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7 16:32

  本文关键词: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袁洪波  

【摘要】:设施园艺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种重要生产形式,具有土地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技术含量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蔬菜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设施园艺的重视和扶持,设施园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截止到2014年,我国设施园艺总面积达386.2万公顷,占世界总种植面积85%以上。日光温室是设施园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其适合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蔬菜反季生产,建设面积也在逐年增加,截止到2014年,我国日光温室面积达97.42万公顷,约占设施园艺总面积25.2%。当前日光温室多采用土壤栽培模式,土传病害、连作障碍、环境污染、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日光温室可持续性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借鉴国外先进的温室栽培管理技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展日光温室的封闭式栽培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和外国专家局引进高端专家项目的资助下,对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提出了一种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的构建方法,设计了融合基质栽培子系统、环境监控子系统和水肥一体化营养液调控及灌溉子系统于一体的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实现了根区与外界环境的有效隔离和营养液的循环利用。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封闭式栽培模式比传统土壤栽培在农用土地资源的科学利用、节约用水、提高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方面均存在一定的优势,达到了节地、节水、节肥、保护环境的目的。 (2)环境和水肥调控及灌溉技术装备研究 基于长期科技合作基础,引进希腊雅典农业大学设施园艺学科与Geomation设施园艺工程公司技术研究成果,协力在我实验室开展面向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开展国产化技术系统创新研究,包括:温室设施环境管理和水肥一体化营养液调控及灌溉技术装备,该装备除了可以对环境进行调控外,还可以对营养液实行自动化调控及灌溉。营养液的调控主要包括水肥配比和灌溉控制两个方面,营养液的调控结合日光温室的环境条件和作物生长情况,以环境感知系统的监测信息为基础,以最大程度上满足作物生长需求为出发点确定调控目标,以EC值和pH值为依据来实现营养液的自动化配比,并且能够根据多种控制模式进行自动灌溉。 (3)基于温度积分算法的温室环境调控方法 利用温度积分算法对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进行调控。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确定每一阶段的期望平均温度值,然后将每一天的24小时均分为长度更短的若干时段,最后利用温度积分原理对每一时刻的温度调节点进行计算,根据计算得到的温度调节点结合当前实际温度进行环境控制。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该方法和生产型日光温室中常用的阈值控制方法相比,能够有效的降低冬季加温带来的能量消耗,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4)基于增量式PID控制和改进Smith预估器的营养液调控方法 建立了营养液制备系统的二阶滞后系统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增量式PID控制和改进的Smith预估器相结合的方法对营养液的配比进行调控,增量式PID控制的输出为控制量的变化值Δu(k),该值只与当前采样时刻系统误差e(k)、前一采样时刻系统误差e(k-1)和前两个采样时刻系统误差e(k-2)有关,减小了系统开销,节约了计算时间;营养液制备系统在制备营养液时存在一定的延迟时间,在增量式PID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增益自适应Smith预估器,不但对营养液制备系统的纯滞后特性进行了补偿,还增加了营养液配比模型的稳定性。 (5)基于神经网络的营养液自适应灌溉控制方法 利用神经网络算法依据温室小气候环境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光辐射强度等参数构建作物蒸腾量计算模型,并使用最近216小时内的环境参数对作物蒸腾量进行计算,当模型计算的蒸腾量达到设定阈值时开启灌溉程序,然后根据营养液灌溉量和排出量的差值得到实际蒸腾量,最后通过实际蒸腾量和模型计算蒸腾量之间的误差作物蒸腾量计算模型进行循环训练和修正,实现了营养液的自适应灌溉控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6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燕;韩萍;穆楠;;无土栽培技术概述[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0期

2 张英;徐晓红;田子玉;;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2期

3 林岩;马源;吴娟;;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发展概况[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19期

4 李树珍;张亮;石磊;陈攀峰;;温室营养液供给系统的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0期

5 刘慧超;庞荣丽;辛保平;楚晓真;;蔬菜无土栽培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01期

6 李亮;张玉龙;马玲玲;孟庆龙;范庆锋;;不同灌溉方法对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07年02期

