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货币史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0 02:29
本文关键词:唐代货币史若干问题研究
【摘要】:通过对初唐代表性纪年墓出土的开元通宝钱的考察可以判断,具有“元”字首划短小特征的开元通宝钱文应是欧阳询所书的开元钱最初版本,而《旧唐书》所载以直读法为开元钱唯一正确读法的判断有误,“开元通宝”与“开通元宝”均为官方承认的读法。这一钱文有昭示新朝气象的含义,成为历史上成功的经济文化符号,其钱式形制对诸邦通货及后世钱币的设计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目前传世的乾元重宝钱中有一种史料失载小乾元钱,这种钱币应该是宝应元年乾元钱跌至与开元钱等价后铸造的减重钱,而从背铸地小乾元钱存在的情况看,乾元钱式至少使用至晚唐会昌年间,并成为后世钱文设计的经典范式,其影响应当得到重视。另外,背铸云、鸟图案的图像乾元钱,应是建中四年赵赞为应对淮南叛乱铸造于四川地区的钱币,其背后的图案具有“厌胜”的文化含义,是唐王朝国力衰退的见证。目前学界对于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两种钱币的性质判断存在论据上的极大缺陷,是故以之为西域都护府铸造的观点不能成立,而与此二钱同时发现的单字钱无论从形制上还是钱文上都与西域地区的通货面貌能够产生密切联系,是唐地方政府自行铸造的货币。《泉志》有关于咸通玄宝性质的记载不实,从该钱钱文避讳特点看,其制作者可能为马楚政权,而该钱在制式、书法及铸造工艺上的特点,亦能对这一判断提供有力的支持。由于史料中相关疑点的普遍存在,目前学界认定为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的各类铜、铁钱均不是刘氏政权铸币,这些钱币多与史氏政权存在联系,因此它们都应该是由史氏政权铸造发行的。《唐会要》引郑虔《会粹》所载之开元钱“蜡样”,应是使用锡擽雕刻的初始钱样,用以翻铸母钱之用,故有唐一代实为中国使用母钱铸钱之始。在唐代,活字技术亦在铸造时被普遍采用,以实现添置背文或改制钱文的目的,而唐钱可能是一种由白X⊥,
本文编号:648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64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