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12 17:15

  本文关键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前,个人所得税已经在全球范围里被大部分的国家所运用,特别是西方的些处于发达行列的国家和地区,这一税种在当地税制结构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持续深入,人均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决定了个人所得税已成为了最具潜力和发展前途的税种之一。它对于调节收入分配、公平税负、增强纳税意识、保证财政收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实况为基础,制定和形成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体现公平公正基本原则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不只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健全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任务,而且是当前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进程的必然要求。对于社会收入分配来说,个人所得税可以被看做是优化社会财富结构、减少不同个体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的一项重要的工具,可以看作是这一领域的“稳定器”,在历史进程中越来越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对象。自从改革开放开创了我国社会经济新局面,社会经济总水平的提升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快速优化,同时也导致了居民个人的收入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主要是行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较快,而且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历史经验表明,任何一个国家,对其贫富差距都有一个承受限度,若超出一定的限度,就会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威胁,因此,必须加以调整,使社会财富分配公平一些。近年来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收入差距的宏观调控,但由于个人收入属于不可侵犯的私人财产,因此只能采取一种较温和的办法,即征税,通过税收制度来影响分配。 本文主要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现状分析及税收公平理论,总结出了个人所得税制度和征管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即:法律体系不完善、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征收手段存在缺陷和个人收入调控体系不健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评析了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缺陷,并从理论与实践中提出了对策。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绪论”为本文的第一部分。简要阐释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及基本框架、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部分是关于个人所得税的概述。结合国内外关于个人所得税的理论对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的理论体系、作用及特点开展全面的阐述和讨论。第一小节个人所得税的内涵及历史演变。第二小节分析了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凸显社会公平;第二,更新纳税意识,形成义务观念;第三,拓展财富聚拢途径,提高财政收入保障。第三小节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在征收中应用分类原则;第二,兼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第三,在费用扣除额方面幅度较大;第四,实际计算过程非常简便;第五,在征纳方法方面兼用课源制和申报制。 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对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较为全面地提炼出这一领域存在的问题及亟需解决的弊端,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弊端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体现在法律体系不健全;公民纳税意识淡薄;征收手段存在缺陷;个人收入调控体系不健全。 第四部分是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对策及建议。针对论文第三章提出的问题,结合第二章的理论,提出优化、完善我国纳税服务体系的改进措施及建议。包括:(1)推进个人所得税的改革;(2)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3)适当提高征收的起征点;(4)强化家庭纳税单位意义;(5)加强和改善税法宣传教育;(6)推进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建设。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税制 征管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15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2-13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12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14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13
  •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框架14
  • 1.4 研究方法14-15
  • 1.4.1 文献分析法14-15
  • 1.4.2 举例说明法15
  • 1.5 论文的创新点15
  • 第2章 个人所得税概述15-20
  • 2.1 个人所得税的内涵及历史演变15-16
  • 2.2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16-18
  • 2.2.1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凸显社会公平16-17
  • 2.2.2 更新纳税意识,形成义务观念17
  • 2.2.3 拓展财富聚拢途径,提高财政收入保障17-18
  • 2.3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点18-20
  • 2.3.1 在征收中应用分类原则18
  • 2.3.2 兼用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18
  • 2.3.3 在费用扣除额方面幅度较大18-19
  • 2.3.4 实际计算过程非常简便19
  • 2.3.5 在征纳方法方面兼用课源制和申报制19-20
  • 第3章 个人所得税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20-28
  • 3.1 法律体系不健全20-23
  • 3.1.1 整体体系不够完善20
  • 3.1.2 按月计征周期设计的科学性不够20-21
  • 3.1.3 费用扣除标准不尽合理21
  • 3.1.4 课税所得范围不全面21-22
  • 3.1.5 税制设计存在诸多欠缺22-23
  • 3.1.6 税收优惠政策不规范23
  • 3.2 公民纳税意识淡薄23-24
  • 3.3 征收手段存在缺陷24-26
  • 3.3.1 个人申报纳税制度不完善24
  • 3.3.2 双定征收存在漏洞24
  • 3.3.3 分类所得税模式不够合理24-25
  • 3.3.4 税务部门征管信息不畅、征管效率低下25-26
  • 3.3.5 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质量不高26
  • 3.3.6 对偷逃个人所得税的处罚不力26
  • 3.4 个人收入调控体系26-28
  • 第4章 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对策建议28-38
  • 4.1 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28-29
  • 4.1.1 改分类所得税制为分类、综合的混合税制28-29
  • 4.1.2 提高征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水平29
  • 4.1.3 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与配合29
  • 4.2 加强个人所得税征管29-32
  • 4.2.1 增强源头控制,防控税款流失29-30
  • 4.2.2 拓宽征管途径,凸显执法效果30-31
  • 4.2.3 实行双向申报制度31
  • 4.2.4 加强执法刚性,严厉惩处偷逃税行为31
  • 4.2.5 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31-32
  • 4.2.6 完善个人收入调控体系,促进收入分配公平32
  • 4.3 适当提高征税的起征点32-33
  • 4.4 强化家庭纳税单位意义33-34
  • 4.5 加强和改善税法宣传教育34-35
  • 4.5.1 加强税务机关和媒体之间的合作34
  • 4.5.2 促使专门的税法教育和公民普法教育有效结合34
  • 4.5.3 发挥榜样的带头纳税示范作用34-35
  • 4.6 推进个人所得税相关法律建设35-38
  • 4.6.1 健全相关立法35-36
  • 4.6.2 政府在个人所得税调控工作中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36-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晓丹;对个人所得税征收问题的探讨[J];商业研究;2004年14期

2 王军;;关于新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下强化征管的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7期

3 刘嗣明;郭晶;;党的收入分配理论体系的创立历程及十七大的新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4 杨鑫;;浅议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06期

5 杨海燕;试论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李乾杰,范亚菊;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向贤敏,赵欣;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05期

8 叶媛秀,彭素琴;关于个人所得税现状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3年10期

9 李君安;张军容;;关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J];经济师;2010年10期

10 胡明明;;浅析我国个人所得税[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强;福建省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左亚林;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3 王春萍;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及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志峰;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茂松;我国个人所得税流失的法律对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01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3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