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司法路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犯罪的司法路径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时至今日,中国互联网走过了 22个年头,网络在扮演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介,构筑基本的生活和工作平台的同时,也因其本身犯罪成本低、收益大等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催生为犯罪的对象、手段和平台。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成为当前网络犯罪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有效发挥刑法对网络犯罪的处置功能,以期建立良性的网络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主题。然而,由于我国刑法学的领域向来注重应然层面的规范刑法学的研究,而忽视了实然层面的刑法规范的运作实践的研究,使得即使出台了九部刑法修正案——膨胀式的刑法条文仍然不能有效应对网络犯罪等新生犯罪。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路径的重点应该是以司法为主导,即网络犯罪的司法路径的研究,而网络犯罪的司法路径的完善首先需要面对的问题是网络犯罪在规范刑法学体系下的概念界定问题。即在明确网络犯罪罪质的前提下,对网络犯罪的特征进行规范刑法学意义上的界定,进而提出纯正的网络犯罪与不纯正的网络犯罪的实用分类。继而反观我国刑法对网络犯罪问题的应对路径,梳理出主张转变传统刑法理论的纵向解释路径、以法益保护为核心的横向立法路径和力推法官衡量释法的能动化司法路径。但前两条应对路径并未注重对网络犯罪类型的准确透视,未能注意到转变传统刑法理论的成本性和现有网络犯罪立法体系的完善性,更未能注意到当前众多的问题本质上属于刑法的运作实践问题,所以亦未能有效地解决当前愈发严重的网络犯罪问题。故笔者以司法中心主义为研究视角,正视法官群体在裁判案件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定位,重视法官在刑法规范的解释和案件事实的类型化解构功能。通过对网络犯罪的类型化分析,明晰司法实践中对网络犯罪领域的迫切需求,使得理论研究与司法需求相衔接,提升理论研究对司法的指导意义,发挥法官对刑法规范和案件事实的调和作用,进一步更好地实现网络犯罪的惩治与预防,推动犯罪治理之路在网络空间得到更好的发展。具体而言,网络犯罪问题只是传统犯罪在网络时代的时代转型问题,所以仍应以传统犯罪理论为中心,以危害衡量理论为标尺,对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的关系作传统犯罪可涵摄的网络犯罪类型、发生量变的网络犯罪类型和发生质变的网络犯罪类型的类型划分。通过对网络犯罪司法路径的重新检视,最后提出在司法理念、司法解释思路、网络犯罪类型化式库以及网络犯罪司法路径保障等方面的全新思路,以求制定行之有效的网络犯罪司法路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书文;“刑法规范之模糊性”探源[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莫晓宇;空白刑法规范的机理、功能及立法安排分析[J];社会科学家;2004年02期
3 莫晓宇;空白刑法规范的机理、功能及立法安排分析[J];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4 钊作俊;刑法规范的品质及其机能[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杨凯;;论刑法规范法定原则[J];文史博览;2006年10期
6 张训;;论刑法的生成——以刑法规范的正当性为中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5期
7 高军东;;浅析不明确刑法规范的合宪性推定[J];法学杂志;2011年12期
8 林建云;;刑法规范模糊性的释明——以刑法的实质解释为原则[J];企业导报;2013年08期
9 康均心;也淡我国刑法规范中规定的犯罪人的特定身份——与邓万飞同志商榷[J];法学探索.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10 杨书文;刑法规范的模糊性与明确性及其整合机制[J];中国法学;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靖;孟岩;;我国环境保护刑法规范评析[A];生态文明的法制保障——2013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汤啸天;;经济全球化之下的犯罪类型及发案量变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游伟;重申刑法规范的明确性[N];检察日报;2010年
2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游伟;刑法规范解释不只是技术问题[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徐海光;另辟蹊径:第三方认证服务规避网络安全漏洞[N];人民邮电;2014年
4 徐连宗邋特约记者 齐明宇;武警上海总队封堵网络安全漏洞[N];解放军报;2007年
5 记者夏冠男 李金红;网络“白帽子”游荡正邪之间[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6 刘春胜 肖治庭;网络漏洞——信息战的攻击点[N];解放军报;2000年
7 肖扬;网络安全漏洞日益显现[N];金融时报;2003年
8 ;网络安全漏洞数量急剧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范毅波;合璧连珠[N];网络世界;2000年
10 ;高性能 H.323 VoIP 管理[N];计算机世界;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怯帅卫;定罪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李建平;面向异构数据源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林平;网络流量的离线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树光;网络犯罪的司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林建云;刑法规范的模糊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谭丹丹;论空白刑法规范的解释[D];湘潭大学;2015年
4 李衡;刑法规范结构分析[D];四川大学;2005年
5 夏建勇;刑法规范的本体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利青;集会权的刑法规范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0年
7 古家鹏;洗钱罪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陆国杰;探讨「公共领域」网络中构成的可能性[D];苏州大学;2015年
9 陈晓忱;某电力分公司网络改造方案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10 宗华;深圳联通网络安全漏洞反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D];云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53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353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