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重要调控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发布时间:2016-12-18 02:48

  本文关键词: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重要调控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农业大学》 2015年

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重要调控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郭卫卫  

【摘要】:小麦谷蛋白作为种子储藏蛋白的重要组分,其含量和组成影响着面筋强度和面团弹性。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储藏蛋白的合成以及储藏蛋白基因的表达都受到转录因子的严格调控;因此克隆调控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转录因子对于改善小麦品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筛选到影响小麦高分量谷蛋白亚基表达的调控因子TaGAMyb、TaGCN5、TaNAC46,并初步明确了其调控关系。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体外结合实验表明,MYB类转录因子TaGAMyb可以结合在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TaGLU-1)的启动子区,并且结合位点数目多少以及结合能力强弱与谷蛋白表达相关;转化模式植物拟南芥发现,TaGAMyb可以直接结合在TaGLU-1基因启动子区促进其表达。 2.酵母双杂实验筛选到TaGAMyb互作蛋白GCN5,拟南芥转化实验证实,GCN5通过TaGAMyb结合在TaGLU-1Dy基因的启动子区,并通过影响TaGLU-1Dy启动子区H3K9和H3K14的乙酰化水平参与其表达调控。小麦授粉后不同天数种子中表达分析结果表明,TaGCN5蛋白主要在发育中期和晚期的种子中表达;ChIP结果证实,小麦体内TaGCN5可以结合在TaGLU-1基因的启动子区;比较分析小麦授粉后不同天数种子中TaGLU-1Bx、TaGLU-1By、 TaGLU-1Dx、TaGLU-1Dy启动子区H3K9和H3K14乙酰化水平的变化发现,与它们的表达时期一致,说明1aGCN5可以结合在TaGLU-1基因启动子区通过影响其乙酰化水平调控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表达。 3.体外结合实验、转拟南芥以及小麦瞬时表达实验表明,TaNAC46蛋白可以结合到TaGLU-1Dy基因启动子区促进TaGLU-1Dy基因的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TaNAC46对于TaGLU-基因的调控作用,我们构建了TaNAC46基因的RNAi和超表达载体并转化小麦,通过小麦转基因植株TaNAC46以及TaGLU-1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TaNAC46RNAi转基因株系中TaGLU-1基因的表达量与野生型相比显著降低,而在TaNAC46超表达小麦植株中TaGLU-1基因的表达量与野生型相比显著增加,说明小麦体内TaNAC46能够促进TaGLU-1基因的表达。同时酵母双杂实验证明了TaNAC46与TaGAMyb蛋白具有相互作用,这说明1TaNAC46可能与TaGAMyb形成 一个复合体共同参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表达。 4.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我们提出种子发育过程中,小麦TaGAMyb通过招募组蛋白乙酰转移酶TaGCN5促进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表达;胚乳特异表达基因TaNAC46体外可以结合在TaGLU-1基因启动子区,并且在拟南芥和小麦体内都可以促进其表达,同时TaNAC46蛋白还可以与TaGAMyb蛋白互作,这为解析小麦高分量谷蛋白亚基基因的表达调控途径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51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艾英;张昊;湛平;王宪泽;;小麦醇溶蛋白等位基因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2 陈笑娟,杨学举,刘桂茹;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与加工品质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5期

3 陆燕,马传喜;小麦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的遗传变异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4 张计育;渠慎春;郭忠仁;杜小丽;都贝贝;章镇;;植物bZIP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J];西北植物学报;2011年05期

5 车永和,马晓岗;小麦蛋白质品质研究进展[J];青海农林科技;2001年04期

6 代寿芬,颜泽洪,魏育明,郑有良;西藏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多态性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04年02期

7 柳觐;张怀刚;相微微;赵会君;刘宝龙;胡延萍;王莉;;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表达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关系[J];西北农业学报;2008年05期

8 杨玉双;庞斌双;王兰芬;张学勇;于元杰;;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间的互补效应对面包加工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年08期

9 潘志芬;邓光兵;刘毅;吴芳;余懋群;;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及其对小麦烘烤品质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2期

