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藏猪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耐药性调查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20:41

  本文关键词:藏猪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耐药性调查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藏猪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耐药性调查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李鹏  

【摘要】: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和肠球菌(Enterococcus)是人和动物肠道共生菌,可以作为社区和农场中各种细菌耐药性发生情况的指标菌,而藏猪原产于西藏地区,在藏区普遍将藏猪放养于自然环境中,自由觅食,从不用药。对藏猪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开展耐药性调查及其耐药机制研究,在兽医及人医领域均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试验菌株分离自2012年从西藏林芝市觉木沟附近山林采集的232份新鲜藏猪粪便样本,该地区藏猪采用放牧式养殖方式,管理十分粗放,调查未发现使用抗生素和抗菌促生长剂。经选择性培养、生化鉴定和16S rDNA PCR确证,共分离出129株大肠杆菌和84株肠球菌,分离率分别为55.6%和36.2%,其中屎肠球菌45株占肠球菌的53.57%、粪肠球菌31株占36.90%、希拉肠球菌5株占5.95%、蒙氏肠球菌3株占3.57%,首次分离到猪源蒙氏肠球菌。 使用纸片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11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受试大肠杆菌表现出对四环索(40.4%)较高水平的耐药率,对氟苯尼考(27.9%)、氨苄西林(27.9%)、萘啶酸(19.4%)、复方新诺明(19.4%)、链霉素(16.3%)和头孢噻呋(10.9%)表现中等水平耐药,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大观霉素的耐药率则比较低,未发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大肠杆菌菌株。有32株大肠杆菌对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表现出耐药性,多重耐药率为24.8%。 使用纸片扩散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稀释法测定对分离的肠球菌进行13种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受试肠球菌对苯唑西林(92.8%)、克林霉素(82.1%)和红霉素(48.8%)表现出高水平耐药,这与肠球菌的固有耐药有关,肠球菌对四环素(64.3%)表现出较高水平的耐药率,对氟苯尼考(17.9%)表现中等水平耐药,对青霉素(6.0%)和环丙沙星(3.6%)的耐药率则比较低,对氨苄西林、左旋氧氟沙星、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率很低,未发现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或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菌株,统计发现,除四环素、红霉素和青霉素外,四种肠球菌对其他药物耐药性无显著性差异。 通过PCR方法对所有分离的菌株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大肠杆菌中携带blaTEM11株(8.5%)、blacTx-M11株(8.5%)、qnrB1株(0.8%)、qnrD9株(7%)、qnrS7株(5.4%)、floR31株(24.0%)、cfr-3株(2.3%),未检出blaSHV、CMY-1、CMY-2、blaOXA-2、blaOXA-10、 gnrA、gnrC、gepA、aac(6')-Ib、oqxA和oqxB耐药基因,发现β-内酰胺酶基因与PMQR基因的连锁流行;肠球菌中携带fexA12株(14-3%)、fexB2株(2.4%)、cfr3株(3.6%),有两株氟苯尼考耐药菌株未检出cfr、fexA和fexB;测序结果显示检出的blaTEM全部为TEM-1,检出的blacrx-M有8株为CTX-M-14、3株为CTX-M-15,qnrS全部为gnrSl。 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携带耐药基因的大肠杆菌和对氟苯尼考耐药肠球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大肠杆菌、PMQR基因阳性大肠杆菌和floR基因阳性大肠杆菌中存在克隆现象,氟苯尼考肠球菌耐药菌种的同源性较低,未发现克隆传播,提示p-内酰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和氟苯尼考的耐药性在藏区藏猪源大肠杆菌中存在垂直传播,大部分氟苯尼考耐药基因则是通过水平转移的途径在藏区藏猪源肠球菌中传播。 综上所述,藏猪源细菌除四环素外,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耐药基因的检出率较国内其他养殖业发达地区都低。但是大部分耐药基因都是通过水平转移的途径在藏猪源细菌中传播,提示相关部门要继续严格控制抗菌药物在藏猪养殖过程中的使用,另外要限制藏猪活动空间,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人员和其他动物随意进入的可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852.6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晨;张海燕;钱永华;鲁兴萌;;家蚕消化道来源蒙氏肠球菌的鉴定[J];蚕业科学;2006年03期

2 王芝敏,郑铃;大肠埃希菌多药外排泵AcrAB-TolC系统的研究进展[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3 赵晓丽;胡大春;邵剑春;周玲;蒋杰;刘德华;;产ESBLs大肠埃希菌CTX-M型耐药基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年01期

