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遗忘权
发布时间:2017-04-09 19:15
本文关键词:论被遗忘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Web2.0、数字化技术以及信息存储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公民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促使公民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极大的变革。公民在网络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将大量的个人或他人的信息公开发布至网络,而网络虚拟空间将这些信息永久的保存,使得网络数位记忆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这无疑将会对公民将来的生活带来潜在的损害。尤其是个人负面信息的永久保存,将导致公民个人被过去的信息所拖累,阻碍其人格的自由发展以及追求其想要的生活。因此,欧盟提出被遗忘权,希望通过该项权利的设置,消除个人网络公开信息被永久保存对个人人格自由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2012年1月25日,欧盟委员会在《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个人数据处理和自由流动的保护规则》的建议书中提出被遗忘权。2014年3月12日,欧洲议会全体投票会议上,《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个人数据处理和自由流动的保护规则》获得多数投票予以通过。2014年4月13日,欧盟最高法院做出被遗忘权的支持判决。至此,被遗忘权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本文以被遗忘权的产生为切入点,分析被遗忘权的概念和本质、界定被遗忘权的主体、客体、内容以及行使和限制条件,在通过对欧盟和美国对被遗忘权的立法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今个人网络公开信息的保护现状,指出被遗忘权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并提出被遗忘权对我国立法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被遗忘权 人格权 个人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1 被遗忘权的产生9-16
- 1.1 被遗忘权的产生9-10
- 1.2 被遗忘权的产生基础10-16
- 1.2.1 被遗忘权产生的现实基础10-13
- 1.2.2 被遗忘权产生的理论基础13-16
- 2 被遗忘权的基本要素16-26
- 2.1 被遗忘权的概念16-17
- 2.2 被遗忘权的本质17-19
- 2.3 被遗忘权的构成19-23
- 2.3.1 被遗忘权的主体19-21
- 2.3.2 被遗忘权的客体21-22
- 2.3.3 被遗忘权的内容22-23
- 2.4 被遗忘权的行使和限制条件23-26
- 2.4.1 被遗忘权的行使23-24
- 2.4.2 被遗忘权的限制24-26
- 3 欧盟和美国对于被遗忘权的立法比较研究26-35
- 3.1 欧盟对于被遗忘权的立法实践26-31
- 3.1.1 《个人信息保护一般规则》的提出背景27-29
- 3.1.2 新规则与1995年个人信息保护指令比较29-30
- 3.1.3 对被遗忘权的质疑与评析30-31
- 3.2 美国的情况31-34
- 3.2.1 被遗忘价值保护31-32
- 3.2.2 言论自由与被遗忘权的价值冲突32-33
- 3.2.3 美国对被遗忘权的部分接受33-34
- 3.3 被遗忘权背后的欧美博弈34-35
- 3.3.1 欧美对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不同34-35
- 3.3.2 国家利益是导致欧美对被遗忘权态度差异的根本原因35
- 4 国外被遗忘权立法对我国的启示35-40
- 4.1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现状36-38
- 4.1.1 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36-37
- 4.1.2 个人信息保护存在的问题37-38
- 4.2 被遗忘权对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必要性38
- 4.3 被遗忘权对我国立法的借鉴38-40
- 4.3.1 建立被遗忘权的立法保护39
- 4.3.2 给予未成年人适度保护39-40
- 4.3.3 对国家公务人员进行必要的限制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以及研究成果44-45
- 后记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利明;;论网络环境下人格权的保护[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金荣标;叶高;叶家红;;个人信息权保护的法理基础[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王归超;;个人信息保护模式的国际借鉴和建议[J];金融经济;2013年06期
4 郑文明;;互联网时代的“数字遗忘权”[J];新闻界;2014年03期
5 彭支援;;被遗忘权初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王利明;;隐私权的新发展[J];人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郑文明;;个人信息保护与数字遗忘权[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05期
8 吴飞;;名词定义试拟:被遗忘权(Right to Be Forgotten)[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咏婕;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常乐;个人信息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被遗忘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9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594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