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2-16 18:08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西农业大学》 2015年

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

徐天帅  

【摘要】:城镇化是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人类现代化起积极作用的一种持续健康的发展过程。当今主要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都已进入了城镇化的高级阶段,为本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民幸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尤其是在煤炭价格下降的情况下,城镇化无疑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山西省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借助资源转型的东风,未雨绸缪,不断谋划全省城镇化的未来蓝图。自从2010年山西省提出了“一核一圈三群”之后,太原都市圈、长治“1+5”城镇群跃然纸上,山西省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迅猛。因此,在历经几年的发展和建设之后,有必要对山西省的城镇化进程进行深一步了解和探讨,以便为山西省下一步开展城镇化工作明确重点和指明方向。文章通过建立山西省城镇化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结合山西省最近几年的统计年鉴、各市统计公报以及调查数据,运用SPSS20.0软件,对指标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进而得出影响山西省城镇化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和其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以及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差额是影响山西省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各个县市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同时要实施大县城战略,处理好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健全各项机制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毅夫;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农村现代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陈洋;李郇;许学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07年02期

3 林园春;;山西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与路径[J];城乡建设;2014年01期

4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0年11期

5 祝怀刚;农村城镇化研究述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年05期

6 宋元梁,肖卫东;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7 李强;王启业;;山西省县域经济农业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尚旭霞;;市域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分析——以山西省孝义市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3年01期

9 白晓兰;;新型城镇化建设“民本理念”的实现路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胡若痴;[N];人民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武均琰;河南省统筹“三化”协调发展的复合型城市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境鸿;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3 申希平;无原始观测值的随机样本均数的假设检验在SPSS软件中的实现[D];兰州大学;2008年

4 郭友保;合肥城市化:现状、问题与战略选择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张艺;基于生活圈结构的小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层级配置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郭晶;湖北省城镇化道路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永;季学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重在城市——对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农业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1期

2 张鸿;;现代农业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3 汤爽爽;;大连市农村城镇化道路的实证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4 谭洁;张瑞萍;赵杨;;我国城镇单位人员就业增长与行业结构变迁关系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李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社会学思考——以“交易秩序”观考察中国经济发展模式[J];北方论丛;2011年01期

6 王威;;我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周绍朋;;论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周波;于冷;史清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户收入增长:以江西农户为例[J];商业研究;2011年02期

9 张优智;侯海青;;城镇化水平与农民增收:基于陕西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5期

10 张建军;;农村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的“三农”问题研究[J];长白学刊;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地;刘佳丽;;我国经济发展“牵引力”结构畸型的生成机理及其调整对策[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2 关丽丽;;城乡统筹背景下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以重庆市为例[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崔子龙;;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统筹发展[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晓辛;朱小静;仲晓明;;农业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5 骆江玲;;城镇化研究综述[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宋元梁;肖卫东;;城镇化与“三农”问题淡出研究[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谭志豪;方炜;;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魏立华;刘玉亭;黎斌;;珠三角新农村建设:渐次性改良还是彻底的重构?[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尹潘;薛小川;张榜;;基于低碳城市的济西湿地片区规划方法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娟;;生态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关系思考[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欣昱;外资外贸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刘盼盼;中国体育产业结构的演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张子龙;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奚建武;从复合到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魏云;压力型体制下的行政问责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牛立超;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演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9 周波;江西稻农技术采用决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10 马远;新疆特色城镇化路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虎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何万仲;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动因分析及历史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志勇;凌源市农民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宋志文;连云港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研究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5 唐先斌;我国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毛舒乐;城镇化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影响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7 许家良;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8 曹学明;农户创业活动的多重功效及传导机理[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晓恺;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琳;山东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琳;张祚;;田园城市理论对我国城乡土地利用问题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8期

2 刘庆广;时学飞;;合肥市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耦合效应·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3 陈桂枝;;湖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的聚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4 李海玉;;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5 方雪;沈山;林立伟;;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探讨——以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前湖村为例[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袁方;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7 费孝通;农村、小城镇、区域发展──我的社区研究历程的再回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8 朱红兵;何丽娟;;在EXCEL中实现多总体方差的Bartlett齐性检验[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张丹,纪秀琴;黑龙江省城镇化发展的现状特点与对策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10期

10 陈春明;张景忠;;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小波;我国城市小街坊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2 孙宏;中国城市化道路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肖万春;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5 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陈枫;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7 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宋嘉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9 韩守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颖;黑龙江垦区城镇化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2 白鹤松;黑龙江省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3 王红婵;试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D];山西大学;2004年

4 任爱华;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5 蔡美香;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度基础[D];西北大学;2006年

6 于宁;基于“日常生活圈”的齐齐哈尔城市地域系统发育特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彤艳;上海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姜芸;大城市边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9 荆玲玲;黑龙江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陈秀雯;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指标体系探讨[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强;王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2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3 高宇;;关于河南新型城镇化理论与现实依据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17期

4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5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6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12期

7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8 王柄根;;新型城镇化猜想[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9 杨阳;;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10 刘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N];哈密日报(汉);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王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地区经济的影响[D];重庆大学;2015年

5 李文平;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规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曹尤;拉萨市新型城镇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7 李顺飞;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尹兆钊;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9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新型城镇化:现状、问题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3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43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a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