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及其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16-11-10 13:14

  本文关键词: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及其实证检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及其实证检验

汤晋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阅读,发现我国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中存在巨大的食品安全风险。针对这一问题,作者归纳并总结了现阶段国内外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社会心理学理论与模型在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作者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例,考察了社会心理学模型对我国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的解释力,结果表明,现有的社会心理学模型对我国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的解释力不高,因此有必要利用质化研究方法,构建一个全新的适合我国文化情景的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 据此,本文依托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以个人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法进行原始数据收集。在原始语句编码、范畴归纳、主范畴提炼、范畴间关系探索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文化情景下的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理论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阐释。进而,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对构建的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修正,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并深入阐述了主要变量对行为的影响路径、作用机理,,以及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提升我国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对策及建议,从而为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监管等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证实了社会心理学理论和模型是解释消费者的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的一个有效路径,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在我国消费者行为领域的应用,同时还发现了已有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对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的解释力不高;第二,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中国文化情境下的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三,系统阐述了构建的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中的路径关系及作用机理,着重讨论了意向—行为路径关系,以及调节变量对意向—行为路径关系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建欣;张忠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机理探析[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2 宋晓兵;董大海;于丹;刘瑞明;;基于TRA理论的品牌购买行为倾向前因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罗丞;郑庆昌;;消费者安全食品购买倾向解释模型的构建——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的定性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樊永祥;刘秀梅;;食源性疾病控制与餐饮食品安全管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3期

5 景建玲;夏海鸥;樊雅静;周娟;张娟;;计划行为理论在孕妇科学补钙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年14期

6 杨智;邢雪娜;;可持续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质化研究[J];经济管理;2009年06期

7 余登来;杨屹;张莉;王静;;计划行为理论在初中生不良交通行为干预中的应用[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年04期

8 沈梦英;毛志雄;张一民;;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HAPA与TPB两个理论模型的整合[J];体育科学;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垒;张沛;;有毒动植物食物的中毒现状及预防措施[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0年05期

2 郭名;叶龙;;高速铁路司机胜任素质和工作经验对安全绩效影响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李靖宇;谢晓非;葛瑜;;小事件、大影响:公平感知觉与规则驾驶行为[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4 王建明;郑冉冉;;消费者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购买、消费过程的考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雷英;;计划行为理论在球场观众暴力中的应用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2期

6 苏荣海;孙璞;;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态度量表编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7 刘洋;郭玉江;;身体自尊在职业女性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模型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李薇;龙勇;;竞争性战略联盟的结构选择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9 宋爱芬;;职业效能感在高校教师的成就目标与职业紧张间的中介效应[J];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吴水兰;杜兰英;侯俊东;;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萍;姚琳;周德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胡婉丽;;中庸文化取向下的组织成员创新意愿与工作倦怠关系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胡春林;彭迪云;;酒店餐饮业实施绿色消费的作用机理与推进政策——基于TPB分析范式的思考[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洪伟;陈媛;;社交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实证研究[A];第十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褚荣伟;;调节作用、中介作用及其在营销研究中的应用[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6 龚艳萍;俞明辉;;新产品预告策略对消费者采用行为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元旭;宋渊洋;王宇露;;企业资源、股权性质与国际化程度——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证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陈素革;卢纪华;;服务人员情绪工作与工作投入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孙健敏;马玉凤;;学习型组织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王建明;;公众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菊;基于网络关系视角的专业服务企业全球市场参与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陆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联结性的发展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龙晓枫;消费者规范理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5 邓雪;企业战略联盟组织间学习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冯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向东;战略领导特征及其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许丹;我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动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燕;自我效能理论在功能性便秘患者生物反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柳中华;大学生就业压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择业焦虑的关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何婷婷;企业员工职业适应能力与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国;白音华煤矿技术人员职业停滞测量及治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7 郑筱铮;基于行为学视角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舞弊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维;心理氛围对企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曜;社会支持对自考生压力源和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朱雪琴;应对方式对特质焦虑与学业拖延关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荣建,晏宁,毛志雄;国外锻炼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宋晓兵;董大海;于丹;刘瑞明;;基于TRA理论的品牌购买行为倾向前因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王春玲,吴志香;孕妇补钙的原则和方法[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年04期

