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篮球运动的特点_《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7 18:06

  本文关键词: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体育学院》 2014年

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研究

李彦龙  

【摘要】:为研究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之所在,本研究依据黑格尔的本质论、价值理论、需求理论、质量互变理论为基础,从篮球运动起源时期的篮球游戏、奥运会时期竞技篮球、篮球以课程的形式进入学校时期的学校篮球、大众参与时期的大众篮球、职业化时期的职业篮球、特殊时期的篮球外交到20世纪末期的篮球表演、21世纪初期的篮球文化,按照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的拓展过程,以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主要观点如下: 1、篮球运动本质与价值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要而不断拓展,不断丰富的。起源时期,篮球运动技战术单一,规则简单,篮球运动的本质就是游戏,人们参与篮球运动的目的是获得快乐,主要价值就是娱乐。 2、由于篮球运动的趣味性,得到了世界各国人们喜爱,迅速成为了奥运会项目。此时,篮球运动的本质已不仅仅是一种游戏,更是强对抗下的比准。其主要价值也不仅仅是娱乐,更是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挑战极限,超越自我,彰显生命活力,为国争光。 3、奥运会时期,篮球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很快篮球以课程形式进入学校这个育人环境里,成为了教育青少年学生的一种育人手段,此时,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学校篮球运动的本质是育人课程,其主要价值为教育。 4、篮球游戏的趣味性、竞技篮球的引领性以及学校篮球的良好开展,使篮球运动得到了广大人们群众喜爱,大众篮球参与范围广、身体对抗小、随意性大、娱乐性强、形式简单、易组织,表明大众篮球是人们健身娱乐的一种体育活动方式,其本质为“修身养性”,价值是满足锻炼人群健康的需要。 5、篮球运动的迅猛发展和广大球迷的喜爱与需求,世界各大洲逐渐开始了篮球运动职业化,运动员通过提供专业化的技能竞赛,获得丰厚的利润,职业化时期,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已经成为一种功利性质的专业化劳动,职业篮球的价值主要是经济价值。 6、在特殊时期,应社会和国家政治的需要,多个篮球外交的案例证实,篮球运动的本质拓展为沟通与交流,,篮球运动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篮球的范畴,对协调国际关系、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价值体现为政治价值。 7、20世纪末期,篮球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篮球竞赛与表演给人们以美的享受,通过探讨篮球运动的精美绝伦的技巧美、变幻莫测的战术美、激烈的对抗美、人体的自然美、团结战斗的精神美、胜利时的喜悦美与失败中的悲壮美,结果表明美学视角下篮球竞赛与表演的本质是美,其主要价值是欣赏价值。 8、21世纪初期,篮球运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其本质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通过对篮球文化的概念、分类以及特征进行论述,并从文学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篮球运动本质与价值。结果表明,篮球文化的本质是“化人”与“人化”,篮球运动具有了文化的价值。 9、高度概括篮球运动的“本质”是:“源于原始意义上的游戏活动,但又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附加游戏规则或适应人们欣赏特征的更高级的人文体育运动”。篮球运动的“价值”是“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与欣赏的需要,引领健康的生活方式,增进人们之间的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彰显国家实力,并是人类创造财富的基石”。 10、篮球运动本质与价值的特质是项目的发展性、需求的主导性、价值的拓展性。关系是“承前启后”、“相互作用”、“相互包含”、“相互依存”、“递进发展”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发展、多渠道衍生、多形式运用、多维度展示。功能作用主要是具有影响力、吸引力、融合力、创新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8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银鹰;王畔领;;论篮球艺术魅力及体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2 刘成华,刘占波;强对抗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动力[J];安徽体育科技;1998年02期

3 王世安 ,林珍瑜 ,董志权;试论在篮球强对抗中贴身攻击技术运用特点[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4 杨铁黎,张建华,王必琪;NBA职业篮球市场的成功经验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5 薛岚;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向[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6 李明达;对篮球运动本质、特征及规律的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黄滨;吴晓伟;;竞技篮球运动的艺术化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王守恒;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9 罗林,刘春来;篮球运动起源的辩证唯物观[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葛耀;李可可;施鲜丽;;世界男子篮球竞技格局的演变及发展趋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卫东;竞技篮球运动制胜规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师灿斌;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发展路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3 李明达;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德海;;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看剥削概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杨志民;;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营养分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高志;;论篮球运动员球感的建立机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何斌;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训练时负荷强度的探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何斌;董满秀;;从第29届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魏钦;;从第二届斯坦科维奇杯看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的差距[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7 蔡美燕,汪广茂;对篮球比赛中运用持球突破技术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3期

