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编码的V2蛋白抑制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19 03:32

  本文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编码的V2蛋白抑制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5年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编码的V2蛋白抑制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研究

王碧  

【摘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是隶属于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的单组份双生病毒,能够在寄主植物上引起严重的叶片黄化、下卷及矮化等症状。自2006年先后在上海番茄上发现TYLCV后,TYLCV引起的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发展凶猛并已呈扩展蔓延的趋势,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TYLCV编码的V2蛋白是一个RNA沉默抑制子,能抑制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但对其是否抑制转录水平基因沉默(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TGS)没有报道。为了进一步弄清TYLCV编码的V2蛋白在TYLCV侵染及致病中的作用,我们对V2蛋白抑制TGS进行了探究。 通过TYLCV侵染性克隆接种16-TGS植株,明确TYLCV病毒自身可以抑制TGS。随后,利用马铃薯X病毒(Potato virus X, PVX)异源病毒表达载体表达病毒蛋白并接种16-TGS植株,发现V2蛋白能够像TYLCV那样回复GFP转基因的TGS。亚硫酸氢盐测序和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PCR实验表明TYLCV或PVX-V2接种的16-TGS植株中35S启动子胞嘧啶甲基化受到抑制。在此基础上,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在拟南芥中稳定表达V2的拟南芥遗传材料,与野生型植株相比,转V2基因的拟南芥呈现开花延迟的表型,并且其内源表观沉默位点的甲基化受到干扰。 以TYLCV V2蛋白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Yeast two hybrid, Y2H)系统从本氏烟cDNA文库中筛选与V2蛋白互作的寄主因子。将诱饵质粒pGBKT7-V2和本氏烟cDNA文库质粒共转化酵母Y2HGold,通过SD/-His/-Leu/-Trp/X-a-Gal营养缺陷型培养基筛选,最终确定了NbHDA6为TYLCV V2蛋白的寄主互作因子。同源序列比对发现NbHDA6基因全长为1,368bp,预测编码一个含456个氨基酸,分子量约51kD的蛋白;与茸毛烟、番茄、葡萄、川桑、可可及拟南芥编码的HDA6基因均具有很高的氨基酸同源性。TNbHDA6属于第一类与酵母RPD3蛋白同源的去乙酰化酶,在N端含有一个保守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结构域;中间含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必需的活性位点;C端则包含甘氨酸富集区和天冬氨酸富集区。通过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 BiFC)证实V2和NbHDA6能够在烟草表皮细胞中互作,且互作发生在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将V2和NbHDA6分别进行体外原核表达和纯化,GST pull down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两者在体外的直接互作。 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NbHDA6mRNA在本氏烟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异性,NbHDA6mRNA在根中积累量最高,在花中次之,而在叶和茎中的积累量较低;通过融合GFP的植物瞬时表达载体在烟草表皮细胞中表达NbHDA6-GFP,明确了NbHDA6定位于细胞核中。此外,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拟南芥HDA6突变体axe1-5中转入NbHDA6,发现其能够回补axe1-5突变体的迟花表型以及H3、H4的组蛋白高乙酰化水平,这些结果表明NbHDA6能够回这;社AtHDA6在拟南芥中的组蛋白去乙酰化生物学功能。 为了解V2与NbHDA6互作的生物学意义,以接种TYLCV或PVX-V2和空载体pBinPLUS或PVX的本氏烟叶片总RNA为模板,通过real time RT-PCR和半定量RT-PCR比较分析了各组植物中NbHDA6mRNA积累量的差异,结果证实不管是接种TYLCV或PVX-V2, NbHDA6mRNA的积累量都被显著下调。利用TRV载体沉默本氏烟中的NbHDA6基因,将野生型和NbHDA6沉默的植株一起进行病毒接种实验。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本氏烟相比,TYLCV的侵染效率在NbHDA6下调表达的植株中显著提高,Southern blot检测到的病毒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亚硫酸氢盐测序和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PCR实验表明在NbHDA6下调表达的植株中TYLCV病毒的甲基化受到抑制。这些结果证实NbHDA6蛋白的积累影响了病毒的侵染,是寄主植物通过对病毒基因组的甲基化来抵御病毒的侵染所必需的。将V2和NbHDA6蛋白分别进行体外融合表达和纯化,随后检测V2对NbHDA6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的影响。结果证实,NbHDA6自身具有较弱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且活性并不受V2的影响。随后,我们对NbMET1的第一个BAH (Bromo-adjacent homology,与HDA6互作的最小区域)结构域进行体外融合表达和纯化,利用GST pull down实验证实NbHDA6与NbMET1在体外的直接互作。最后,利用竞争性GST pull down实验发现,随着V2蛋白加入量的递增,被GST-NbHDA6拉下来的MBP-NbMET1蛋白的量随之递减,表明NbMET1和V2能够竞争结合NbHDA6。上述结果表明,TYLCV V2通过与HDA6互作减少HDA6与MET1的结合,进而丧失对病毒DNA的甲基化,从而突破植物对病毒的防御,提高病毒的侵染效率。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432.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洪益国,蔡健和,王小凤,田波;中国南瓜曲叶病毒:一个双生病毒新种[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6期

