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4 21:01
  自2006年5月《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30号,简称《管理办法》)颁布并实施以来,定向增发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股权再融资形式。政策已经运行十余年,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其中,普遍的高折价发行现象,由于其不利于投资者保护并对公司治理产生不良影响而一直是饱受各界质疑。学界主流观点是将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归咎于大股东的隧道行为和我国投资者保护水平低下;对于大股东侵占方式的研究还显现出一种无穷尽的发展趋势,进而难以在总体上把握大股东的行为模式。但是,以往的研究鲜有基于定向增发政策制度视角的研究,大量研究甚至缺乏政策基础。根据适用政策可以将定向增发分成非公开发行和重组增发两类。其中,非公开发行适用《管理办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00号,简称《创业板管理办法》),重组增发适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称《重组办法》)。根据定价方式政策又可以将样本分为竞价发行方式和定价发行方式两种。其中,非公开发行包括竞价发行方式和定价发行方式,重组增发属于定价发行方式。同时针对侵占方式研究无穷尽趋势所产生的研...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问题研究


图2-1发行流程及发行对象收益时间段简图??2.6.3非公开发行与重大资产重组??1.重大资产重组政策的发展??

香港,市场,收盘价,溢价发行


研究???向增发样本。公开发售类似于A股市场的公开增发。配售是发行人或中间人将证券主??要出售给经其选择或批准的发行对象,这种方式类似于A股上市的非公开发行。供股??是向原股东按其持有比例进行认购,类似于A股的配股发行方式。本文统计2008年??至2016年合计九年的样本合计3412例(以发行结果日为基准),剔除未披露发行价??格和一次发行多笔完成并且价格发生变动的样本25例,剩余3387例。其中发行方式??为代价发行和配售的样本分别为704例(2008年无样本)和2683例。图3-3总结了??香港市场不同类型的定向增发折价走势图(发行折价=(发行结果日收盘价-公告日期??收盘价)/发行结果日收盘价)。??由图3-1可知,配售类型的定向增发折价围绕10%波动,在2015年一度接近20%,??但2016年后又开始下降。但代价发行方式的定向增发只有在2010年为折价发行,其??余年份均为溢价发行。2012年溢价程度一度超过35%,到2013年快速上升,但依然??为溢价发行,最后直至2016年逐年下降。??—0.3000?——???『??0.2000??????01000?3^r、一?y""?—??o.oooo???——??1r….-一.^―-???_〇1〇〇Q?2QQ8?2009?2010?X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一?一代价发行??-0.2000???X.??配售??-0.3000??X—/???-0.4000???—???图3-1香港市场定向增发2008-2016平均折价走势图??3.1.2我

溢价发行,方式,香港,投资者保护


架???0.6000?—??0.5000??????0.4000???一-??0.3000????0.2000?Jy?^?—?+?竞价发行方式??0.1000?j-—f——+非公开发行定价发行方式??0.0000?-?-J?1?:?—?—重组增发样本??_〇10〇〇??nos??n〇9??mo??on??m???m^??nu??m6??-0.2000?- ̄-l???-0.3000?—f???-0.4000????图3-2我国定向增发2008-2016平均折价走势图??从图3-2可知,我国的定向增发的竞价发行方式类型的折价平均值最高超过20%,??随后从2009年开始呈现总体下降趋势,这表明这类定向增发的投资者保护得到逐步??加强。但是,非公开发行定价发行方式和重组增发样本在2008年平均溢价发行之后??快速上升,随后直至2012年都快速下降至溢价发行,但从2012年开始一直到2015??年的平均折价都超过40%。2016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也都在25%左右。这表明我国??的定向增发定价发行方式的折价维持在高位。这不利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3.1.3我国定向增发折价与成熟市场的比较??香港市场配售相当于沪深交易所的非公开发行,代价发行类似于重组增发。图3-3??将沪深证券交易所与香港市场的定向增发折价走势进行了比较。??0.6000?-:?.化认似z,_??0.5000?^^??+代仏发饤??04000?1?+?配售??0.3000???X????°-2000?\?K?+?竞价发行方式??o.iooo??〇.〇〇〇〇?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增发目的、交易溢价率与定向增发折价率[J]. 沈华玉.  中国经济问题. 2018(01)
[2]定价基准日选择、市场择时与定向增发中的大股东利益输送[J]. 黄叶苨,赵远榕,刘莉亚.  经济管理. 2017(08)
[3]定向增发对象、目的与预案公告择时行为[J]. 孙健,吕璠,佟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4]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相关性与大股东认购比例及其公司绩效[J]. 章卫东,赵兴欣,李斯蕾.  当代财经. 2017(02)
[5]知识改变命运:金融知识与微观收入流动性[J]. 王正位,邓颖惠,廖理.  金融研究. 2016(12)
[6]送转与定向增发:基于市值管理的视角[J]. 胡聪慧,于军.  财经研究. 2016(12)
[7]上市公司并购类业务及金融创新发展的建议[J]. 徐昭.  现代管理科学. 2016(11)
[8]真的是大股东利益侵占推高了定向增发折扣吗?——基于可交易性价值的观点[J]. 唐舜,刘娥平,施燕平.  上海金融. 2016(10)
[9]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与公司治理——一个文献综述[J]. 郑志刚,郑建强,李俊强.  金融评论. 2016(05)
[10]定向增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J]. 俞静,徐霞.  商业研究. 2016(08)

博士论文
[1]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D]. 蒋雪琴.华南理工大学 2015
[2]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与大股东侵害[D]. 颜淑姬.浙江工商大学 2013
[3]定向增发中的市场时机行为研究[D]. 曹立竑.华中科技大学 2012
[4]定向增发与利益输送行为研究[D]. 赵玉芳.华中科技大学 2012
[5]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与股票收益研究[D]. 谢琳.上海交通大学 2011
[6]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D]. 刘建勇.中国矿业大学 2011
[7]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D]. 毕金玲.东北财经大学 2010
[8]投资者保护与并购收益问题研究[D]. 陈冬.武汉大学 2010
[9]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 李文君.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16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3516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a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