7 段彦丹;樊力强;吴志刚;姜涛;;蔬菜无土栽培现状及发展前景[J];北方园艺;2008年08期

8 马万征;马万敏;;智能温室环境控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方园艺;2011年23期

9 苏平;;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林副特产;2010年06期

10 陈重;张玉龙;邸博;虞娜;范庆锋;;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不同灌溉方法节水效果的比较[J];灌溉排水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秋滢;温室小气候模型的建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布毅;何超前;李冬富;石军;;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家庭安防报警系统设计[J];安防科技;2008年03期

2 徐延熙;马建国;卢俊英;徐晓琳;;济南市低碳农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3 夏振华;陈跃东;陈孟元;;基于C/S构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粮库监测系统中的研究[J];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王璐;肖健;;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5 王卫红;;基于低碳理念的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6 张静;赵璟;;松华坝水源区新农村建设低碳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张洁;李天来;;不同天数亚高温处理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8 党蓉;张义丰;孙瑞峰;;北京市门头沟设施农业的类型与发展方向[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9 余华;孙艳红;车银超;郭玉峰;;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黎贞发;李春;刘淑梅;;日光温室气象服务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卓丽环;李瑞发;;农业废弃物作为百子莲组培苗移栽基质的研究[A];中国球根花卉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马玉霞;;加强低碳高效农业技术研究应用[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王海峰;王丙莲;孔祥龙;刘瑞霞;郭强;;基于ZigBee网络和藻细胞传感器的农业环境监测系统设计[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Energy-Efficient Optimal Scheme Based on Mixed Rout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宋乐鹏;吴慧民;李泽全;;Bang-Bang模糊PID的船舶自动驾驶仪控制方法研究[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6 于亮亮;刘刚;王俊;;基于IEEE802.15.4的温室环境信息采集系统[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任守华;高军;张瑞;孟志军;;基于单株果树产量测量装置的研究开发[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玉凤;邹志荣;蒋国振;胡耀华;;不同跨度日光温室性能的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马承伟;赵淑梅;李睿;曹晏飞;王双瑜;阳萍;;日光温室地下传热二维模型和模拟程序开发[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帆;刘刚;刘春红;;基于WEB和GPRS的温室远程监测与管理系统设计[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晋;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控制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罗汉江;海洋监测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郭瑛;基于事件触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周鹏;水下传感器网络海上试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刘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跟踪系统中的算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窦亚玲;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多约束网络路由决策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蒋鼎国;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信息监控系统设计与数据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佟吉钢;高性能嵌入式系统技术及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高艺;能源自给低功耗无线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牛延超;无线传感器网络非测距定位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青;基于可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技术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高丽丽;大功率电动汽车多功能智能快速充电机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乔田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彭慧;面向离散型制造业的嵌入式MES检测终端开发[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兰涛;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时间同步技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石莹;基于粒子群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黎作鹏;基于移动锚节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段玉杰;IR-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TOA的定位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雷鸣;无线传感网络与环境信息采集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徐石玉;基于分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时间同步方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成,刘开昌,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松,于根亭,林玉柱,王森广;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管理专家系统的开发[J];山东农业科学;2002年04期

2 朱子龙;王秀峰;王英华;好井诚;池田秀夫;;草莓无土栽培方式及基质配方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3 潘颖;李孝良;;几种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5期

4 朱立武,马定宝,杨建永;关于安徽省草莓促成栽培规范化问题[J];安徽农学通报;1998年04期

5 高翔;齐新丹;李骅;;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6 李东;罗新兰;徐坤鹏;周宝利;;日光温室内空气温度日变化模拟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7 宋自奋;张玉;祁春节;;我国柑橘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8 陈广庆;孙爱芹;徐克宝;;基于PLC和组态软件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9 郭生虎;孔德杰;张源沛;郑国宝;朱金霞;;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规律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6期

