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政治经济学主体抽象方法的辩证批判

发布时间:2021-07-05 11:21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通过对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动机的一般性把握,把经济活动主体抽象为在经济活动中仅仅追求“自利最大化”的“经济人”,并以此为前提,建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现代经济学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经济人”思想,把人的“自利最大化”等同于人的“理性”,将“理性经济人”假设运用到人的生活领域与价值领域当中。针对这一现象,学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抽象方法的过度运用进行了批判与改进。“经济人”思想起源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正是建立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过程之中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作为“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也是运用了抽象的方法的。但是,马克思的主体抽象方法采取了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主体抽象方法完全相反的逻辑。面对学界的争论和现实性问题的凸显,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本身进行深入探讨的需要,有必要回到“经济人”假设这种主体抽象方法形成的原初语境当中,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它的理论本质,并在马克思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视阈下,分析它作为一种抽象方法的合理性限度。“经济人”假设这种主体抽象方法是在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之后才产生的。鉴于此,第一章对这种主...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政治经济学方法的主体逻辑溯源
    1.1 人的理性主体性确立与经济分析方法的原初形式
    1.2 人的价值主体性形成与自利人性的早期理解
        1.2.1 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价值的自然形式
        1.2.2 人的个性与价值的自主彰显
    1.3 人的劳动主体性形成与劳动价值的承认
        1.3.1“使用”意义上的劳动价值阐释
        1.3.2“价值”意义上的劳动价值阐释
第二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体抽象方法
    2.1 以人性为中心的主体抽象
        2.1.1 自利的人性
        2.1.2 劳动对人的主观抽象性的抑制
        2.1.3 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
    2.2“经济人”假设方法
        2.2.1 斯密的经济人思想
        2.2.2 经济人思想的发展
    2.3 经济个人主义
        2.3.1 自由的竞争市场
        2.3.2 自利最大化
第三章 主体抽象方法的历史主义批判及其局限性
    3.1 经济个人主义的历史批判
        3.1.1 生产力理论及对“交换价值理论”的批判
        3.1.2 抽象个人主义的批判
        3.1.3 经验历史主义方法的局限性
    3.2 政治经济学抽象方法的历史主义批判
        3.2.1“历史的方法”与抽象方法批判
        3.2.2 历史伦理方法与抽象方法之争
第四章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主体抽象批判及其辩证方法
    4.1 政治经济学主体的异化批判
        4.1.1 市民社会中主客体颠倒的人本主义批判
        4.1.2 市民社会中人的经济异化
    4.2 政治经济学主体抽象的物化现实
        4.2.1 物化社会关系下的自利个人
        4.2.2 资本与人的主客体颠倒
    4.3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辩证方法
        4.3.1“经济范畴的人格化”与“经济人”假设的关系
        4.3.2 逻辑与历史统一的科学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资本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逻辑差异[J]. 仰海峰.  哲学研究. 2016(08)
[2]李斯特对亚当·斯密的批判——兼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及对中国经济学的启示[J]. 李小云.  当代经济研究. 2016(05)
[3]斯密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借以回到现实的经济学环节[J]. 王代月.  哲学研究. 2015(12)
[4]《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J]. 孙正聿.  学习与探索. 2014(01)
[5]资本逻辑下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J]. 孙承叔.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06)
[6]探寻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生成的原初语境[J]. 杨乔喻.  哲学研究. 2013 (05)
[7]经济哲学存在的三种形式[J]. 宫敬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8]索罗斯“反射性理论”和“理性经济人”——从马克思“现实的人”视角出发的哲学解读[J]. 庄国雄,李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9]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内涵[J]. 高云涌.  江苏社会科学. 2010(03)
[10]施穆勒纲领与演化经济学的起源[J]. 贾根良,黄阳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本文编号:32659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2659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