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研究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飞速发展,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突破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思维束缚,对一国出口扩张模式给予了全新阐释。实际国际贸易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零”贸易流量,即某种商品只针对部分国家出口,其余许多国家不存在该商品的贸易流动。当贸易壁垒下降时,这些“零“贸易流量也有可能由零变正,从而新的贸易关系被建立。出于对这种国际贸易现象的解释,相关研究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基础上进行拓展,从企业行为角度进行分析,二元边际的概念也随之产生。从而为出口贸易的研究打开了新视野,也为中国出口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的出口贸易自开放至今经历了举世瞩目的空前繁荣,出口贸易增长率和出口贸易额接连创出新高。中国也因此一跃成为贸易大国,但当世界经历金融危机时,中国的出口贸易却是脆弱不堪的。同时,随着中国出口增长的波动,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贸易利得减少,这就暴露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的深层次问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从二元边际视角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分解,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找出解决之策,显然是现实之需,更是与理论热点的呼应。随着研究的展开,相关研究从概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和效应等方面逐渐开展。但纵观现有研究文献,针对中国情况进行分析的还不够丰富。而且现有研究没能将中国出口贸易的二元边际表象与现实问题进行很好的融合,没能将研究视角深入到中国出口贸易因二元边际而导致的约束,当然更缺乏对二元边际约束成因及破解措施的思考。基于这样的理论发展背景和对中国出口贸易现实的思考,本文围绕着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及其突破展开研究。从内容上看,全文共包含五章内容。前两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一章通过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的介绍为读者呈现论文研究主要脉络,以保证读者对本文有一个通篇把握。第二章则在对现有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研究的突破口。在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分别从产品、企业和国家层面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二元边际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主要依靠集约边际拉动的结论。之后,分别基于产品、企业和国家层面对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进行分解。在产品层面的分解中,为尽可能弥补HK指标法的缺陷,对出口产品集合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采用HK指标法对中国出口贸易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和集约边际的进一步分解。并选取几个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与这几个贸易伙伴间的出口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分解结果同样显示出,中国出口贸易增长主要通过集约边际扩张。并且集约边际中的数量效应明显强于价格效应,这就说明我国出口贸易一直以来呈现的是“低价格、高数量”的增长特征。基于企业层面的二元边际分解,我们同样得出了集约边际在中国出口贸易中贡献最大的结论,扩展边际中,企业数量的贡献要显著高于产品种类。国家层面的分解中,我们选取美国和德国进行二元边际分解,并将其与中国进行对比。在第三章的第四节中我们根据前文的初步分解和进一步分解结果,深入探讨了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二元边际约束。为了有效找到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的成因及破解之策,我们在第四章分别从产品和企业层面对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经验验证。在经验性分析部分,一方面,将双边贸易距离、进口国市场规模、多边贸易阻力、劳动生产率四个变量,以及外部冲击、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伙伴国经济发展水平三个控制变量分别纳入模型对中国出口贸易产品层面二元边际影响因素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进口国经济规模、劳动生产率、双边贸易距离、多边贸易阻力、外部冲击对集约边际具有反向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家发展水平对集约边际的影响为正。进口国市场规模、劳动生产率、双边贸易距离、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扩展边际具有反向影响,而多边贸易阻力、外部冲击、国际经济发展水平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另一方面,考虑到企业数量在中国出口贸易企业层面二元边际中的重要作用,而企业存活率将直接影响企业数量,这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的方法对企业存活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探析。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和劳动生产率都是企业存活率的正向促进变量,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行业平均进入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与企业存活率呈负相关关系。产业集中度对企业存活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估计结果不显著,同时,企业的财务性指标——负债率,与企业存活率的正相关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基于四章的分析我们深入探寻了造成我国当前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的成因,当然既有宏观层面的原因,也不乏微观层面的因素。最后,根据中国出口贸易二元边际约束、影响因素及成因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套可行的破解之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九如;李芳芳;张巍巍;;以供给侧改革促进中国产业发展与创新——2015产业经济研究学术年会综述[J];产业经济评论;2016年01期
2 邹薇;李浩然;;融资约束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基于贸易方式分类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3 李有;;出口贸易产品质量与国际竞争力——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5年12期
4 张胜满;杨连星;张继栋;;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如何影响企业出口的二元边际——基于两步系统动态GMM估计方法的研究[J];财经论丛;2016年01期
5 刘祥霞;安同信;陈宁宁;;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和行业结构特征——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12期
6 杜威剑;李梦洁;;目的国市场收入分配与出口产品质量——基于中国企业层面的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15年10期
7 项松林;;融资约束对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15年09期
8 陈婷;向训勇;;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的二元边际:基于多产品企业的研究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5年08期
9 盛斌;吕越;;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再测算:基于2001-2010年中国微观贸易数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11期
10 高越;任永磊;冯志艳;;贸易便利化与FDI对中国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的影响[J];经济经纬;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龚向明;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与出口增长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逸琪;我国出口产品的质量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260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1260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