4 黄敏学;李小玲;朱华伟;;企业被“逼捐”现象的剖析:是大众“无理”还是企业“无良”?[J];管理世界;2008年10期

5 樊永祥;刘秀梅;;食源性疾病控制与餐饮食品安全管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3期

6 李璐琳,廖冬青,李珍;小榄地区孕妇饮食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年08期

7 何仲;吴丽军;刘晓红;;计划行为理论及其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范例[J];护理学杂志;2006年06期

8 李晓晴;陈红琼;杨琴;;围生期孕妇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9 李小芳,王晓玲;我国家庭食物中毒问题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10 熊明生;锻炼健康信念模型及其研究评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艳平;Walter Brehm;Petra Wagner;;考察中国大学生身体锻炼行为——“柏林锻炼阶段”模型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艳;计划和障碍自我效能对锻炼意向到行为过程的解释和干预[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松波;适应加入世贸要求 完善食品工业监控体系[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3年01期

2 ;八大因素困扰我国食品安全[J];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Z1期

3 石长华;食品安全人们何时不揪心[J];中国检验检疫;2004年01期

4 任磊 ,宁鸿珍;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现状[J];中国检验检疫;2004年02期

5 杨万江,李剑锋;食品安全管理的困境与出路[J];农业经济;2004年04期

6 李光德;我国食品安全卫生政府管制变迁的特征及其完善[J];南方经济;2004年07期

7 西安;食品安全不容忽视的问题[J];中国检验检疫;2004年10期

8 汪涛,周玉峰,陈潮;进口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现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年05期

9 笔伐,口诛;谁来制止中华民族的慢性自杀?——揭露黑心食品作坊,打一场全民保“胃”战[J];企业导报;2004年04期

10 ;大三环与商家联手共铸食品安全[J];食品科技;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国伟;;以服务育人为宗旨,确保食品安全卫生迈上新台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2 邵斌;梁煜;;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督的思考[A];食品安全的理论与实践——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党胜男;李吉刚;鲁建英;王悦;;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的探讨[A];公共安全中的化学问题研究进展(第三卷)[C];2013年

4 潘文博;干淙波;;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八大问题”和“十大对策”[A];全国地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调研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仓岐;王彦;;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思考[A];全国地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调研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樊万选;方珺;;食品安全与规范管理机制构建——基于河南食品安全示范区的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7 陈磊;;浅谈食品标准化对食品质量安全的保障[A];2011年度标准化学术研究论文集[C];2011年

8 陈琴鸣;;食品和药材中亚硫酸盐残留量的管理现状及调查[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七卷(药学分卷Ⅱ)[C];2005年

9 陈松;;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商品学发展与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朱寿民;;医用食品的现状与发展[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营养与保健食品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徐菡研;[N];广元日报;2007年

2 胡立彪;[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李伟;[N];莱芜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晓春 本报实习生 王帅;[N];新华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树彬;[N];忻州日报;2007年

6 记者  张蔚寰;[N];新乡日报;2006年

7 叶 显;[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8 杨晓晶;[N];中国食品报;2009年

9 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二大队学员八队 王秉欣;[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10 刘以宾;[N];保健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汤晋;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及其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15年

2 房瑞景;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信息传递行为及监管体系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3 梁颖;超市鲜活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及有机磷农药免疫检测方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凤明;食品企业相关管理体系整合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郭思宏;家庭环境下的消费者食品安全行为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3 周福龙;H县食品药品监管方式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贾红玲;食品安全卫生控制体系在冷冻羊肉生产企业中的建立和应用初探[D];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5 肖卫;食品系统中的产业整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6 曲书雯;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治理[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7 王玉洁;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刘天鹏;品牌机制促进食品安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9 段丽英;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王欢;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及其治理[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消费者家庭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归因模型及其实证检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6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