4 黄雁;刘美容;;福建省某鸡场粪肠球菌耐药情况调查[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8年04期

5 胡兴戎;细菌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IV基因突变与其喹诺酮耐药性的相关性[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9年03期

6 贺志沛;王玲飞;刘建华;吴华;潘玉善;苑丽;胡功政;;宠物犬源大肠杆菌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的检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3年06期

7 曲芬;李军;张鞠玲;崔恩博;鲍春梅;陈素明;张成龙;王欢;庞君丽;毛远丽;;气单胞菌中检测到新的耐药基因aac(6')-Ib-Cr和qnrS[J];传染病信息;2013年03期

8 田伟;赵静静;邓玉婷;姚琼芬;陈孝杰;刘健华;;动物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外排泵oqxAB的流行状况调查[J];中国畜牧兽医;2011年10期

9 冯雯雯;杜昕昕;曹宾霞;梁斌;;五种动物源肠球菌耐药性监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年17期

10 王丽丽;徐建国;;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在分子分型中的应用现状[J];疾病监测;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晓松;舒为群;曹佳;;水环境中耐药菌的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07年03期

2 崔江;刘玉庆;侯渌恰;孙彩云;;单复方中草药定量测定及其对大肠杆菌敏感性试验[J];山东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3 李云;蔡亚娜;张士栋;王庆艳;杜加法;刘玉庆;赵淑梅;;不同宿主大肠杆菌对15种抗生素抗药性差异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朱金凤;王汝都;;山西省鸡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监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5 刘荣欣;鲁改儒;郭吉勇;;中药及其组方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6 华均超;张邦辉;周明;李金友;;屎肠球菌T013复合制剂在断奶仔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1期

7 米兴亮;李云龙;王晓兰;周霞;;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大肠杆菌对常用消毒剂的敏感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2期

8 周强;王中新;徐元宏;;肠杆菌属细菌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表达状况研究[J];安徽医学;2008年02期

9 姚杰;陶勇;贾建安;吕晴;;多重PCR检测临床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型研究[J];安徽医学;2009年10期

10 沈继录;方亚平;徐元宏;王中新;;铜绿假单胞菌在碳青霉烯类治疗过程中由敏感株发展为耐药株的机制研究[J];安徽医学;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建中;周田美;董晓勤;王贤军;;HLAR肠球菌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氨基苷类耐药相关基因研究[A];2011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姜艳美;邓露芳;刘亮;卜登攀;王加启;;人工瘤胃评价屎肠球菌对瘤胃发酵的影响[A];第三届中国奶牛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婷婷;张晓琳;郝淑红;李爱科;;益生肠球菌应用于断奶仔猪的研究进展[A];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邓丽菁;毕津莲;李湘斌;;南华大学附一医院抗菌药物利用与细菌耐药性趋势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5 卓超;肖书念;邱桂霞;钟南山;;哌拉西林-舒巴坦对非发酵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尚静;王培昌;李燕;白书媛;张丽丽;王育英;张晓耕;;2187株病原菌耐药性分析[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邓丽菁;毕津莲;李湘斌;;南华大学附一医院抗菌药物利用与细菌耐药性趋势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8 李云;王庆艳;朱小玲;胡明;张秀美;陆黎明;沈建忠;刘玉庆;;2007年山东省动物源大肠杆菌对15种抗生素的抗药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范建华;卜仕金;徐步;刘学贤;赵宝华;王晓泉;;禽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性和Ⅰ类整合子[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曾博;王红宁;邹立扣;高荣;张安云;杨鑫;周英顺;徐昌文;;2008—2009年西南地区规模化猪场病原菌流行情况及耐药性调查[A];第四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满香;感染猪的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贺常亮;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中药方剂筛选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渊;痰热清注射液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许宏涛;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分子特征及遗传背景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武瑞兵;饲喂肉牛抗菌药对牛源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相关的耐药性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6 王杰;中国部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高斌;天津某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羊云飞;牦牛、牧民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耐药基因检测、PFGE分析及耐药性传递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9 魏勇;规模化猪场粪污细菌总DNA DGGE指纹图谱及耐药性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春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SBLs的基因检测与耐药性控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雪冰;志贺菌诱导耐药相关基因序列克隆与测序[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广伟;枣庄地区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莎莎;山东省禽源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及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关晓宣;米诺环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应用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5 王丹丹;实证肛痈局部辨证的临床观察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刘芳;常见细菌耐药基因检测芯片构建[D];浙江大学;2011年

