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硕士论文 >

经济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9 01:02

  本文关键词:经济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农村生根发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大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通过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缓和了农村的土地矛盾,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经过时代的变迁,在农村出现了一种新兴事物,就是农村土地信托,农民通过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无法获得较高的收入,转而借道信托这个新型金融工具,同时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结合而形成的新经济增长点。在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推动当地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平衡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差距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农村土地信托制度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各个地区的探索实践展示出一定的活力,但其成效也可谓良莠不齐,本文将对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具体情况,梳理现有的各种模式以及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借鉴域外国家成熟的土地信托模式,从多个角度提出完善建议。本文从理论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基本现状,并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相关内涵及基本概念、起源与现状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探究了土地信托的起源,并对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的背景和现状作出了客观详细的研究。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土地信托的信托财产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全面阐述了土地信托的委托人、信托人和受益人三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法律关系。在对我国现有土地信托相关法律制度的概述后,紧接着分析了农村土地信托发展面临的困境,详细描写了当前农村土地信托的问题,主要有专项立法上的欠缺和法律规定适用模糊的问题将使农村土地信托的运行环境面临各种隐患,政府的过度干预、反租倒包行为、委托方的弱势都使农村土地信托主体间的法律生态处于不平衡的局面使农村土地信托无法良性发展,落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科学的土地价格评估机制也给农村土地信托的运作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农村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政府缺乏对农村的有效扶持,导致农村经济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农村土地信托的规模化发展遭遇瓶颈。为了更好的解决以上这些问题,笔者通过比较研究法对域外土地信托制度展开了分析,着重阐述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土地信托模式以及发展过程,通过这两个国家的土地信托模式总结了一些经验,就域外土地信托模式的成熟的法律环境和多样化的融资渠道分析出农村土地信托发展离不开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和相关配套。由此,笔者就完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问题从法律制度和配套制度两方面阐述具体建议,一方面我们要尽快开展农村土地信托专项立法活动,出台具体的法律法规和实施条例,同时在现有的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相关法律条款加以修改,主要是针对信托法律制度、土地管理和农村土地承包有关法条的修缮。一方面加强配套制度的构建,就土地信托体系本身应重视土地价格评估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中介服务组织和人才引入机制等问题,同时要加大力度构建土地信托监管体系,从内、外部两个层面,全面监管农村土地信托活动,还要促使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投入,在努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同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生产物质条件。综观全文,本文在展开分析研究过程,在其他学者已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我国已有的相关理论成果中,学界对农村土地信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农村土地信托的理论内涵方面,有的学者对单个农村土地信托模式的研究较为深入,但缺乏对整个大环境下农村土地信托活动共性的研究。笔者在对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就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现有实践的现实情况提出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再通过比较研究对比域外土地信托模式的特点和经验,最终提出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信托 农村土地信托 农村土地信托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32;D922.28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s5-10
  • 引言10-13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
  •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11-13
  • 一、农村土地信托基础理论13-21
  • (一)农村土地信托概述13-15
  • 1、信托的概念13
  • 2、农村土地信托的内涵13-15
  • (二)农村土地信托的渊源与现状15-17
  • 1、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起源15
  • 2、我国农村土地信托的背景与现状分析15-17
  • (三)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法律构造17-21
  •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17-18
  • 2、农村土地信托当事人的法律关系18-21
  • 二、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1-31
  • (一)我国土地信托相关法律和政策概况21-22
  • (二)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制度存在的问题22-29
  • 1、现有农村土地信托实践问题剖析22-26
  • 2、现行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法律问题26-29
  • (三)农村土地信托制度亟待完善29-31
  • 三、域外土地信托制度研究31-38
  • (一)美国土地信托制度研究31-34
  • 1、土地保护信托模式32-33
  • 2、社区土地信托模式33-34
  • (二)日本土地信托制度研究34-36
  • 1、出售型土地信托34-35
  • 2、租赁型土地信托35-36
  • (三)借鉴经验及启示36-38
  • 1、多样化的资金渠道36-37
  • 2、完备的法律制度37-38
  • 四、完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的建议38-45
  • (一)土地信托立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38-43
  • 1、我国土地信托法律体系的完善38-41
  • 2、我国农村土地信托具体法律制度的完善41-43
  • (二)我国农村土地信托配套制度的完善43-45
  • 1、土地信托体系梳理43-44
  •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致谢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立达;;农民是农村土地无可辩驳的主人[J];社会与公益;2011年04期

2 陈弘仁;;专家指点:当前农村土地该怎么“转”[J];中国老区建设;2001年10期

3 陈垂文;;规范管理 利国利民——农村土地呼唤实现“有偿”使用[J];今日海南;2003年06期

4 许群峰;;探索农村土地“两级所有”[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4年08期

5 ;自治区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J];新疆人大(汉文);2005年09期

6 卢春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J];延边党校学报;2006年03期

7 徐晓;李好朋;;对农村土地及农民收入情况的调查报告及对策应用[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谷亚光;;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认识[J];学习论坛;2009年02期

9 汤;吴云峰;;慎谈农村土地的大规模流转[J];当代社科视野;2009年06期

10 毕普云;;以农村土地平等流转推进城乡统筹[J];今日海南;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瑶;;试论农村土地租赁制[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2 代良宏;;统筹农村土地产业化格局 实现农乡经济可持续发展[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3 黄琦;;农村土地现貌调查及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丁任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梅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问题的思考[A];新世纪土地问题研究[C];2002年

6 易兴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和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政策回顾与展望[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刘宗林;;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把握好四个重点[A];2012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论文集[C];2012年

9 陈晓川;杨海艳;;现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案研究[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10 杨燕;胡晓;赵良;;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统筹的思考——“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启示及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的建议[A];全国律协经济专业委员会2010论坛(成都)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冬明;江西今年投14亿元整治农村土地[N];江西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郭潇雅 实习记者 吴运亮;始终在农村土地上前行的探索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全国人大代表 湖南省总商会副会长 湖南万家丽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沙市志发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志明;国家应鼓励农村土地“规模化”[N];中国建设报;2013年

4 记者 许琳;不让有害垃圾毁掉农村土地[N];湖北日报;2013年

5 记者 罗远文 通讯员 江海军;澧县农村土地“精准确权”模式全市铺开[N];常德日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胡楠邋通讯员 黄芹;检查农村土地工作[N];长江日报;2007年

7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王伯祥;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问题[N];联合日报;2006年

8 见习记者 汪蕾 通讯员 何建辉;我市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N];咸宁日报;2006年

9 记者 庄勤建;地区召开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会议[N];塔城报;2007年

10 丁振;武国定: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N];驻马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姗;转型时期的农村土地冲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林江;围绕农村土地的权力博弈[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白俊超;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任庆恩;中国农村土地权利制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刘建飞;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永湘;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创新论[D];四川大学;2003年

7 田光明;城乡统筹视角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兰玲;我国农地两权关系演变规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少国;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梅琳;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敏;忠县农村土地资产市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杨夕;忠县农村土地资产评估市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楼健辉;桐乡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4 舒子一;农村土地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耿庆涛;山东省农村土地金融发展思路与运作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曹欢;论毛泽东农村土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西大学;2015年

7 彭巧巧;中国农村土地金融社区合作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董凤至;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9 陈芸;阜康市农村土地冲突治理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4年

10 田益名;牡丹江农村土地补偿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经济法视角下的农村土地信托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5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ss/255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