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9 13:10

  本文关键词: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心搏骤停可使全身各组织器官发生缺血缺氧,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可以使大多数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但复苏后的脑损伤却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痛苦和沉重的负担。寻找切实可行的脑复苏措施,提高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临床医学难题。虽然研究者们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但目前真正能从基础转化到临床应用的治疗措施甚少。近几年,人们发现远隔缺血后处理能通过对非生命重要器官进行短暂的非致死性缺血来保护对缺氧缺血极其敏感的心、脑等生命重要器官。由于它能在缺血事件发生后实施,对于心肺复苏脑损伤的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四血管法所致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而远隔缺血后处理对窒息性心搏骤停所致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尚未见报道。Janus kinase 2/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transcription3(JAK2/STAT3)是一种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采用窒息性心搏骤停(asphyxial cardiac arrest,ACA)所致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自主循环恢复后不同时点的行为学改变、海马组织病理情况、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浓度变化、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以及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是否对其具有保护作用,并进一步揭示JAK2/STAT3信号通路在窒息性心搏骤停所致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上心搏骤停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第一部分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的作用研究目的:探讨远隔缺血后处理是否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方法:建立8min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69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ontrol组)及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sham组大鼠仅进行气管插管,不进行8min窒息以及心肺复苏;control组大鼠行气管插管、8min窒息及心肺复苏;ripost组大鼠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即刻行右下肢缺血后处理。计算三组大鼠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后24h、72h、7d对三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deficitscore,nds);自主循环恢复后48h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大鼠外周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含量;自主循环恢复后72h对三组大鼠脑组织进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及存活神经元数量;自主循环恢复后7d采用morris水迷宫对三组大鼠进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远隔缺血后处理改善了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了大鼠外周血nse含量,增加了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存活数量,增强了早期心搏骤停脑损伤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论: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第二部分jak2/stat3通路在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中的作用目的:探讨jak2/stat3信号通路是否参与了远隔缺血后处理减轻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方法:建立8min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control组)、远隔缺血后处理组(ripost组)以及ag490+远隔缺血后处理组(ag490组)。sham组大鼠仅进行气管插管,不进行8min窒息以及心肺复苏;control组大鼠行气管插管、8min窒息及心肺复苏;RIPost组大鼠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即刻行右下肢缺血后处理;AG490组大鼠在自主循环恢复后即刻行右下肢缺血后处理,并经静脉注射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1mg/kg)。计算各组大鼠的心肺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后24h采用Western Blot法对四组大鼠海马组织Bcl-2、Bax、p-STAT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自主循环恢复后72h对四组大鼠脑组织进行Niss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及存活神经元数量。结果:远隔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增加存活神经元数量;给予AG490后,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加重,存活神经元数量减少。远隔缺血后处理可上调大鼠海马组织Bcl-2、p-STAT3蛋白的表达,下调海马组织Bax蛋白的表达;给予AG490后,大鼠海马组织Bcl-2、p-STAT3蛋白表达量下降,Bax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JAK2/STAT3信号通路可能通过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参与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所致的全脑I/R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关键词: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窒息性心搏骤停脑损伤的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79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1979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