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有限灌溉下种植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11-17 22:15

  本文关键词: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年

有限灌溉下种植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牛玉萍  罗宏海  陈宗奎  张亚黎  张旺锋  

【摘要】:为探寻有限供水下充分利用作物旱后补偿效应、挖掘作物生物节水潜能的理论和技术途径,在新疆自然生态条件下,以新陆早45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水分处理(常规灌溉:生育期内70%~75%田间持水量;有限灌溉:盛蕾至初花期50%~55%田间持水量、初花至盛铃期70%~75%田间持水量、盛铃至吐絮期50%~55%田间持水量);每个水分处理下设3个种植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中密度24万株.hm之和高密度36万株.hm~(-)2。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灌溉方式为主区、种植密度为裂区。在棉花关键生育时期测定群体光合速率(CAP)和冠层结构指标,于收获期以实收产量计产。结果表明:有限灌溉下生育前期水分亏缺,叶面积指数(LAI)低,初花期以前CAPf均显著低于常规灌溉;恢复正常供水后,初花期至盛铃前期CAP与常规灌溉无明显差异;盛铃前期至吐絮期LAI下降缓慢,CAP高于常规灌溉,以高密度处理增加的幅度较大,且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大,从而获得了较高的籽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不同密度对灌溉方式的响应不同,常规灌溉下,随密度增加,LAI、平均叶簇倾角增大,但密度过大,群体透光率减少,生育后期CAP下降较快,籽棉产量较低;低密度处理单位面积株数少,整个生育CAP低,籽棉产量低;中密度处理冠层结构合理,CAP前期稳定增长,后期降低较高密度缓慢,干物质积累量大且向蕾铃的分配比例较大,籽棉产量较高。有限灌溉下,除透光率减小,LAI、平均叶簇倾角、CAP、干物质累积和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增大。与常规灌溉中密度处理的籽棉产量(5614 kg.hm之)相比,有限灌溉高密度处理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5686 kg.hm~(-2))的同时,节约灌溉用水750m3.hm~(-2)。因此,有限灌溉条件下通过增加种植密度,促进棉花生育前期CAP稳定上升,培育优良冠层结构,至盛铃期CAP保持较高水平,提高群体干物质累积量及其向生殖器官分配的比例,可以实现干旱区棉花高产与节水的双重目栎。

【作者单位】:
【基金】:NSFC-新疆联合基金(U1203283) 新疆兵团博士基金项目(2014BB009)资助
【分类号】:S562
【正文快照】:

有限灌溉下种植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合作用、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牛玉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罗宏海$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石河子832003 @陈宗奎$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兵团绿洲生态农业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广;武芳;刘晓兰;牛晨光;;滑丰6号不同种植密度的产量效应[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2006年03期

2 莫惠栋;;种植密度和作物产量——产量和密度的数量关系及其分析(续)[J];江苏农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3 郭宁;;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鲁花9号产量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13年11期

4 常强,马兴林,关义新,林治安;种植密度对不同地点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子粒品质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4年04期

5 张吉旺,胡昌浩,王空军,董树亭,刘鹏;种植密度对全株玉米饲用营养价值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6 吴娜;刘吉利;徐洪海;石岩;;4种小杂粮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孙扣忠;赫明涛;潘秀华;王军;张明;;不同收获目标“津鲜糯102”适宜种植密度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07年02期

8 王金召;贾耀军;乔旭;张明友;王成荣;;种植密度与郑单22玉米产量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1期

9 刘娜;刘芳;魏党振;王斌章;;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滑986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种子世界;2007年03期

10 王永芳;;再谈棉花的适宜种植密度[J];江西棉花;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兰春;谭秀山;毕建杰;;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的相关性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李景龙;郭利双;巩养仓;刘开智;杨春安;;湖南棉花种植密度初探[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陈柔屹;任勇;唐祈林;荣廷昭;;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品质的影响[A];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崔俊明;成明锁;张红艳;芦彩霞;刘瑞芳;郭鹏飞;王永士;;安玉13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性状影响研究[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5 孙仕军;闫瀛;张旭东;王铁良;李波;;东北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水分影响的初步研究[A];现代节水高效农业与生态灌区建设(上)[C];2010年

6 邱强;石一鸣;闫晓艳;张伟;高淑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子乾;翟登玉;杨以兵;田英才;刘强;;棉花裸苗移栽种植密度探讨[A];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战东;肖俊夫;南纪琴;刘祖贵;于景春;;不同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春玉米植株性状和耗水特性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小三;肖国滨;叶川;张昆;郑伟;李亚贞;黄天宝;肖小军;;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对粤油13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A];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10 林洁荣;刘建昌;苏水金;王炳清;陈清河;;种植密度对闽牧42牧草的影响[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山区科技局 农业局 曹渝云 王建超 李祖云 杨雪梅;[N];云南科技报;2008年

2 成安县农业局 张莲晓;[N];河北科技报;2009年

3 邯郸市成安县农业局 张莲晓;[N];河北农民报;2009年

4 记者 陈星;[N];新疆科技报(汉);2008年

5 射阳县农林局 方跃兵 朱文标 钱朝阳 吉荣华;[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6 ;[N];农民日报;2004年

7 高岭;[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8 杜杰 薛燕阳;[N];农民日报;2012年

9 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柴兰高;[N];山东科技报;2011年

10 陈严;[N];中国特产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子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2 张娟;种植密度和氮肥水平互作对冬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调控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3 毛丽丽;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魏鑫;施氮和种植密度对丹参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河南科技大学;2013年

3 徐娇;种植密度对杂交棉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4 侯月;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相关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D];天津农学院;2015年

5 温海娇;基于多年单因素和双因素互作效应下先玉335种植密度和施氮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福喜;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品种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史伟;种植密度对棉花干物质累积与分配及产量品质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8 蔡桂青;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及差异[D];湖南农业大学;2014年

9 张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湘杂油76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曹胜彪;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高产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种植密度和缩节安对麦套棉花生长和产量形成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7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