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融入过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融入过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市场微观结构 信息融入过程 异质投资者 信息模糊性 市场分割
【摘要】:信息能影响投资者对未来资产收益的预期,改变其投资决策的制定,进而影响到资产价格行为。信息对资产均衡价格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研究信息融入过程便是研究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形成过程。本文结合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制度及实践特性,从多视角就我国证券市场信息融入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层面的探究及分析,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融入状态的刻画研究。首先,将信息的定义拓宽到了更广义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日内跳跃识别方法,从流动性视角探究我国证券市场不同属性的信息其融入过程的动态特征。其次,在信息状态时变且时间维度相关的假设基础上,应用隐马尔科夫模型构建了一个从信息状态出发分析投资者行为进而将此行为反应至市场变量以描述信息融入过程的理论模型,并基于该理论框架提出了一个能量化信息融入速度的方法。最后,对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融入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二部分,异质投资者与信息融入过程研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约束、高换手率特性以及现代量化投资方式的兴起背景,提出了一类目前我国市场不可忽视的短期投资者。并将该类投资者与一般的信息类投资者行为特征区分开来,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这两类投资者对资产价格及交易量的影响。最后,在此理论框架下我们提出了一个能探测这两类投资者存在性的方法,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他们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存在性并分析了他们对信息融入的影响。第三部分,信息模糊性与信息融入过程研究。从投资者信息集角度分析了信息模糊性的深层含义,引入Knight不确定性来描述信息模糊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考虑信息模糊性的资产定价模型。然后,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模糊性水平进行了度量,并对该类模糊性对信息融入资产价格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四部分,市场分割与信息融入过程研究。主要从大陆与香港两地市场的软分割和硬分割角度考察了市场分割与信息融入的相关问题。首先,在两地市场时间交易趋同化改革过程中通过设计实验,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面板回归等方法考察了其日度、日内同步交易与非同步交易时段信息传递效应的变化。最后,用无偏回归模型就不同的交易机制对信息融入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结合日内知情交易概率的度量方法分析了两地市场知情交易者的行为特征。
【关键词】:市场微观结构 信息融入过程 异质投资者 信息模糊性 市场分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11-13
- 1.3 本文的创新点13-15
- 1.4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信息与信息融入过程相关研究综述16-29
- 2.1 信息的定义与范畴16-18
- 2.2 信息与金融学发展18-24
- 2.2.1 信息与传统金融学18
- 2.2.2 信息与行为金融学18-19
- 2.2.3 信息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19-22
- 2.2.4 信息与计算实验金融22-24
- 2.3 信息结构24-25
- 2.4 信息融入过程的相关研究25-28
- 2.4.1 单个资产或市场的信息融入25-27
- 2.4.2 市场间或资产间的信息融入27-28
- 2.5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融入状态的刻画研究29-56
- 3.1 引言29
- 3.2 基于流动性视角下信息融入状态的动态刻画29-40
- 3.2.1 信息对流动性动态行为影响的假设提出30-32
- 3.2.2 信息的识别与流动性指标选取32-33
- 3.2.3 实证研究33-40
- 3.3 基于隐马尔科夫过程信息融入速度的度量40-55
- 3.3.1 信息融入速度度量的最新进展40-43
- 3.3.2 时变信息状态下交易驱动机理43-46
- 3.3.3 信息融入速度量化模型的构建46-48
- 3.3.4 参数的学习与推断过程48-49
- 3.3.5 模拟分析49-50
- 3.3.6 实证分析50-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异质投资者与信息融入56-73
- 4.1 引言56
- 4.2 异质投资者及其对信息融入影响的综述56-62
- 4.2.1 投资者异质性的内涵56-57
- 4.2.2 异质投资者的分类57-60
- 4.2.3 分析异质投资者对信息融入影响的经典模型60-62
- 4.3 信息投资者与类做市商交易行为对价量影响的理论分析62-65
- 4.4 类做市商存在性探测模型构建65-66
- 4.5 信息投资者与类做市商对信息融入影响的实证研究66-71
- 4.5.1 实证设计66-67
- 4.5.2 实证分析67-71
- 4.6 本章小结71-73
- 第五章 信息模糊性与信息融入73-83
- 5.1 引言73
- 5.2 投资者信息集与信息模糊性73-74
- 5.3 信息模糊性对资产收益的影响分析74-76
- 5.4 信息模糊性的度量方法及其定价模型构建76-79
- 5.4.1 Knight不确定性的相关研究综述76-77
- 5.4.2 基于Knight不确定性的信息模糊性度量方法77-78
- 5.4.3 考虑信息模糊性的资产定价模型构建78-79
- 5.5 实证分析79-82