10 朱金宝,刘广田,张树榛,孙辉;小麦籽粒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及其与品质关系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艾英;张昊;湛平;王宪泽;;小麦醇溶蛋白等位基因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1期

2 韩玉林;田纪春;郑天存;陈广凤;;相同HMW-GS组合小麦品种主要品质指标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3 方志军;金桂芳;倪大鹏;武元和;李元征;;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研究进展及其与面包主要烘烤品质指标间的关系[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4 樊庆琦;隋新霞;李根英;楚秀生;黄承彦;;矮秆耐热大穗小麦新种质BPT0419[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5 赵庆玮;王洪刚;;国内外部分小麦种质资源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6 李君;丁安明;崔法;王洪刚;;小麦重组自交系群体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7 赖鹏程;;高等植物特异启动子研究现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3期

8 胡云;徐如宏;程剑平;;野生二粒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9 赵永涛;薛国典;沈向磊;张峰;范志业;;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10 牟会荣;;弱光对小麦籽粒及面粉加工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伟;韩蕾;巨关升;钱永强;孙振元;;草地早熟禾转录因子PpNAC的克隆和表达载体的构建[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1[C];2011年

2 刘丽;刘建军;何中虎;杨金;;Glu-1和Glu-3等位变异及1BL/1RS易位与面包和面条品质关系的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建军;何中虎;赵振东;R.J.Pena;;1B/1R易位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惠贤;王瑞娟;郭蔼光;;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丽;于亚雄;胡银星;程耿;;我国秋播麦区小麦Glu-1和Glu-3位点等位变异分析[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6 殷贵鸿;韩玉林;郑继洲;郑天存;黄峰;马焕忠;;黄淮麦区强筋小麦品质性状与面包烘烤品质的相关和回归分析[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凤娟;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李光蓉;小麦族物种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分子进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包梅荣;油茶种子成熟调控蛋白基因的分离克隆及功能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缙;银杏种仁抗菌蛋白基因工程研究及小麦胚乳特异启动子的鉴定和评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李勇;水氮互作对小麦谷蛋白亚基以及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佘茂云;小麦组织培养再生相关基因克隆及分子特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7 赖燕;辣椒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若干重要基因的表达或功能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8 孙清华;盐芥TsVP启动子核心区域的鉴定及其上游调控蛋白的功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庄萍萍;波斯小麦遗传多样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祁鹏飞;小麦醇溶蛋白和赤霉病抗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银川;柑橘NAC转录因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鲁军;离子束诱导普通小麦小偃81 HMW-GS 1Ax1缺失突变家系突变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孟范玉;不同品质类型小麦HMW-GS积累及GMP粒度分布对灌浆期高温胁迫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广昌;施氮量对小麦氮素代谢及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的调节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殿勇;水分运筹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杨培浩;不同小麦品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及SSR遗传多样性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艳云;番茄E8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在拟南芥中的表达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8 林敏刚;小麦面筋蛋白酶法改性及在鲜湿面条中的应用[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买买提.玉山;春小麦不同品种蛋白质、干物质积累规律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剑峰;小麦叶片水分胁迫下cDNA-AFLP差异表达分析[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站稳,,王学路,卢少源,李宗智;小麦主要贮藏蛋白亚基组分在我国种质资源中的分布[J];北京农业科学;1995年06期

2 陈庆富;中国特有小麦起源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1999年01期

3 唐凤兰,张晓东,王广金,李忠杰,张宏纪,孙岩;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向小麦中导入麦谷蛋白高分子量优质亚基基因的研究初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年03期

4 张宏纪,孙岩,程爱华,吴玉梅;辐射与杂交结合提高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转化效果的研究[J];核农学报;2001年06期

5 林作楫;王光瑞;赖菁茹;张子峰;杨会民;;我国小麦品质概况和优质品种评选[J];麦类文摘.种业导报;1996年05期

6 赵文明;略述种子蛋白质与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概况[J];麦类作物学报;1986年06期

