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农业博士论文 >

短期休牧对无芒雀麦改良草地植被和家畜生产的影响机制

发布时间:2021-12-31 08:46
  放牧是草原利用的主要方式,但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和过度放牧利用,约90%以上的草地出现不同程度地退化,因此,从放牧强度、放牧时间和放牧方式的角度对放牧管理技术进行优化势在必行。休牧是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内外草原管理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我国还未见对休牧的研究报道。因此,建立基于草地可持续利用的植被高度或者生物量水平上的休牧研究,对完善可持续放牧利用技术体系,提高草地和家畜的生产能力并改善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的无芒雀麦改良草地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至2017年的放牧季(每年的6月15日至9月15日)开展;将放牧季划分为三个季节:春季(S1,6月15日至7月15日),夏季(S2,7月15日至8月15日)和秋季(S3,8月15日至9月15日);根据牧后剩余量法确定可持续利用水平,利用放入—取出方法(Put and take stocking)调控放牧绵羊数量,使牧后剩余量控制在预设值。试验处理为:以持续放牧(CG,3个季节均放牧)为对照,设置了春季休牧(R1;S1休牧,S2和S3放牧)、夏季休牧(R2;S2休牧,S1和S3放牧)和秋季休牧... 

【文章来源】: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短期休牧对无芒雀麦改良草地植被和家畜生产的影响机制


自由放牧家畜从草地中获得营养物质并将其最终转化为生产净能的主要过程

植被图,采食量,家畜,草地


甘肃农业大学2019届博士学位论文5该曲线在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管理者可以通过对草地的植被状况的监测来预测放牧家畜的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从而及时采取管理措施,促进草地和家畜生产性能的提高。在该曲线中,绵羊的采食在营养制约和非营养制约之间转换时所对应的草地状况指标(即阈值),是管理草地的重要依据。Hodgson(1977)的研究发现,在三叶草和禾本科牧草的混播草地中,持续放牧处理中成年放牧绵羊的采食量开始受到草地非营养制约的牧草现存量为1960±236kgDM/ha。阈值的变化可能与植物群落结构的不同有关(AlldenandWhittaker,1970),但也有研究发现,草地的现存量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动时,绵羊采食量变化不大(Dickhoeferetal.,2016),这可能是因为在现存量较低时,绵羊可以通过采食地上部分所有的植物,甚至是植物的地下部分,或者是改变采食策略(如增加放牧时间),来弥补因现存量不足而造成的采食量降低。1.1.2.2采食组分绵羊的采食有很强的选择性,草地可提供牧草营养品质与其实际摄入的营养品质有很大区别(O"ReagainandMcMeniman2002;Spedding,1965),通过可提供牧草的营养品质来预测绵羊的营养摄入不够准确,故需要从绵羊日粮组成的角度研究其营养摄入。研究绵羊日粮组成的方法主要有:直接观察法、牧草采食法、瘘管法、显微技术等,对于这些方法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已做了详细的评述(DoveandMayes1991;Gordon,1995;汪诗平,1995)。近些年来逐渐兴起的饱和链烷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林立军,2006);饱和链烷是植物表皮蜡质层内由不同碳原子数量组成的一系列图1-2家畜采食量与草地植被状况的关系(Weston,1996)Figure1-2Therelationshipbetweenvegetationconditionandpastureintake(Weston,1996)

绵羊,休息时间,牧草,草原


??阅芙档汀?RC(1975)研究发现,放牧山羊的轻度活动可使其对代谢能(ME)需求增加25%;在丘陵、半干旱牧场放牧,对ME的需求增加50%;在植被稀疏的草场或山地高强度放牧,代谢能需要量甚至要提高75%。Animutetal.(2005)将步数作为绵羊在放牧条件下行走距离的指标,发现绵羊步行距离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增加。Linetal.(2011)发现绵羊在放牧时每天行走的距离介于4.6千米到6.7千米,随放牧率的增加,绵羊的休息时间减少、采食时间增加,从而弥补因现存量降低而导致的采食量的下降,这造成了绵羊用于维持需要的能量的增加(如图1-3牧草配给量对中国内蒙古典型草原放牧绵羊7月至9月白天放牧时间和休息时间的影响(Linetal.,2011)Figure1-3Effectofherbageallowance(HA)onthegrazingandrestingtimeduringdaylightofsheepintheInnerMongoliansteppe,China,fromJulytoSeptember(Linetal.,20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Chinese grasslands—issues and knowledge[J]. David KEMP,Guodong HAN,Fujiang HOU,Xiangyang HOU,Zhiguo LI,Yi SUN,Zhongwu WANG,Jianping WU,Xiaoqing ZHANG,Yingjun ZHANG,Xuyin GONG.  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01)
[2]华北农牧交错带不同放牧强度绵羊食性研究[J]. 刘贵河,葛剑,李军,刘春阳,张英俊,汪诗平.  草地学报. 2017(04)
[3]N、P添加对羊草割草场土壤养分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J]. 代景忠,卫智军,闫瑞瑞,乌仁其其格,辛晓平,刘文亭.  中国草地学报. 2016(02)
[4]适宜中国草都紫花苜蓿安全越冬的理论和技术[J]. 孙洪仁,刘琳,邵光武,曾红,刘江扬.  中国奶牛. 2015(Z4)
[5]Estimation of herbage intake and digestibility of grazing sheep in Zhenglan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by using n-alkanes[J]. Changqing Li,Alatengdalai,Shuyuan Xue,Atsushi Tajima,Naoto Ishikawa.  Animal Nutrition. 2015(04)
[6]草地产草量快速调查技术[J]. 阴倩怡,高婷婷,刘鸿芳,魏椿萱,王虎成.  草业科学. 2015(03)
[7]不同放牧强度下温性草甸草原土壤生物性状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J]. 谭红妍,闫瑞瑞,闫玉春,陈宝瑞,辛晓平.  中国农业科学. 2014(23)
[8]不同草原类型天然牧草生长发育气象条件分析[J]. 孙志强,孙志刚,杨俊远.  内蒙古气象. 2011(04)
[9]内蒙古三种草地植物群落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水热条件的关系[J]. 常骏,王忠武,李怡,韩国栋.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10]放牧生态系统家畜牧食行为研究进展[J]. 丁路明,龙瑞军,郭旭生,尚占环.  家畜生态学报. 2009(05)

博士论文
[1]放牧与菌根真菌影响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的机制研究[D]. 杨鑫.中国农业大学 2018
[2]不同放牧方式对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碳固持的影响机制[D]. 陈文青.中国农业大学 2015
[3]大型草食动物采食对植物多样性与空间格局的响应及行为适应机制[D]. 王岭.东北师范大学 2010
[4]载畜率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D]. 王忠武.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不同休牧时期对羊草草原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D]. 陶金山.甘肃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59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3559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2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