2 刘玉乐,蔡健和,李冬玲,秦碧霞,田波;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双生病毒的一个新种[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1998年02期

3 龚祖埙,沈菊英,郑巧兮,陈作义,曹天钦,陈瑞泰,韩晓东,张文丽;我国第一例双联病毒——烟草曲叶病病毒的分离及电镜检定[J];科学通报;1982年22期

4 ;Interaction between a Nanovirus-like Component and the 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Satellite Complex[J];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2005年01期

5 ;Viral infection of tobacco plants improves performance of Bemisia tabaci but more so for an invasive than for an indigenous biotype of the whitefly[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0年01期

6 柯中;孙芥菲;范怀忠;;番茄黄顶病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65年01期

7 王江飞;柳树宾;吴蓓蕾;谢家建;王锡锋;;陕西韩城严重发生的小麦矮缩病病原鉴定与原因分析[J];植物保护;2008年02期

8 Courtney Hollende;;Histone Deacetylase Genes in Arabidopsis Development[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玉娟;刘美昌;尹相甫;曲明传;冯志花;李志强;;日照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及防治[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2 张永平;朱为民;;TYLCV侵染对番茄叶片解剖结构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3 甘海玲;;杨陵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24期

4 丁菲;王前;蒋磊;李瑞;贾琳;江彤;;安徽淮北番茄曲叶病的病原鉴定初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李正和,李桂新,谢艳,张仲凯,周雪平;云南番茄曲叶病是由烟草曲茎病毒引起的[J];病毒学报;2002年04期

6 毛明杰;何自福;虞皓;李华平;;侵染朱槿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卫星DNA全基因组结构特征[J];病毒学报;2008年01期

7 宋建军;刘红宵;仇燕;田鹏;;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分布及防治对策[J];北方园艺;2010年07期

8 李小靖;叶志彪;;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规律和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10年02期

9 于力;郭世荣;朱为民;阎君;黑银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番茄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7期

10 许爽;褚云霞;张辉;万延慧;朱龙英;朱为民;;多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2和Ty-3基因及田间验证[J];分子植物育种;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夏莲;刘映红;洪枫;;重庆武隆地区烟草花叶病病原种类鉴定及烟草TuMV流行分析[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俊;李凡;李玲;任国敏;刘新月;陈海如;;侵染云南胜红蓟引起黄脉症状的病毒的分子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任顺祥;邱宝利;肖燕;黄振;;引进天敌防治烟粉虱的前景[A];昆虫与环境——中国昆虫学会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爱红;路银贵;苗洪芹;段西飞;;河北省小麦病毒病种类生物学和血清学鉴定初报[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5 邸垫平;攻焕然;张书敏;苗洪芹;周雪平;;河北省发生一种番茄新病害——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A];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C];2009年

