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农村人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历史转变。《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出台,为今后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的规划,更加体现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科学理念。因此结合《规划》的指导思想,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和传统城镇化的差异分析,从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基本观点出发,以经典经济理论为支撑,从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互动视角,提出了农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主体地位的基本判断,深入论述了农民生活就业转移、农民土地制度变迁、农民公共服务普惠以及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作用。 新型城镇化的实质是“人的城镇化”,其科学的发展理念贯穿“以人为本”、“包容开放”、“公平正义”等重要思想,因而强调上下互动的动力模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在农民主体这个视角下,纵观以美、日、韩为代表的发多国家和以上海、苏锡常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农民始终充当着城镇化的主体,自由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是实现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农民是扩大内需的主要力量、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农民为主体的城镇化是破解二元体制的重点,这样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也有利于节省投资成本、促进产业多元化,加速国家现代化进程。传统城镇化所造成的问题与矛盾,主要是政府对城镇化本质理解错位,忽略“以农民为本”;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造成农民在产业空间就业受阻;城乡二元制度排斥农民进入城镇,造成城乡分离的二元的体制制度;现行的土地制度损害农民的财产权,阻碍农民带着土地资产进城;政府管理体制缺陷阻碍农民参与城镇管理;以行政推动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农民排除在外,排斥市场行为,造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因此,在确立农民主体地位方面,要坚持“以农民为本”,大力发展中小城镇,构建城镇体系,降低农民的进城成本;弱化行政干预,释放市场活力,使农民积极自主的进行城镇建设;改革土地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变革户籍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转移;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发展社会组织吸引农民参与城镇治理,实现城镇治理多元化发展。 综上,本文在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经验借鉴和目前我国城镇化思路矛盾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互动视角,提出确立农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主体地位基本判断。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体现城镇化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提升新型城镇化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农民 主体 新型城镇化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D4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问题的提出9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9-1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10-12
- 1.3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2
- 1.3.1 选题的理论意义12
- 1.3.2 选题的现实意义12
- 1.4 选题的基本内容12-14
- 1.4.1 主要观点12-13
- 1.4.2 重点与难点13
- 1.4.3 创新和特色13-14
- 1.5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14-15
- 1.5.1 研究思路14
- 1.5.2 研究方法14-15
-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相关理论15-20
- 2.1 新型城镇化定义以及相关知识15-17
- 2.1.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定义15
- 2.1.2 城市发展各历史阶段的主要特征15
- 2.1.3 城镇化模式15-16
- 2.1.4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城镇化的动力机制16-17
- 2.2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17-20
- 2.2.1 城镇化发展理念不同17-18
- 2.2.2 城镇化发展动力不同18
- 2.2.3 城镇化发展方式不同18
- 2.2.4 城镇化发展空间结构不同18-20
- 第三章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内外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0-30
- 3.1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外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0-25
- 3.1.1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美国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0-22
- 3.1.2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日本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2-24
- 3.1.3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韩国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4-25
- 3.2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内部分城市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5-28
- 3.2.1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苏锡常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5-26
- 3.2.2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上海市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6-27
- 3.2.3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成都双流县城镇化进程及其实践经验27-28
- 3.3 农民主体视角下的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综述28-30
- 第四章 农民在实现新型城镇化中基本地位和作用30-36
- 4.1 农民是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动力30-32
- 4.1.1 农民是城镇化投资积累的重要力量30-31
- 4.1.2 农民是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31
- 4.1.3 农民为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奠定基础31-32
- 4.2 以农民为主体的城镇化是破解二元体制的重点32-33
- 4.2.1 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一体化32
- 4.2.2 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32-33
- 4.2.3 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33
- 4.3 以农民为主体的城镇化有利于节省投资成本促进产业多元化33-34
- 4.3.1 有利于节省建城成本33-34
- 4.3.2 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34
- 4.4 以农民为主体有利于实现国家现代化34-36
- 第五章 传统城镇化进程中造成的问题与矛盾36-41
- 5.1 对城镇化本质理解错位,忽略“以农民为本”36
- 5.2 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农民在产业空间就业受阻36-37
- 5.3 城乡二元制度阻碍农民进入城镇37-38
- 5.4 土地制度阻碍农民带着“土地资产”进入城市38
- 5.5 政府管理体制缺陷阻碍农民参与城镇管理38-39
- 5.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排斥“市场行为”39-41
- 第六章 确立和加强农民主体地位的思路和建议41-48
- 6.1 坚持“以农民为本”的原则41-42
- 6.2 构建城镇体系,降低农民进城成本42-43
- 6.3 弱化行政干预,释放市场活力43-44
- 6.4 改革土地制度,,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44-45
- 6.5 变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民自由流动45
- 6.6 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吸引农民参与城镇管理45-48
- 结语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3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强;王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2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3 高宇;;关于河南新型城镇化理论与现实依据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17期
4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5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6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12期
7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8 王柄根;;新型城镇化猜想[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9 杨阳;;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10 刘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变[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建设新型城镇化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省社科院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莅平[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宣传工作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鼓与呼[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倾心倾力有声有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张通要求 强力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出台[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努力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3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王永泽;济南市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域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农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3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3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