效应。第四,本文对基于不同优化策略的多级库存控制系统分别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对比项目包括平均剩余库存量、缺货次数、平均缺货量、订货量牛鞭效应、库存量牛鞭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随机需求下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的带信息扭曲补偿器的多级库存反馈控制系统在复杂供应链多级进销存问题中有显著优化作用。其中,信息共享策略可以确保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真实有效,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可以提高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对市场随机需求的预测精度,信息扭曲补偿器可以有针对性地在不改变订货量均值的情况下降低信息传递的波动,弱化牛鞭效应对系统的影响。随机需求下基于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的带信息扭曲补偿器的多级库存反馈控制系统可以帮助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解决库存优化问题,弱化并缓解供应链普遍存在的牛鞭效应,降低整体库存水平,对动态环境中随机需求下的多级库存控制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琳;;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刘苗;王维兵;;面向供应链的产品设计方法初探[J];现代商业;2009年03期
3 刘慧;任珊珊;梁凯;;供应链稳定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13年S2期
4 徐文静;;供应链模型和标准研究[J];中国采购发展报告;2010年00期
5 王萍,涂凍生,陈秋双;关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几个基本问题[J];天津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6 卢震,黄小原,栗东生;一类供应销售条件下的供应链模型与决策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0年04期
7 周在青;成功的供应链管理[J];集装箱化;2000年03期
8 陈盛双,许万洪,刘晓娥,胡晓林;供应链的建模及仿真[J];统计与决策;2001年04期
9 陈剑,蔡连侨;供应链建模与优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10 李群明,张士廉,王成恩,宋国宁;虚拟供应链管理建模及实施技术[J];中国机械工程;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任珊珊;梁凯;;供应链稳定性评价模型的构建与应用[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2 谢金星;董杰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的模拟研究方法[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3 代颖;马祖军;;信息技术与供应链动态特性[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田征;;供应链中因故延迟时间研究[A];首届中国物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左秀峰;韩伯棠;吴仁群;何世伟;;供应链系统动态运转的模拟模型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张玉林;;供应链中的角色竞争[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覃毅延;;供应链管理研究的某些进展[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舒良友;邵俊岗;晏启鹏;;以制造商为核心的供应链两步优化模型[A];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石化杯”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姚明志;贺仲雄;;病体供应链诊断与治疗的智能数学模型[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王一凡;;供应链管理与基于活动的成本控制策略[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ark Chillingworth 编译 刘光强;技术和信息重建供应链[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2 本期执笔 刘月菊;供应链——行业崛起的新宠[N];现代物流报;2006年
3 常河山;供应链 现代物流的新翘楚[N];现代物流报;2007年
4 沈建苗 编译;供应链自当按需供应[N];计算机世界;2005年
5 王之泰;区域经济:供应链视角[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SAP中国行业专家 濮立新;从金融海啸看钢企加强供应链管理的迫切性[N];中国冶金报;2009年
7 孙俊波;信息技术提升化工企业竞争力[N];中国化工报;2002年
8 翟学魂;供应链模型在企业中的应用[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9 郝峥嵘;用SCOR模型为供应链做体检[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许继楠;CA云计算策略:重组IT供应链[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洋;汇率不确定情形下跨国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杜其光;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可用制造能力优化配置与运营协调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3 谢博;企业在供应链运营中合作与竟争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张楠;前向持股供应链系统协调契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罗治洪;基于列生成的钢铁供应链计划与调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6 赵川;基于控制理论的随机需求供应链多级库存系统优化与仿真[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贾红雨;供应链管理决策的系统模拟方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8 杜曼玲;供应链过程管理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刘晋;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10 程国平;供应链管理中的协同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依丽;集群式供应链带紧急补货方式的库存策略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2 苏文彬;基于VMI模式的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周亚军;考虑产品退货的供应链定价与服务决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陈鹏飞;工程项目供应链材料采购成本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5 吴丹丹;基于随机产出下的供应链绩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世钊;供应链实体协调最优决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7 洪亚菊;宁波萌恒工贸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改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张爽;基于Arena的Z电商企业供应链仿真系统建模与实施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杨玉新;A超市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10 李青柳;供应链上游VMI动态仿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6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266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