6 何自福;虞皓;罗方芳;;广东番茄上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的PCR检测[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7 杨爽;曹雅忠;尹姣;杜光青;李克斌;樊东;;RNA干扰技术在昆虫中的应用[A];“创新驱动与现代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海霞;Ying Li;Yuzhong Wang;Jing Zhang;Xiaoming Ouyang;Renxiu Peng;Jing Yang;;蜈蚣糖肽抗肿瘤和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英文)[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上册,,大会报告)[C];2013年

9 王志刚;严志;章必成;饶智国;余丽芳;刘健;高建飞;;基于芯片数据的随机森林算法鉴定结肠癌生物标记物(英文)[A];第四届湖北省抗癌协会青年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Ruiwen Fan;Shanshan Yang;Zhanquan Shi;Kaiyuan Ji;Xiaoyun Jia;Jianbo Yao;George W Smith;Changsheng Dong;;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miRNA important for melanogenesis in alpaca(Lama Pacos)[A];2013中国驼业进展[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庆汤;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卫星DNA编码的βC1与番茄寄主因子SlSnRK1的互作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莉;水稻花药发育控制基因OsADF的功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3 刘国宝;二种大豆LEA4蛋白的金属离子结合特性及对生物大分子的保护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秀玲;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抵御RNA沉默的机制和番茄黄曲叶病毒的分子变异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领会;拟南芥茉莉素信号传导分子基础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

6 彭燕;侵染稀硷和赛葵的双生病毒的分子鉴定[D];浙江大学;2003年

7 谢艳;双生病毒及伴随小分子DNA的基因组结构与变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李晓雪;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多头绒泡菌细胞周期调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国慧;滇黑两省南瓜病毒病病原鉴定及其外壳蛋白基因克隆[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10 李为民;海岛棉Rar1、Sgt1、Rac1、KTN1基因及中棉cab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光辉;蛋白泛素化降解调控拟南芥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仲凯;云南双生病毒种群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对病害发生危害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尚海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和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检测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蕊蕊;媒介虫口密度、植株苗龄及温度对烟粉虱传播台湾番茄曲叶病毒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5 韩璀璇;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分子标记及其在辅助选择中的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6 杨帅;烟草曲茎病毒外壳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检测应用[D];西南大学;2011年

7 孙成泽;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侵染性克隆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8 郑立敏;苎麻花叶病毒编码NSP与寄主RBCS1的互作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付蓉蓉;番茄黄化卷叶病的抗病性鉴定及其与番茄叶片结构相关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王玉;云南粉虱传双生病毒优势种变异及其与卫星分子的共进化[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洪益国,蔡健和,王小凤,田波;中国南瓜曲叶病毒:一个双生病毒新种[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6期

2 ;Tobacco curly shoot virus isolated in Yunnan is a distinct species of Begomoviru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2年03期

3 罗晨,姚远,王戎疆,阎凤鸣,胡敦孝,张芝利;利用mtDNA COⅠ基因序列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J];昆虫学报;2002年06期

4 邱宝利,任顺祥,温硕洋,Nasser S.MANDOUR;利用RAPD-PCR方法鉴定我国烟粉虱的生物型(英文)[J];昆虫学报;2003年05期

5 洪益国,王小凤,王文慧,黄谊,田波,蔡健和;烟草曲叶双生病毒分子进化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4年02期

6 臧连生;江彤;徐婧;刘树生;张友军;;烟粉虱B型及二个非B型种群的SCAR分子标记[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年02期

7 褚栋,张友军,丛斌,徐宝云,吴青君,朱国仁;烟粉虱不同地理种群的mtDNA COI基因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发育[J];中国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8 周雪平,崔晓峰,陶小荣;双生病毒——一类值得重视的植物病毒[J];植物病理学报;2003年06期

9 刘勇;谢艳;廖白璐;Roy B. Mugiira;周雪平;;云南省烟草上双生病毒的发生与分布(英文)[J];植物病理学报;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燕,谢艳,张仲凯,周雪平;侵染稀硷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卫星DNA全基因组结构特征[J];微生物学报;2004年01期

