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银行准入放开的角度
发布时间:2024-12-17 23:58
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非常重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转型经济中,中国银行业将服务重点转为服务实体经济中,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研究在新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文章有效结合两大经济学研究领域,一是金融经济研究中商业银行研究领域,二是经济发展研究中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研究领域,利用理论模型和微观数据,系统梳理银行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充实经济学理论的同时,试图理解现实经济中商业银行准入放开对其自身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机制,为中国正在进行中的银行改革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文章共分为八个章节,各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分析了文章的研究意义;梳理了文章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提出了文章的研究创新点。第二章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第三章从理论模型入手,具体研究银行准入放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第四章基于中国银行业微观数据,从资产负债表表内和表外两个角度,实证研究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自身风险的影响及机制。第五章通过结合中国地级市银行业分支机构微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采用行业融资依赖度降低内生性,探究银行准入放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第六章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从企业创新的角度研究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1.2.2 从商业银行角度拓展了学术界对于企业创新的理论
1.2.3 为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创新
2.2 金融与企业创新
2.3 银行与企业创新
2.4 金融与产业结构
第3章 理论模型
3.1 理论框架概述
3.2 理论模型前提
3.2.1 银行部门行为
3.2.2 行业中间产品厂商行为
3.2.3 行业最终产品生产厂商行为
3.2.4 社会通用产品生产行为
3.3 理论模型求解
3.3.1 行业最终产品厂商和中间产品厂商行为最优解
3.3.2 行业技术创新最优解
3.3.3 基于不同银行融资产本的中间产品厂商创新行为最优解
3.4 模型的拓展:技术创新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3.4.1 社会通用产品生产部门行为最优解
3.4.2 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机制
4.1 概述
4.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4.2.1 银行准入放开对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入的影响
4.2.2 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4.2.3 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4.3 变量测度、实证设计与数据来源
4.3.1 变量测度
4.3.2 实证设计
4.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实证结果
4.4.1 银行准入放开对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益的影响研究
4.4.2 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4.4.3 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影响渠道
4.5 稳健性检验
4.5.1 采用CR4 衡量银行准入放开
4.5.2 采用CR4 衡量银行准入放开,验证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渠道
4.5.3 采用净息差(NIMA)和非利息收入(NIIasset)做稳健性检验
4.5.4 采用净息差(NIMA)和非利息收入(NIIasset)检验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4.5.5 采用净息差(NIMA)和非利息收入(NIIasset)检验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影响渠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行准入放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5.1 概述
5.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5.2.1 文献综述
5.2.2 研究假设
5.3 实证设计
5.3.1 模型设计
5.3.2 变量测度
5.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实证结果
5.4.1 银行准入放开与企业创新
5.4.2 银行准入放开、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
5.4.3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异质性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银行准入放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及机制
6.1 概述
6.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6.2.1 银行准入放开与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2 银行准入放开、技术创新与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3 实证设计
6.3.1 研究模型
6.3.2 变量测度
6.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结果
6.4.1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
6.4.2 双重差分模型回归结果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银行准入放开、信贷供给与区域经济增长
7.1 问题的提出
7.2 文献综述
7.3 研究设计
7.3.1 基准模型设定
7.3.2 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7.3.3 变量设定
7.3.4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4 实证结果
7.4.1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7.4.2 双重差分模型回归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16731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从企业创新的角度研究银行服务实体经济
1.2.2 从商业银行角度拓展了学术界对于企业创新的理论
1.2.3 为金融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企业创新
2.2 金融与企业创新
2.3 银行与企业创新
2.4 金融与产业结构
第3章 理论模型
3.1 理论框架概述
3.2 理论模型前提
3.2.1 银行部门行为
3.2.2 行业中间产品厂商行为
3.2.3 行业最终产品生产厂商行为
3.2.4 社会通用产品生产行为
3.3 理论模型求解
3.3.1 行业最终产品厂商和中间产品厂商行为最优解
3.3.2 行业技术创新最优解
3.3.3 基于不同银行融资产本的中间产品厂商创新行为最优解
3.4 模型的拓展:技术创新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
3.4.1 社会通用产品生产部门行为最优解
3.4.2 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机制
4.1 概述
4.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4.2.1 银行准入放开对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入的影响
4.2.2 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4.2.3 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4.3 变量测度、实证设计与数据来源
4.3.1 变量测度
4.3.2 实证设计
4.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4.4 实证结果
4.4.1 银行准入放开对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益的影响研究
4.4.2 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4.4.3 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影响渠道
4.5 稳健性检验
4.5.1 采用CR4 衡量银行准入放开
4.5.2 采用CR4 衡量银行准入放开,验证其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渠道
4.5.3 采用净息差(NIMA)和非利息收入(NIIasset)做稳健性检验
4.5.4 采用净息差(NIMA)和非利息收入(NIIasset)检验表内净息差和表外非利息收入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4.5.5 采用净息差(NIMA)和非利息收入(NIIasset)检验银行准入放开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及影响渠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行准入放开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5.1 概述
5.2 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5.2.1 文献综述
5.2.2 研究假设
5.3 实证设计
5.3.1 模型设计
5.3.2 变量测度
5.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实证结果
5.4.1 银行准入放开与企业创新
5.4.2 银行准入放开、金融结构与企业创新
5.4.3 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异质性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银行准入放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及机制
6.1 概述
6.2 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6.2.1 银行准入放开与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2 银行准入放开、技术创新与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3 实证设计
6.3.1 研究模型
6.3.2 变量测度
6.3.3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6.4 实证结果
6.4.1 静态面板回归结果
6.4.2 双重差分模型回归结果
6.5 稳健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银行准入放开、信贷供给与区域经济增长
7.1 问题的提出
7.2 文献综述
7.3 研究设计
7.3.1 基准模型设定
7.3.2 双重差分模型设定
7.3.3 变量设定
7.3.4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7.4 实证结果
7.4.1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7.4.2 双重差分模型回归结果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16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01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