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
本文选题:货币篮子 + 第三方市场竞争效应 ; 参考:《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2005年7月21曰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改为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在贸易方面,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伙伴不断增多,至2014年,已经与世界上231个国家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新的汇率制度改革和我国实际贸易情况都要求转变以往人民币汇率中只关注美元的做法,应该更多的关注人民币与主要贸易伙伴国货币汇率变化情况,即从有效汇率的视角观察人民币汇率变化。与双边汇率不同,人民币有效汇率是人民币总体币值的反映,更能体现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和对外经济往来状况,是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对有效汇率进行全面、准确测度,既可以发挥有效汇率作为国际竞争力指标的评价作用,也有利于转变公众视野,将公众目光更多的从“双边汇率”转向“有效汇率”,为国家制定汇率政策,为企业、机构和个人规避汇率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我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同时结合官方透露的货币篮子构成标准,选择美元、欧元、日元、韩元、新加坡元、英镑、马来西亚林吉特、俄罗斯卢布、澳大利亚元、泰铢和加元作为样本货币,测算了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在样本货币权重构造过程中,与多数研究只考虑双边权重的做法不同,本文在测度权重时既考虑直接竞争效应,也考虑“第三方市场竞争效应”,基于SITC5-8类制成品贸易数据构造了一个完整的双重权重体系,用来测度每种样本货币在人民币货币篮子中的重要程度。同时,权重每年进行更新,以反映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将本文构建的双重权重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同双边权重有效汇率指数和BIS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考虑“第三方市场竞争效应”的双重权重与简单的双边权重不同,这说明“第三方市场竞争效应”对货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另外,本文计算的同一种货币各年的双重权重也不相同,说明权重更新频率低,会影响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精度。此外,考虑“第三方市场竞争效应”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趋势同双边权重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和BIS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一方面说明选取不同的权重对有效汇率指数的计算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说明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计算结果对样本货币的选择比较敏感,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货币篮子。文章还对“汇改”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的走势和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以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为例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和投资的影响。全文共分如下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文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存在的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二章为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介绍了汇率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有效汇率指数的研究,包括主要国际机构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清算银行、欧洲中央银行以及主要国家中央银行如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编制有效汇率指数的经验,同时介绍了国内主要机构和学者对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的相关研究。第三章为方法论,介绍了有效汇率指数编制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即样本货币选择、平减指数选择(用于计算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贸易权重构造。权重构造部分介绍了双边贸易加权模型、多边汇率模型、全球贸易加权模型和双重权重加权模型,重点介绍了双重权重的构造方法。第四章在第三章方法论指导下,根据我国贸易和投资情况选择11个样本货币组成货币篮子,基于双重权重构建了2005年7月至2015年12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重点考虑了权重构造中的“第三方市场竞争效应”。同时将基于双重权重构建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与基于双边权重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和BIS有效汇率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明确了样本货币选择和权重构造在有效汇率指数编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五章为应用研究,采用第四章构建的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情况,并以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为例分析了人民币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文章最后为结论和展望部分,总结了前文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有效汇率指数构建和应用过程中存在改进的地方,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3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建荣;评“理想指数”的虚构性[J];山西财经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2 卢宋辉;费暄指数之我辩[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3 李丰;L氏指数与P氏指数之差的经济学意义[J];统计研究;1995年05期
4 唐敏;鼓点渐急:消费者信心指数明朗上升[J];中国商贸;2000年08期
5 马士龙;北京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是怎样编制的[J];北京统计;2003年Z1期
6 邢占军;关注我省城乡居民的信心指数[J];发展论坛;2003年12期
7 李晓玉;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编制及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4年05期
8 ;三季度消费者信心略显不足[J];北京统计;2004年10期
9 潇琦;国内首个城镇宜居指数问世引发业内宜居话题讨论[J];北京房地产;2005年08期
10 李晓玉;;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理论背景与实际意义[J];统计教育;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第五章 2002年世界和中国现代化指数 第二节 2002年中国现代化指数[A];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C];2005年
2 马妍;何苗;邢星;金晶;何钦成;;H指数与类H指数应用于优秀科技人才遴选的可行性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会议暨2012第四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陆钟武;王鹤鸣;岳强;;脱钩指数的理论研究——及脱钩曲线图和国家级实例[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10年
4 周海春;;中国营养产业指数构建思路[A];第二届中国营养产业高层论坛文集[C];2005年
5 李易凡;孟敬芝;;寿险市场与证券指数相关性比较研究——基于中国寿险市场的实证分析[A];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1[C];2011年
6 高娅娜;;商业发达指数及吸引力指数的计算与应用[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陈建明;章丽君;崔明娟;祝佳;;证券指数频率分布分析方法[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8 徐涛;应益荣;;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选择及风险控制实证分析[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袁雪丽;卓志鹏;王俊;刘小立;吕美霞;徐健;;深圳市成人体质指数和腰围与血脂水平关系的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3年第3期[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璐;沪深300行业系列指数今日正式发布[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记者 王瑾;上海新增四项民生气象指数[N];中国气象报;2011年
3 周松林;14只指数明年初发布[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王玉姗 记者 江芸涵;四川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N];四川日报;2013年
5 实习记者 鲁畅;本市二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回落[N];北京日报;2013年
6 记者 刘文波;广虚50指数和第二代中航军工指数发布[N];中国航空报;2014年
7 杨学聪;沪深300行业系列指数昨正式运行[N];北京日报;2007年
8 陆星;中证200等四指数即将发布[N];证券日报;2006年
9 周松林;沪深300行业指数今日发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王斌;中证指数公司发布10只沪深300行业指数[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福刚;县域幸福指数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2 袁炜罡;关于图的几种指数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3 王爱华;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构建及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焦鹏;现代指数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赵勇;中国指数基金绩效与风险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潘娜;波动指数:理论、方法和在我国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李俭富;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指数跟踪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章飙;中国股票指数期货:标的指数与合约设计[D];厦门大学;2001年
9 刁一娜;中纬度负指数环流与阻塞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郭洪伟;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泽平;交通出行指数与公共交通设施运行评价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5年
2 马雪筠;中国城市摩天指数及其与城市发展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李明;U型拆卸线平衡问题的混合人工蜂群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鑫;基于施引期刊差异的h型指数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郭嵘;我国开放型指数基金投资绩效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陈静;基于景气指数的航运市场预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7 彭善琴;基于波动率指数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李栋玉;创业板指数日内波动特性的分时段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9 武秀秀;BDI指数与中美股市关联性的比较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10 曾云涛;克强指数与我国股市关联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37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737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