- 5.5.1 实证设计79
- 5.5.2 实证结果分析79-82
- 5.6 本章小结82-83
- 第六章 市场分割与信息融入83-103
- 6.1 引言83
- 6.2 大陆与香港证券市场主要交易机制的比较83-87
- 6.2.1 市场及订单类型84
- 6.2.2 交易时间84-85
- 6.2.3 开盘机制85
- 6.2.4 收盘机制85
- 6.2.5 价格稳定机制85-86
- 6.2.6 买空卖空机制86-87
- 6.2.7 交易离散构件87
- 6.3 其他影响大陆与香港市场信息融入差异的重要因素87-88
- 6.4 大陆与香港市场信息融入比较的相关研究综述88-89
- 6.5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89-90
- 6.6 实证研究90-102
- 6.6.1 日度及日内同步交易时段信息传递效应实证分析90-92
- 6.6.2 日内非同步交易时段信息的传递效应实证分析92-98
- 6.6.3 两地市场开盘时段信息融入特征研究98-102
- 6.7 本章小结102-103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03-106
- 7.1 全文总结103-104
- 7.2 研究展望104-106
- 参考文献106-122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122-123
- 致谢123-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熙海;王沫;;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侵权之归责原则[J];统计与决策;2006年17期
2 邹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漫谈[J];深交所;2006年11期
3 ;关于上海证券市场信息传播管理的若干规定[J];注册会计师通讯;1994年10期
4 李清芬;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产权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罗翔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原因剖析[J];企业经济;2001年11期
6 吴庆田,刘建秋,宋晓莉;从系统论方法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与监管[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李佳霖;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浅议[J];开发研究;2002年04期
8 孙欲晓,徐莉;规范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J];理论月刊;2002年04期
9 张艳,张红伟;证券市场信息与证券市场泡沫的形成及其监管[J];经济体制改革;2002年06期
10 赵晓光;证券市场信息管制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3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韬;推进证券市场信息技术应用[N];中国证券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何进伟;迎接证券市场信息化浪潮[N];网络世界;2001年
3 本报见习记者 徐科;合力防控审计风险 严把证券市场信息质量关[N];证券日报;2013年
4 张炎军;别让传闻蒙住了眼[N];中国贸易报;2001年
5 记者 孙洪涛;业绩快报接踵而至[N];中国证券报;2004年
6 见习记者 朱振;韩国股市向中国企业抛绣球[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7 记者江波;融通将推深证100指数基金[N];中国证券报;2003年
8 记者 吴黎华 祁蓉;利益交换催生“拜票”横行 券商研报深陷诚信危机[N];经济参考报;2011年
9 早报记者 忻尚伦;上市公司“人肉搜索”或遭监管[N];东方早报;2009年
10 北京首证 杨成义;重组行情 新年将有新气象[N];中国经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思婧;中国证券市场信息融入过程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2 姜兰;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操纵行为、环境与防控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娜;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2 吴玮琳;公平披露对证券市场信息环境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陈凤华;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规范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晓燕;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要杰;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规范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6 郭亚萍;我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中的政府行为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王庆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8 刘迈程;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保证机制及其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胡娜;中国证券市场信息传导途径的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10 钱江;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88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688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