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7-05-06 10:05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目前学术界存在的普遍观点是,系统化的方法论架构尚未形成,与建立在片面的社会哲学基础上的理解方法论和实证方法论相比,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是以全面而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试图通过对一系列具体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的分析来探寻融合理解方法论和实证方法论、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的有效途径,最终形成一套能够有效消弭社会科学方法论内在冲突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建构。 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社会科学方法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现状的文献梳理。从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通过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概念梳理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现阶段研究成果的简单概括将社会科学方法论所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能否消弭这一矛盾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特征以及基本原则等。第三部分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如何实现理解方法论和实证方法论的融合做了系统细致的分析,着眼于运用理解方法论的解释性理解与实证方法论的因果性说明的概念来构筑整个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分析架构。第四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思考。着重强调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创造性的开放体系,并就处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应如何准确把握适应中国社会现实状况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做了试探性的讨论。 总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就是构筑于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内,本文探索性的建构是以社会科学方法论传统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马克思主义有关于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现实构筑起来的,,对于整个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 实践 社会科学方法论 解释性理解 因果性说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7
  • 1.1 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2-14
  • 1.1.1 问题研究的背景12-13
  • 1.1.2 问题研究的意义13-14
  • 1.2 社会科学方法论概述14-19
  • 1.2.1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定义14-16
  • 1.2.2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16-17
  • 1.2.3 社会科学方法论发展的历程17-19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9-20
  • 1.3.1 研究思路19-20
  • 1.3.2 研究方法20
  •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文献考察20-27
  • 1.4.1 关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文献梳理20-23
  • 1.4.2 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文献梳理23-27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27-34
  •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27-30
  •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的本体论27-28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的认识论28-29
  • 2.1.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29-30
  • 2.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内涵30-31
  • 2.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特点31-32
  • 2.4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32-34
  • 第3章 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内容建构的视角34-49
  • 3.1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34-37
  • 3.1.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面向实践34-35
  • 3.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概括实践35-36
  • 3.1.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回归实践36-37
  • 3.2 马克思主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37-42
  • 3.2.1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37-38
  • 3.2.2 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38-39
  • 3.2.3 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39-40
  • 3.2.4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原则40-42
  • 3.3 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研究方法42-44
  • 3.3.1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与社会矛盾研究方法42-43
  • 3.3.2 矛盾的特殊性与社会矛盾研究方法43-44
  • 3.4 马克思主义社会过程研究方法44-47
  • 3.4.1 人类社会的过程性与社会过程研究方法44-45
  • 3.4.2 社会历史过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45-46
  • 3.4.3 社会过程研究的具体方法46-47
  • 3.5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体研究方法47-49
  • 3.5.1 人的主体性与社会主体研究方法47
  • 3.5.2 人的本质与社会主体研究方法47-49
  • 第4章 结束语49-53
  • 4.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创造性的开放体系49-51
  • 4.2 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评价51-53
  • 参考文献53-57
  • 后记57-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杨镜江;论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3 王伟光;简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基本原则[J];北京社会科学;1995年02期

4 闻凤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5 陈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8年00期

6 朱群;;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新探讨——’93武汉科学哲学与逻辑国际会议侧记[J];安徽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7 荣开明;张家哲;;科学的繁荣亟需方法的更新——全国首次社会科学方法论讨论会侧记[J];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01期

8 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论驳论[J];河南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9 郑迎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辨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5期

10 周晓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国旺;;评批判实在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取向[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8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8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8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