7 徐建国;临床分离肠球菌耐药性、毒力基因及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陈丽华;清瘟败毒饮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观察及其部分作用机理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丽君;南疆地区奶牛乳房炎性乳房链球菌遗传多样性分析[D];塔里木大学;2011年

10 李靓;山西太原地区铜绿假单胞菌的调查分析及产金属酶基因型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永军;;新型兽用广谱抗菌素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5期

2 鲁兴萌,金伟,钱永华,贡成良;肠球菌在家蚕消化道中的分布[J];蚕业科学;1999年03期

3 鲁兴萌,汪方炜;家蚕肠球菌对微孢子虫体外发芽的抑制作用[J];蚕业科学;2002年02期

4 鲁兴萌,黄少康,汪方炜,孙振国,张凡,陈盛禄;微粒子病家蚕消化道内肠球菌的分布[J];蚕业科学;2003年02期

5 王彦文,鲁兴萌,牟志美,V Shyam Kumar;家蚕来源肠球菌DNA多态性的RAPD分析[J];蚕业科学;2005年01期

6 刘伟;王慧;陈小军;杨大为;匡光伟;孙志良;;抗生素在环境中降解的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3期

7 王帅兵;熊良伟;陈晓兰;;畜牧养殖中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与对策[J];动物医学进展;2009年06期

8 杨泽晓;庞歌;王印;姚学萍;张彦明;杨增岐;汪开毓;杨波;;白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04期

9 王亚宾;陈丽颖;胡慧;段志刚;崔保安;;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快速鉴定方法的建立[J];动物医学进展;2010年S1期

10 林杰,黄晓蓉,郑晶,汤敏英,陈彬;氟苯尼考对氯霉素检测干扰的探讨[J];饲料工业;2004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立艳,许淑珍,马纪平;肠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年03期

2 李金钟;;肠球菌分类与鉴定新进展[J];临床检验杂志;2006年03期

3 梁冰;孙英姿;王华强;孙颖;;肠球菌属腹腔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09期

4 周霞;王晓兰;剡根强;马勋;;肠球菌研究进展[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程亮;曹宾霞;王耀兵;梁斌;;不同物种源的150株肠球菌抗生素抗性分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曾钰然;高原;潘振东;;动物源性肠球菌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7 王晓春,廖延雄;人、鸡、鼠、蝇消化道肠球菌种的分布及其特征[J];江西科学;1987年04期

8 胡俊礼;;肠球菌耐药趋势研究[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占英;侯先志;刘玉承;刘小刚;杨帆;赵子夫;;一株分解纤维素的肠球菌的分离鉴定[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袁杰利,康白;肠球菌及有关微生态调节剂[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露;;医院肠球菌属感染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余阳;陈开森;曹先伟;;临床分离273株肠球菌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3 高继业;唐妤;马其国;李继祥;;肠球菌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伍万;江荣林;雷澍;王灵聪;智屹惠;吴艳春;黄立权;朱美飞;;肠球菌感染临床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邓立新;王冲;董海聚;贺丛;;牛源肠球菌的分离与鉴定[A];第四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士玲;高玲;;危重症患者与肠球菌感染的关系[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三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刘建;李芳;辛艳;张红;;492例粪便中肠球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刘业霞;赵安成;;临床常见肠球菌分布及耐药率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王伟洪;何建方;施柏年;沈翠芬;王萍;童照威;张晓祥;;临床检出肠球菌属分布特征及耐药谱变迁[A];2008年浙江省感染病、肝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胡志东;徐海茹;李金;刘郁;田彬;张志勇;杨华;李静;;临床感染患者分离的肠球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睿;[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陈维中 整理 吴志 罗金财;[N];健康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亚宾;猪肠球菌病病原分离鉴定及其分子致病机制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鹏;藏猪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耐药性调查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唐先兵;肠球菌肽脱甲酰基酶pdf基因的克隆、分离与酶活性研究及以PDF为靶点的高通量新药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4 周霞;肠球菌性羔羊脑炎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和诊断方法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志刚;猪源肠球菌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帆;葡萄糖对水源性肠球菌抗生素耐药形成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3 席瑞;利奈唑胺体外诱导肠球菌耐药及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4 赖宝色;玉米粉对水源性肠球菌抗生素耐药形成的影响[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5 辛小娟;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雷鸣;益生性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安全性评价[D];中国计量学院;2014年

7 程金平;感染猪的肠球菌生物学特性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吴晨璐;食源性肠球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评价[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王文;宁夏地区肠球菌耐药性分析及其耐药机制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10 罗小青;圈养野生动物肠球菌耐药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藏猪源大肠杆菌和肠球菌耐药性调查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9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189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c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