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伤寒少阳证证候分析_《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9 10:40

  本文关键词:《伤寒论识》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5年

《伤寒论识》文献研究

刘弘  

【摘要】:《伤寒论识》凡六卷,日·浅田宗伯著。该书为《伤寒论》注解类书籍,对研究日本明治时期《伤寒论》研究状况及浅田氏伤寒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文献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研究方法,对浅田氏生平、著述情况、《伤寒论识》成书背景、著述原因、校勘情况、注释情况、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浅田氏远祖为日本忠烈良将,至其祖父始以医为业。浅田氏上承家学、旁通小学,儒医兼精。他在校勘时广备众本,四校兼备。或单独应用,或综合参用,其中以综合使用四校法为多。其注释内容包括:释字、释词、注音、释语法、释篇章、释名物等。浅田氏受清代乾嘉学派“孤证不立”原则的影响,他博引文史诸经,字字抉剔、句句爬梳,并广罗诸家之说、间抒己见。其注释特点为:以经解经、旁征博引、辨别诸方之异、辨析相似症状、辨症候轻重缓急、补充症状及方剂。《伤寒论识》在学术方面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七点:对原文篇目真伪的认识;结合临证,辨析“传经”之说;注重八纲辨证;重视方剂的煎服方法;拓展经方应用范围;证之临床,阐释方剂应用;指正诸家之失。通过总结并提炼浅田氏《伤寒论识》文献学及伤寒学特点,有利于理解《伤寒论》,并为经典医籍注释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2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孝先,卓娅·古巴诺娃,阿扎丹·司马义;《伤寒论》教学改革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李赛美;从历史、文化、源本角度还原《伤寒论》真谛——评《伤寒论疑难解读》[J];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01期

3 李永宸;近50年《伤寒论》研究论文调查的两个比例关系[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4期

4 李婕,蒋小敏;《伤寒论》理论研究新进展[J];江西中医药;2004年02期

5 祝世讷;正本清源释伤寒——《伤寒论通释》的方法论启示[J];山东中医杂志;2004年04期

6 翟慕东;;《伤寒论》课堂教学体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7 何敏,何泽民;近10年《伤寒论》实验研究述评[J];国医论坛;2005年05期

8 王历;;对留学生伤寒论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医教育;2005年06期

9 张国骏;马晓峰;;谈《伤寒论》原文结构规律及其运用[J];山东中医杂志;2006年01期

10 王又生;;浅议《伤寒论》服药饮食保养正气[J];医药产业资讯;2006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家诏;邓远美;杨宏宝;赵岩;杨仕权;;试谈《伤寒论》的创新教学——开展《伤寒论思维与辨析》选修课初步体会[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曲夷;;《伤寒论》教学设计初探[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3 董正华;;开设《伤寒论思维与辨析》课程的实践与思考[A];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赵永生;;《伤寒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赵怀舟;王红梅;;宋本《伤寒论》方例初考[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蔡永敏;;《伤寒论》药物煎服特点[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义兵;;浅谈《伤寒论》的辨证施治[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刘建华;刘庆十;;谈《伤寒论》对炮制的贡献[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赛美;熊曼琪;朱章志;蔡文就;;《伤寒论》课程建设10年回眸[A];仲景医学求真(续一)——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莉;张虹玺;;《伤寒论》便秘论治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换届会议暨便秘专题研讨会论文专刊[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元庆;[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林士毅 滕依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3 张胜忠;[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山东中医药大学 李心机;[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冯世纶 中日友好医院;[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马文辉;[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樊粤光 王庆国 李赛美 李宇航 朱章志 刘敏 方剑锋 王保华 刘树林 万晓刚 罗广波 黄开颜 蔡文就 熊曼琪;[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英栋;[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周乙龙;[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郑全雄;《伤寒论》方族的文献及组方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3 李恩妵;《伤寒论》在韩国的学术发展史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施建邦;台湾《伤寒论》近五十年研究述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黄英杰;《伤寒论》用药剂量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严新杰;近30年研究《伤寒论》论文数据库创建与研究述要[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裘惠萍;《伤寒论》治肝法及其临床运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窦迎春;《伤寒论》方剂的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9 曲夷;《伤寒论》权变诊疗思想与方法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杨乐;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多文本中《伤寒论》英译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小飞;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伤寒论》六经知识发现[D];燕山大学;2015年

2 潘琴;接受美学视角下《伤寒论》魏道杰译本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乔珊;《伤寒论》痞证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刘弘;《伤寒论识》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张小勇;《伤寒论》或然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田明健;《伤寒论》相反相成法剖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梁蕾;试论章太炎《伤寒论》研究的特点与成就[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金丰官;《伤寒论》“因势利导”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周怡伶;《伤寒论》痛证理论及其对后世痛证辨治的影响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何秉儒;《伤寒论》的腹证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伤寒论识》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97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