8 史松涛;篮球比赛中“遇弱不强”的原因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9 纪音,宗振吉,王嵊海;从身体形态、技术和年龄指标析CBA与NBA球员个人竞技能力的差异[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10 曾正阳;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的基本技术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翊重;;从辩证逻辑形式化视野看哥德尔定理[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孙中原;;兴危继绝 综合创新——《墨经辞典》的价值[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杜胜利;;钱学森系统精神观的理论价值[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坚赞才旦;岳小国;;论三岩藏族的壁葬及其社会控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5 俞吾金;;论实践维度的优先性——马克思实践哲学新探[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6 陳鴻嘉;;民生報在NBA傳佈至台灣社會過程中所扮演角色[A];2013年“两岸三地五院研究生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7 朱建国;;羽毛球竞赛市场化运作模式的构建研究[A];2013中国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马生来;施国山;;基于自由心证的篮球裁判判罚认知偏差的主客观因素分析[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马新宇;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虚无主义的超越[D];吉林大学;2011年

3 任定猛;五人制足球训练比赛理论体系构建与技战术训练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4 刘岗;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品牌管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胡法信;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李志英;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小英;创新得当论[D];中南大学;2011年

8 李强;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比赛跑动能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9 刘聪;现代政治哲学视域下的浪漫派、黑格尔与马克思[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郝家春;我国男子竞技篮球职业化发展的困境与路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亚拉·道奇;NBA全球商标策略[J];中华商标;2004年01期

2 何淑贞;浅析节奏的控制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徐强;陈敏;;对我国篮球CBA裁判员现状的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傅银鹰;王畔领;;论篮球艺术魅力及体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5 栾峰,王建军;关于我国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有偿转让的初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牛钟歧 ,卜筑成;篮球教学口诀[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7 王世安 ,林珍瑜 ,董志权;试论在篮球强对抗中贴身攻击技术运用特点[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8 姜晓莉,林珍瑜;在篮球普修课传切、掩护的战术基础配合和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学导式"教学法的研究[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9 韩之栋,黄满栈,刘育才;体育学院篮球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10 于钢,刘月;现代篮球运动发展概况的一般论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永波;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2 赵晶;我国篮球训练与竞赛组织系统的优化配置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陈新;篮球文化与篮球市场[D];苏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峙华,曹丹;21世纪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与国家队教练班子的建设[J];辽宁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2 胡继光 ,仲卫东;青少年偏爱篮球运动的现象之探讨[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胡亚斌;论篮球运动对人类个性发展的影响[J];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王福华;对篮球运动基本特征的哲学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吴晓强;论我国篮球运动理论的思维创新[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1期

6 刘蓟生;美国大学篮球运动发展特征浅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3年03期

7 王家宏,钱志强,陶玉流;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史学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09期

8 张雄,陈新;论当代篮球运动的三元属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3年11期

9 刘玉林,王建国,张培峰;篮球运动特性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郑振友;论篮球运动的审美特性[J];美与时代;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磊;;第29届奥运会对北京市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影响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张涛;;篮球运动中膝关节损伤的生物力学特征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荣霁;刘排;;论篮球运动“大众化”发展趋势对体育院校篮球课程建设的影响[A];第6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刘玉林;;篮球运动特性和基本规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宋丽媛;;对篮球运动谋略的探讨[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6 张涛;;分化—篮球运动的前行与回归[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7 李明达;;对项群理论中篮球运动归属项群名称变更问题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凤琴;;四川女子篮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9 郑志艺;刘卉;;篮球运动中变向跑动作的动力学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张洪振;陈文新;;山东省农村篮球运动参与者的现状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平 山西中医学院;[N];发展导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王春波;[N];楚雄日报(汉);2007年

3 潘胜中;[N];毕节日报;2009年

4 记者 潘少婷;[N];东莞日报;2010年

5 唐海强;[N];衡阳日报;2006年

6 刘建凯;[N];陇东报;2007年

7 通讯员 寇杰;[N];赤峰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宋辉;[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冯耀华 本报记者 韦义华 本报通讯员 陈昭荣;[N];广西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邓红杰;[N];中国体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谭朕斌;篮球运动基本规律及发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回军;篮球运动的广义进化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3 赵苏妙;篮球运动之美学阐释[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李彦龙;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年

5 齐璘;台湾地区女子篮球运动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6 陶成;获得篮球运动技能阶段模型和影响绩效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陆志成;香港篮球运动员人才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陈兰波;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苏州大学;2006年

9 魏磊;CBA与NBA赛制、市场、文化的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文波;关于福州地区群众篮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张小平;石家庄市群众篮球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钱志强;新中国群众篮球运动发展史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4 齐立斌;黑龙江省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5 郑波;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众篮球运动发展的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晓虎;篮球运动与青少年社会化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谢文辉;乌鲁木齐市群众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闫景林;哈尔滨市职工篮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2年

9 仲显彬;楚雄彝族自治州群众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2年

10 李益仁;山东临沂地区群众篮球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篮球运动的本质与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96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