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化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01:00

  本文关键词: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化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变化的表现一波三折。1999-2003年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减产,近年来,粮食生产十一连增背景下粮食净进口大幅攀升。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会出现粮食产量增长趋缓甚至粮食产量绝对下降的趋势吗?粮食生产变化的原因及机理是什么?如何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从更广的视野对粮食生产发展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2007-2008年和2011年全球发生两次粮食危机。这也预示着,世界粮食生产仍然存在很多变数,粮食生产变动规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考察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并对粮食生产变动背后的原因及机理进行探索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客观地评判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及变动的驱动力量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和依据,为推动中国乃至世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 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农业经济、计量经济、会计和历史等学科的理论或分析方法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粮食生产变化规律、原因及机理展开研究,在研究视角、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均有所拓展和创新。基本思路:先国内后国际;先实证分析是否存在粮食生产变化规律及什么规律,后研究变动的原因和机理。首先,借助统计分析和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进行研究;其次,分别从生产要素投入、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比较效益和收入等视角入手,采用Tornqvist-Theil生产率指数、超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SFA)、成本收益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原因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第三,采用与第一部分相类似的方法对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进行研究;第四,除采用与第二部分相类似的方法外,还借助中美日英四国的比较分析,对世界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原因和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实证研究和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1.在研究的考察期内,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并未表现出始终如一的规律;2.决定或影响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是以分工和交易为基础的资源配置过程,粮食生产变动的决定性原因是农民或经营者追求收入或利润最大化的动机;3.从全球范围来看,粮食生产是一种低收益经济活动,主要是由于政府对市场的不当干预造成的;4.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粮食生产有不断增长的潜力;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是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推动粮食生产收益不断提高。由此得出如下政策启示:1.政府在粮食生产方面的政策应该有助于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利益协调功能;2.政府政策应该重点指向市场失灵的方面;如:政府需要在市场机制框架下提供政策保险或鼓励商业保险,对那些在产业调整过程中短期损失严重的粮食生产者提供生存保障、对存在生存危机者提供转业或转产的救助;3.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或地区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应该加大粮食生产的各项投资,推动粮食单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达国家应该继续保持增加农业科技投资,引领粮食单产向更高水平迈进:4.加快纠正政府扭曲市场行为的不当干预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收益适当提高。
【关键词】:粮食生产 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 全要素生产率 收入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6.1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2
  • 第一章 引言12-28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2-14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4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4-24
  • 1.4 研究内容24-25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25-26
  • 1.6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的创新之处26-28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理论框架28-35
  • 2.1 相关概念界定28-29
  • 2.2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29-35
  • 第三章 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实证分析35-52
  • 3.1 经济增长过程中全国及各省区粮食生产变动的历史表现35-42
  • 3.2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规律研究42-51
  • 3.3 本章小结51-52
  • 第四章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基于中国31省区(市)的分析52-77
  • 4.1 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分析52-53
  • 4.2 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和单产贡献的实证研究53-55
  • 4.3 粮食播种面积变动分析55-57
  • 4.4 粮食生产要素贡献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分析57-60
  • 4.5 粮食生产投入要素及技术进步变动分析60-62
  • 4.6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动再考察62-70
  • 4.7 粮食生产收益变动与粮食生产变动的关系分析70-76
  • 4.8 本章小结76-77
  • 第五章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国际比较研究77-92
  • 5.1 基本概念、样本选择及数据说明77-78
  • 5.2 经济增长过程中世界及样本国粮食自给变动的历史表现78-81
  • 5.3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自给变动规律研究81-91
  • 5.4 本章小结91-92
  • 第六章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基于全球视角的分析92-131
  • 6.1 世界及样本国人均粮食产量及其增长率变动概况92-98
  • 6.2 粮食生产变动的机理及原因分析98
  • 6.3 粮食生产收获面积和单产贡献的实证研究98-100
  • 6.4 粮食收获面积及单产变动分析100-105
  • 6.5 粮食生产要素贡献率和技术进步贡献率分析105-108
  • 6.6 世界及样本国农业生产投入要素和技术进步变动分析108-111
  • 6.7 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动的原因——基于中美日英四国的比较分析111-129
  • 6.8 本章小结129-131
  • 第七章 结论、政策启示及展望131-135
  • 7.1 主要结论131-132
  • 7.2 政策启示132-133
  • 7.3 研究展望133-135
  • 参考文献135-145
  • 附录145-164
  • 致谢164-165
  • 作者简介1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率演进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12期

2 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03期

3 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4 卢锋;谢亚;;我国粮食供求与价格走势(1980~2007)——粮价波动、宏观稳定及粮食安全问题探讨[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5 陈广汉;费——拉尼斯二元结构模式述评[J];世界经济研究;1988年05期

6 姜长云;张艳平;;近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变化的特点、原因及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58期

7 陈卫平;郑风田;;中国的粮食生产力革命——1953—2003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产出的贡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8 毕泗锋;;经济效率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评论;2008年06期

9 陈飞;范庆泉;高铁梅;;农业政策、粮食产量与粮食生产调整能力[J];经济研究;2010年11期

10 黄金波;周先波;;中国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1978-2008[J];南方经济;2010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宇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粮食安全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经济增长过程中粮食生产变化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2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422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