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金融 监管 法律问题 余额宝 完善路径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指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依托互联网技术平台,具有互联网精神,以实现资金融通为目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而互联网金融监管则是指以政府为主要监管主体,行业自律组织、互联网金融企业为辅助监管主体,依据一定的监管规则,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以及监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余额宝的产生为导火索,我国互联网金融呈现了“井喷式”的发展,随之出现了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投资准入门槛低、收益相对较高等优点,一经产生便受到了巨大欢迎。其使普通百姓成为投资、理财的主体,推动了大众化金融启蒙教育。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监管。然而,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制度主要是沿用传统金融监管制度,已经不能对互联网金融这种新兴金融模式进行有效监管。特别是传统金融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已经不能对互联网金融“混业性经营”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具体法律问题,同时借鉴国外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先进经验,提出监管路径,能够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余额宝作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代表性模式之一,本质是一种互联网货币市场基金。其开创了互联网基金直售模式,是对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一种发展。然而,余额宝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一方面,余额宝存在着流动性风险、技术安全风险等风险。另一方面,余额宝的监管执法主体不协调、企业监管与行业自律机制缺乏。而我国现行的监管制度不能对余额宝进行有效监管。因此,加大余额宝监管执法主体协调规则的微观构建力度、确立余额宝经营企业及行业自律机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监测余额宝的运行、转变余额宝的监管体制十分必要。本文内容,除绪论和结论外,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基本理论。首先,对互联网金融进行了界定,包括互联网金融的概念、模式,以及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三个方面。其次,在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内涵和监管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包括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立法现状和监管实践现状、以及监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本部分重点论述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监管体系不完善、风险防范规则微观构建不足、互联网金融企业监管与行业自律机制缺乏。第三部分,论述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域外借鉴。分析了美国、欧盟、日本三个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点,得出了其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启示,即优化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分工合作、优化投资组合、金融监管体制要与时俱进、规范市场退出机制、借鉴传统金融监管制度。第四部分,分析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路径。主要包括确立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和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具体路径两部分。首先,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守创新与规范并重的原则、一致性原则、宏观指导与微观规制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具体路径,包括完善监管体系、加大风险防范规则的微观构建力度、确立企业监管与行业自律机制三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雄文;;对《互联网新闻开放协议》的著作权法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09期
2 张楠;;互联网管制下的新疆[J];南风窗;2009年22期
3 江胜尧;;论互联网发展态势与党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J];理论月刊;2013年02期
4 高恩新;;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以几起网络公共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9年04期
5 刘锐;;互联网对城市“蚁族”的增权作用:以“京蚁”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7期
6 赵晓力;;简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J];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04期
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J];电力信息化;2006年01期
8 ;互联网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J];新闻导刊;2000年06期
9 ;刘云山: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和重点新闻网站建设[J];思想工作;2007年04期
10 ;“阳光中国”对违法药商们的“曝光”战[J];兵团建设;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宏纲;陆余良;;基于二元切分的互联网新闻主题词自动提取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辛启军;;网络政治视野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A];宜春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李鑫;2008年互联网成为美国第二重要新闻媒体[N];中华新闻报;2009年
2 赵志疆;互联网时代的惊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3 记者 郭丽君;提供文明服务 创建和谐网络[N];光明日报;2006年
4 ;黑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审批备案规定[N];黑龙江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欧阳洪亮;执政者应接受互联网挑战[N];人民代表报;2007年
6 通讯员 吴江波 记者 谢胜斌;加强互联网宣传管理 构建和谐网络家园[N];人民邮电;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玉其;互联网能否“颠覆”电视的地位[N];通信信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明四新 刘泳君;中国互联网呼唤阳光绿色[N];中华新闻报;2006年
9 胡汇;上海193人首获“互联网新闻与信息编辑”专业证书[N];中华新闻报;2007年
10 刘建慧;互联网要把握好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N];中华新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温源;互联网文本信息挖掘与个性化推荐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崇崇;互联网信息存储检索优化及推荐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杨帅;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6年
3 赵山利;互联网金融与风险投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4 许莹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监管政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5 洪艳艳;中国银行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6 朱祥;基于互联网新闻服务的移动端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贾佳;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翔;互联网新闻媒体垂直专业优的转型探索[D];内蒙古大学;2015年
9 崔城镇;通过互联网的时装销售应用范围与应用可行性方案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李军晶;视觉奥运[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86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18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