7 杨建设,刘俊;论小麦品质及其改良途径[J];麦类作物学报;1992年05期

8 赵海滨,肖志敏,张春利;不同HMW麦谷蛋白亚基类型小麦品种(系)的沉降值及其与面筋质和量的关系[J];麦类作物学报;1999年01期

9 孙辉,姚大年,李保云,刘广田,张树榛;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含量的影响因素[J];麦类作物学报;2000年02期

10 陆燕,马传喜;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变异与加工品质关系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淑娥;;小麦麦谷蛋白亚基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孙彬;周建平;杨足君;李光蓉;文正南;陈明静;任正隆;;欧山羊草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向小麦的转入及其遗传规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1期

3 蔡金洋;杨尧城;;低含量谷蛋白水稻研究进展[J];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08期

4 孙辉;李保云;朱金宝;刘广田;张树臻;;小麦高、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单向一步分离法新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S4期

5 晏本菊,任正隆;小麦新高产品系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结构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葛淑俊;谢令琴;王静华;卢少源;张荣芝;周树新;;普通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7 葛淑俊,谢令琴,王静华,卢少源,张荣芝,周树新;普通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关系的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龙海,魏育明,颜泽洪,郑有良;小麦新品种“川农16”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新基因的分子克隆[J];作物学报;2004年12期

9 段淑娥,阮禹松,赵文明,王波;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年04期

10 沈蕾;龙海;颜泽洪;魏育明;郑有良;;小麦新品种“川麦42”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新基因的分子克隆[J];遗传;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军;朱志勇;黄明;;镉胁迫对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可溶性糖转运及谷蛋白表达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启林;李阳生;;水稻储藏谷蛋白的聚合化特性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晏本菊;任正隆;;四川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王林海;何中虎;夏先春;;普通小麦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与功能标记的开发[A];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C];2009年

5 张宏;吉万全;任志龙;王长有;王秋英;;染色体工程法聚合小麦优质麦谷蛋白亚基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郎淑平;王海燕;曹爱忠;王苏玲;张守忠;陈佩度;亓增军;王秀娥;;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小麦抗赤霉病、白粉病、谷蛋白5+10亚基聚合体[A];江苏省遗传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陈凡国;赵峰;杨亮;庄倩倩;夏光敏;;小麦及衍生材料/近缘禾草LMW-GS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特性[A];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农业——全国植物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易蓉;黄琳;丁毅;;水稻灌浆期谷蛋白亚基表达的初步分析[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遗传学进步推动中国西部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中国遗传学会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9 晏月明;姜怡;孙旻旻;郑继刚;肖英华;安学丽;李巧云;蔡民华;胡英考;李雅轩;;小麦HMW谷蛋白亚基高效毛细管电泳快速鉴定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林生;汪沛洪;;编码麦谷蛋白亚基5的染色体定位[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春明;节节麦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序列研究及体外突变[D];复旦大学;2005年

2 王益华;水稻谷蛋白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图位克隆与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3 张薇;春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12亚基基因克隆及积累调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4 牛洪斌;水稻谷蛋白及其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5 李勇;水氮互作对小麦谷蛋白亚基以及谷蛋白大聚合体粒度分布的调控[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徐虹;中间偃麦草麦谷蛋白亚基的鉴定、基因克隆与分子特征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7 何莹;水稻谷蛋白的质谱和Western Blot鉴定与贮藏蛋白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8 易蓉;水稻灌浆期谷蛋白以及miRNA的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张晓科;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Dx5(+Dy10)的分子选择及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10 郭卫卫;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重要调控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畅;带芒草属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年

2 张丽;豫麦34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3 何坤;小麦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孔德媛;青稞麦谷蛋白亚基的分离及其编码基因的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5 曾节;带芒草属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6 沈蕾;小麦新品种川麦42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序列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7 戴开军;小麦育种亲本麦谷蛋白亚基分析利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8 王建伟;华山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9 杨帆;新麦草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李艳亮;小麦品种“陕253”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功能鉴定[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小麦籽粒高分子量谷蛋白重要调控因子的克隆及功能鉴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7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217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8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