10 李春蓉;;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及其在娄底的发展前景[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邹秋滢;温室小气候模型的建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2 汪小旵;南方现代化温室小气候模拟及其能耗预测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3 赵宏伟;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4 李小芳;日光温室的热环境数学模拟及其结构优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刘淑云;不同施肥制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6 马丽丽;番茄生长模型及日光温室小气候建模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伟松;基于网络的温室环境控制设备自动化选配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杨卫民;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林业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3 李善军;温室温湿度两级优化监控系统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4 朱虹;基于模型的温室环境控制算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刘晓宁;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监控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6 周敏刚;基于IEEE1451.2标准和ZigBee协议的温室智能控制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廷300米~2 日光温室年收入超万元[J];北京农业;2000年01期

2 毛金峰,高鹏;日光温室土壤盐害及防治[J];长江蔬菜;2000年03期

3 陆立银,王林安,杨树恭;四位一体生态日光温室的功能特点及应用问题[J];甘肃农业科技;2000年11期

4 马鹏里,杨小利;日光温室悬挂反光银膜效应分析[J];甘肃农业;2000年05期

5 陈正法,张茜茜,梁称福;我国日光温室的种植模式及其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科技;2000年01期

6 关佳蕙,马文宏,白石,汤贵铭;冬季日光温室的保温措施及对天气性灾害的预防对策[J];辽宁农业科学;2000年05期

7 ;能源信锦[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0年03期

8 马新立;鸟翼型无支柱日光温室建造技术[J];蔬菜;2000年06期

9 冯广和;纵谈日光温室的结构[J];山西农机;2000年04期

10 谭有灿,王晓娟,高林旭,赵景辉;日光温室辣椒 冬季定植新技术[J];现代农业;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青云;;日光温室的实践与理论[A];《中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2 王影;张晓文;邹岚;;日光温室绿色节能综合评估系统研究[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3 孙智辉;刘安成;;日光温室建造环境参数[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徐刚毅;刘明池;许超;;提高日光温室性能的几点建议[A];《中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5 须晖;谢玉玲;王蕊;李天来;;北方坡地不同跨度日光温室温光性能的比较研究[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李德;张学贤;张丙振;;日光温室内部气象要素测点布设研究[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7 白义奎;刘文合;柴宇;车忠仕;佟国红;;防寒沟对日光温室横向地温的影响[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水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徐刚毅;周长吉;;不同保温墙体日光温室的性能测试与分析[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9 佟国红;李天来;王铁良;山口智治;白义奎;;大跨度日光温室室内微气候环境测试分析[A];2004年中国设施园艺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4年

10 李天来;;论我国日光温室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战略性调整[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国文;[N];武威日报;2007年

2 胡全基;[N];武威日报;2007年

3 张建中;[N];武威日报;2007年

4 ;[N];武威日报;2007年

5 本版编辑 特约通讯员 吴春梅 郭忠荣 周吉明;[N];武威日报;2007年

6 记者 李君;[N];拉萨晚报;2011年

7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博士 魏晓明;[N];中国花卉报;2012年

8 周长吉;[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年

9 周长吉;[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2年

10 任秀芝;[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西北日光温室传热学简化模型构建及温光高效新结构初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2 李小芳;日光温室的热环境数学模拟及其结构优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郭正昊;北方地区日光温室生态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张志录;下沉式日光温室土质墙体传热特性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5 白义奎;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6 袁洪波;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7 毕玉革;北方干寒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环境预测模型与数字化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8 王宏丽;相变蓄热材料研发及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黄雪;下挖式日光温室土墙温度和热流变化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杨振超;日光温室内最佳风速指标与CFD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不同结构日光温室生态比较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2年

2 李学海;南阳市部分日光温室低效益的成因与对策初探[D];扬州大学;2006年

3 黄川容;北方日光温室风灾风险分析及预警[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孟育红;基于对象影像分析技术提取日光温室遥感信息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任晓艳;白银市日光温室土壤养分动态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6 辛本胜;日光温室温湿度预测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张智;日光温室自动监控及低温预警系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王明喜;大棚型日光温室主要气象指标及生产性能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9 刘玉凤;不同跨度日光温室性能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赵雪;光伏日光温室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日光温室封闭式栽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7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07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