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本文关键词:自媒体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摘要】: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更多的挑战,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加强并深入研究自媒体时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对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取得新发展,解决马克思主义面临的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论文分五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及意义;总结了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理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概括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自媒体时代意识形态安全的相关概述。首先,对自媒体的涵义、自媒体的特点及自媒体时代的形成进行论述。其次,论述意识形态的内涵、意识形态安全概念的历史追溯及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最后,分析了自媒体与意识形态安全的关系。第三章,自媒体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相关理论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安全理论是自媒体时代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理论基础。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意识形态安全是政治安全的首要内容,经济安全的前提条件,文化安全的内在要求,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抵御西方渗透的重要屏障。第四章,自媒体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挑战。自媒体时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领域发生新变化:意识形态发展的环境条件改变、意识形态安全理论得到新发展、意识形态传播特点出现新变化、大众舆论监督有了新趋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效果受到限制;国家对社会舆论的监管难度增大。第五章,自媒体时代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要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结合、自上而下的灌输同自下而上的认同相结合的原则。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加大我国网络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强自媒体平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整合功能。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有效性,必须推进新媒体同旧媒体深度融合,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表达形式,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同自媒体的互播相结合。提高国家对社会舆论监管的能力,必须加强对网民的网络责任意识教育,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对自媒体平台舆论的监测预警机制,培育引导自媒体平台舆论的专业意见领袖,建立健全对自媒体平台舆论监管的法律法规。自媒体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与趋势,仅仅依靠传统的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yN;;意识形态安全:政治安全的灵魂[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耿国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的理论视域——冷战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何林;;论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4 韩玉霞;;全球化背景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12期
5 刘冬;高彩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中的作用[J];学理论;2009年09期
6 莫岳云;周云;张青红;;西方的渗透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耿国华;;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理念[J];求索;2009年11期
8 王岩;茅晓嵩;;“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J];政治学研究;2009年05期
9 莫岳云;;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构建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战略[J];湖湘论坛;2010年04期
10 余喜;;我国政治意识形态安全机制初探[J];理论界;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美丽;;微博客境遇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建设探索[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王熙;;新自由主义的当代特征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林;加强机关党建工作 确保意识形态安全[N];西藏日报(汉);2014年
2 何怀远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部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筑牢意识形态安全的全球屏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樊和平;伦理道德问题影响意识形态安全[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 王岩;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路径[N];光明日报;2014年
5 崔文佳;意识形态安全是做学问的底线[N];北京日报;2014年
6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首席专家 赵惜群;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N];湖南日报;2013年
7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辽宁;意识形态安全:挑战与应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记者 泽央;全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隆重召开[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9 整理 本报记者;筑牢人民心中的长城[N];人民日报;201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 李慎明;做人要做这样的人[N];光明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兴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张博;现代传媒条件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仲崇东;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邓国林;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5 刘东浩;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6 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批判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韩健鹏;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新变化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与对策[D];吉林大学;2012年
8 赵付科;当代中国政权稳定问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其波;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成乐;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勇军;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4 张弘;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石磊;新形势下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曲鸿涛;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7 周玲;中国后发式现代化进程中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8 曹年开;全球化视野中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探析[D];渤海大学;2015年
9 吴迪;互联网时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009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30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