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2-12-23 05:03
  目的本研究采用膈下逐瘀汤加味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做出客观评价,使其在临床应用与推广更具科学性。方法(1)选取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PD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研究组给予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对照组予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治疗。治疗时间均从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10天为一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3)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月经来潮48小时内血清PGF含量为疗效观察指标。(4)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比和组间对比,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客观评价膈下逐瘀汤加味内服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气滞血瘀型P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本研究共完成72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每组各36例。(2)经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及血清PGF含量等资料均具有可比性。(3)近期疗效:经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病情程度、痛经症状积分、中医证候评分、VAS...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疗效判定
    4.质量控制方法
    5.统计学处理
    6.研究结果及分析
讨论
    1.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中医对本病的治疗
    3.本病治疗现状
    4.本病中医证型选择依据
    5.导师对本病的认识与分析
    6.膈下逐瘀汤加味的方药分析
    7.耳穴埋豆的作用机理及选穴分析
    8.疗效分析
结论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表 1.痛经症状积分
    附表 2. 证候评分表
附录2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金权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临证举隅[J]. 阎晓君,王金权.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6)
[2]基于应用程序的中国育龄女性月经情况调查[J]. 陈醒,白文佩,霍禹良,席思思,毛乐乐,周应芳.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8(02)
[3]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J]. 王得志,谢琳,王立军,丁全茂.  医学综述. 2018(02)
[4]香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陈志坚,胡璇,刘国道.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6)
[5]气滞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J]. 孟晓丹,王昕.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06)
[6]乌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邢梦雨,田崇梅,夏道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7(12)
[7]调肝汤加味治疗肝肾亏虚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J]. 刘筱茂.  光明中医. 2017(17)
[8]王昕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J]. 许金璐,王昕.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6)
[9]膈下逐瘀汤加减配合耳穴治疗气滞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J]. 潘晓微,蒲应炎,赖虹,余琳,欧宛新.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0)
[10]香附及其复方抗抑郁应用[J]. 王联生,潘菊华.  时珍国医国药. 2017(05)

博士论文
[1]艾灸神阙穴配合温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 孙娟.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止痛调经方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胡巧媚.湖北民族学院 2018
[2]耳穴贴压配合九气拈痛丸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D]. 王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
[3]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黎烈荣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用药规律[D]. 明琳琳.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7
[4]长沙市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证型及发病相关因素分析[D]. 王湘萍.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7
[5]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测定及芍药苷和赤芍总苷在大鼠体内的代谢研究[D]. 朱美霞.辽宁大学 2016
[6]耳穴贴压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前列腺素及β-内啡肽等的影响[D]. 林星辉.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
[7]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D]. 刘艳萍.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5
[8]补肾调周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 边隽.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7247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7247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d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