2 岳宁;丁铭;董家红;罗延青;张仲凯;;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在云南的发生分布及其遗传多样性[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3 宫倩红,刘玉乐,洪益国,王环宇,陈刚,蔡健和;导致田间烟草曲叶病的又一病毒(非中国烟草曲叶病毒)[J];科学通报;2000年07期

4 谢艳,李桂新,周雪平;从烟草上分离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卫星DNA的全基因组结构特征[J];科学通报;2003年06期

5 徐幼平;周雪平;;侵染广西烟草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及其伴随的卫星DNA分子的基因组特征[J];微生物学报;2006年03期

6 丁铭;岳宁;董家红;张仲凯;;侵染番茄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致病性相关分子的遗传多样性[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7 任芳;青玲;熊艳;孙现超;;伴随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卫星DNAβ在本氏烟中的种群变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8 李常保;崔彦玲;张丽英;李传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快速分子检测[J];遗传;2012年03期

9 黑银秀;朱为民;郭世荣;许爽;张辉;田守波;;核黄素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对番茄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11期

10 田兆丰;卢向阳;厚凌宇;罗晨;柴敏;;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材料的筛选鉴定[J];科技导报;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新萍;;洛阳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和防治措施[A];河南省植物病害研究进展——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业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何自福;虞皓;;广东番茄上发生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何自福;虞皓;;广东番茄上发生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植物病理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5年

4 于力;朱为民;薛林宝;;嫁接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李秀芹;张文英;姜京宇;许昊;许佑辉;何广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预防与控制[A];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会远;;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A];辽宁省植物保护学会、辽宁省昆虫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研讨会(西安)论文集[C];2011年

7 季英华;熊如意;程兆榜;周彤;赵统敏;余文贵;范永坚;周益军;;江苏省发现番茄黄花曲叶病毒[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曾蓉;陈文俊;陆金萍;宋荣浩;戴富明;;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分布及寄主范围初步分析[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季英华;熊如意;程兆榜;周彤;赵统敏;余文贵;范永坚;周益军;;江苏省发现番茄黄花曲叶病毒[A];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纪文磊;刘畅;王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的分子检测[A];山东园艺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尚静 实习生 王慧敏;[N];新疆科技报(汉);2014年

2 河北省植保植检站 张丽 郑晨露;[N];河北科技报;2014年

3 河北省农科院经作所 石琳琪;[N];河北科技报;2011年

4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 孙茜 孙祥瑞;[N];河北科技报;2012年

5 韩述忠;[N];河南科技报;2007年

6 上海农科热线 供稿;[N];东方城乡报;2009年

7 帮办记者 李长军;[N];山东科技报;2010年

8 邯郸市永年县农牧局 乜雪雷;[N];河北农民报;2010年

9 记者 叶玉跃;[N];浙江日报;2011年

10 唐山市滦南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杜春凤;[N];河北农民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Roy Bundi Mugiira;[D];浙江大学;2007年

2 沈庆汤;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卫星DNA编码的βC1与番茄寄主因子SlSnRK1的互作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陶小荣;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致病分子机理及其卫星DNA诱导的基因沉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何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化学防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关翠萍;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CNV)及其卫星DNA的启动子鉴定[D];浙江大学;2005年

6 王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编码的V2蛋白抑制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方程;温州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流行规律与综合防治[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文浩;北方三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检测鉴定及变异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3 于力;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4 孙成泽;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特征及侵染性克隆构建[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汪洁;番茄间作芹菜对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6 田守波;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分子鉴定及致病性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7 孙海霞;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江苏分离物侵染性克隆的构建及其在品种抗性鉴定上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袁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诱导抗性相关基因的分离[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9 丁雪玲;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生物防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10 黑银秀;核黄素诱导番茄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生理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编码的V2蛋白抑制转录水平基因沉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81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