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反贫困的政治学—对新中国反贫困政策变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13:09

  本文关键词:反贫困的政治学—对新中国反贫困政策变迁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反贫困政策 反贫困政治解读 中国政治发展


【摘要】:贫困问题一直是国家发展绕不开的现实存在。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已走过68年峥嵘岁月,这段岁月即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社会主义的奋斗史,也是党反贫困的斗争史。历史总是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于是,本文尝试对中国反贫困政策史进行政治学解读,以挖掘中国反贫困政策的政治逻辑,并在反贫困政策历史发展中探寻中国的政治发展路径。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综述。研究综述主要基于部分重要文献,从反贫困理论与政策两个纬度对其做出类型学梳理与分析。第二章中,笔者建构了一个分析框架,以实现对反贫困政策的政治解读。分析框架的构建则是借鉴了政治系统论。中国共产党对权力、执政地位、国家治理的政治价值认识构成了政治系统里的“软件系统”,政策实施需要借助的政治体制、政策工具则是政治系统里的“硬件系统”。受政治价值决定的反贫困政策通过“硬件系统”付诸实践,实践的政治绩效输出政治系统,并反过来影响政治主体价值选择。文章第三部分为中国反贫困政策历史的内容梳理。文章中,笔者将近70年的反贫困史分为三个时间段:1949-1977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反贫困;1978-2000改革开放时期的反贫困;2001-至今,全面建成小康时期的反贫困。第四章,通过分析框架对第三章反贫困政策的历史内容做具体的政治学解读。“软件系统”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从片面理解社会主义,发展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建设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这个价值观在今天,进一步演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硬件系统”中贫困政策体制机制日臻完善,反贫困政策部门日渐专门化,政策工具选择走向了价值理性、工具理性、制度理性的统一。政策绩效方面,国家反贫困政策走向全面化以获取合法性认同;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公民身份得以实现;政府认同与公民身份实现是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内容。最后,在政治解读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国政治发展逻辑的探寻。论文第五章,笔者对未来中国反贫困政策会遇到的问题做出简要讨论,并以此展望中国反贫困政策前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126;D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志祥;;美国的贫困问题与反贫困政策述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何慧超;;美国和欧洲国家反贫困政策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民政;2008年09期

3 邢方;;对现行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几点思考[J];新视野;2006年01期

4 赵慧珠;;如何突破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瓶颈[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王晓敏;;浅议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反贫困政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5期

6 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黄英君;苗英振;蒋径舟;;我国政府反贫困政策回顾、反思与展望——基于社会资本投资的视角[J];探索;2011年05期

8 王卫民;论特困少数民族人口的特征及反贫困政策的优化——对云南调查的几点分析[J];民族研究;1993年01期

9 赵群;;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的主流[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S1期

10 张平;中国城市贫困的现状、原因和反贫困政策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庞文;;城市反贫困政策与贫困群体的能力建设[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毕红静;关于反贫困问题的思考[N];吉林日报;2013年

2 李军;反贫困政策及法规的制定[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3 魏后凯邋邬晓霞;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国家反贫困政策(下)[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小溪;迈向有尊严的全球反贫困政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毕红静 马世硕;为贫困农民搭建脱贫“跳板”[N];吉林日报;2013年

6 本版编辑邋张锐 姚洋;减贫是场持久战[N];中国财经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凯峰;我国农村贫困、收入分配和反贫困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葛音;社会贫困问题与政府反贫困政策[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佳萍;反贫困的政治学—对新中国反贫困政策变迁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

2 杨翔军;基于资产建设理论视角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3 王曼;北京市老年群体的反贫困政策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罗骥;论里根政府的反贫困政策[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袁子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家庭反贫困政策及其效果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6 张欣欣;美国的老年反贫困政策及其缓贫效果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7 姚中云;资产建设理论视域下的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评析[D];苏州大学;2009年

8 胡爱文;美国贫困线及其反贫困政策研究:195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任栋;社会资本视角下政府反贫困政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田茂海;农村反贫困政策综合绩效评价及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85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85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