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明星的社会网络位置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双重作用
发布时间:2021-05-07 22:04
创新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源泉,也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特别是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成为企业长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而随着知识复杂性的日益提高,任何人都无法拥有突破性创造力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团队的组织形式成为组织创新的重要单元。同时,企业关注创新,更加关注创新人才。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争夺人才放在了人力资本战略的重中之重,“人才战争”愈演愈烈。特别是那些具有卓越的创新才能的明星员工,更成为了企业不惜血本去争取的对象。如何利用创造性明星带动团队突破性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是企业关注的话题,也是国家发展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注重点。虽然很多学者认为,具有超凡创造力的创造性明星是团队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然而,也有学者指出,团队创造力是团队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强调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团队突破性创造力不仅仅取决于创造性明星的个人能力,看似平凡的非明星员工在团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非明星员工的探索性学习行为,决定了团队新颖知识的多样性,和团队产生更多突破性创造力的可能性。同时,团队创造力的社会模型强调,创造力来自于沟通和交流。团队成员在相互交互和交流的过程...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2.3 理论模型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技术路线与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团队创造力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文献回顾
2.1.1 创造力定义及理论模型基础
2.1.2 团队创造力定义及理论模型基础
2.1.3 团队突破性创造力
2.2 明星员工与创造性明星文献回顾
2.2.1 明星员工与创造性明星的定义
2.2.2 明星员工与创造性明星的作用
2.2.3 明星员工与非明星员工
2.2.4 非明星员工的作用
2.3 社会网络文献回顾
2.3.1 社会网络定义及社会网络理论基础
2.3.2 社会网络情境下的创造力研究
2.3.3 社会网络外部性
2.3.4 明星员工与社会网络
2.4 探索性学习文献回顾
2.4.1 探索性学习定义
2.4.2 探索性学习与突破性创造力
2.4.3 影响探索性学习的前因因素
2.5 团队协同文献回顾
2.5.1 团队协同定义
2.5.2 团队协同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2.6 文献评述与研究方向确立
2.6.1 文献评述
2.6.2 研究方向确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模型和假设提出
3.1 理论框架
3.1.1 创造性明星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
3.1.2 创造性明星网络位置的作用
3.1.3 团队协同的调节作用
3.1.4 理论模型小结
3.2 研究假设
3.2.1 创造性明星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直接影响
3.2.2 创造性明星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间接影响
3.2.3 团队协同对创造性明星网络位置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直接关系的调节
3.2.4 团队协同对创造性明星网络位置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间接关系的调节
3.2.5 研究假设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
4.1.1 研究背景
4.1.2 问卷设计
4.1.3 数据收集
4.1.4 调研样本整体特征
4.2 变量测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及结果
5.1 信度效度分析
5.1.1 信度分析
5.1.2 效度分析
5.1.3 个体水平向团队水平聚合的聚合效度分析
5.2 实证模型问题分析
5.2.1 多重共线性
5.2.2 共同方法偏差
5.2.3 逆因果
5.2.4 评分者效应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回归分析方法
5.4.2 回归结果分析
5.5 补充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理论贡献
6.3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6.4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造力测评中的评分者效应[J]. 韩建涛,刘文令,庞维国.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1)
[2]成就目标导向对咨询网络给予中心度的影响:团队认同的调节作用[J]. 李传佳,赵亚普,李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10)
[3]新常态下激励协同对组织创造力影响机制研究[J]. 马喜芳,颜世富,钟根元. 管理工程学报. 2019(01)
[4]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研究[J]. 刘泽双,杜若璇.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8)
[5]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团队创造力吗?[J]. 王磊,付鹏翔.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4)
[6]组织控制协同使用、知识转移与新产品创造力——被调节的中介研究[J]. 王婷,杨建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03)
[7]创业团队目标导向、内隐协调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 薛宪方,褚珊珊,宁晓梅. 应用心理学. 2017(04)
[8]知识网络何以成为团队创造力的双刃剑[J]. 吕洁,张钢. 清华管理评论. 2017(10)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间接社会网络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J]. 郭婧洲,赵亚普.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8)
[10]发掘一线“草根明星” 激励员工建功立业——“明星员工”评选效应分析[J]. 张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4)
博士论文
[1]领导者自恋与目标导向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李家俊.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知识型团队冲突对团队创造力影响机理研究[D]. 刘璇.华侨大学 2016
[3]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及组织创造力作用机理研究[D]. 王博艺.上海交通大学 2015
[4]团队协同的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效率评价研究[D]. 谢心灵.重庆大学 2010
[5]团队知识创新过程及其管理研究[D]. 吴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非正式网络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黄同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2]双元学习、创造力与绩效[D]. 杨柳.东北财经大学 2014
[3]网络密度与中心性对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赖海联.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4128
【文章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2.3 理论模型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论文技术路线与结构
1.4.1 技术路线
1.4.2 论文结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团队创造力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文献回顾
2.1.1 创造力定义及理论模型基础
2.1.2 团队创造力定义及理论模型基础
2.1.3 团队突破性创造力
2.2 明星员工与创造性明星文献回顾
2.2.1 明星员工与创造性明星的定义
2.2.2 明星员工与创造性明星的作用
2.2.3 明星员工与非明星员工
2.2.4 非明星员工的作用
2.3 社会网络文献回顾
2.3.1 社会网络定义及社会网络理论基础
2.3.2 社会网络情境下的创造力研究
2.3.3 社会网络外部性
2.3.4 明星员工与社会网络
2.4 探索性学习文献回顾
2.4.1 探索性学习定义
2.4.2 探索性学习与突破性创造力
2.4.3 影响探索性学习的前因因素
2.5 团队协同文献回顾
2.5.1 团队协同定义
2.5.2 团队协同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
2.6 文献评述与研究方向确立
2.6.1 文献评述
2.6.2 研究方向确立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理论模型和假设提出
3.1 理论框架
3.1.1 创造性明星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
3.1.2 创造性明星网络位置的作用
3.1.3 团队协同的调节作用
3.1.4 理论模型小结
3.2 研究假设
3.2.1 创造性明星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直接影响
3.2.2 创造性明星的中心度和结构洞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的间接影响
3.2.3 团队协同对创造性明星网络位置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直接关系的调节
3.2.4 团队协同对创造性明星网络位置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间接关系的调节
3.2.5 研究假设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
4.1.1 研究背景
4.1.2 问卷设计
4.1.3 数据收集
4.1.4 调研样本整体特征
4.2 变量测量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分析及结果
5.1 信度效度分析
5.1.1 信度分析
5.1.2 效度分析
5.1.3 个体水平向团队水平聚合的聚合效度分析
5.2 实证模型问题分析
5.2.1 多重共线性
5.2.2 共同方法偏差
5.2.3 逆因果
5.2.4 评分者效应
5.3 描述性统计分析
5.4 回归分析
5.4.1 回归分析方法
5.4.2 回归结果分析
5.5 补充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理论贡献
6.3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6.4 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创造力测评中的评分者效应[J]. 韩建涛,刘文令,庞维国.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1)
[2]成就目标导向对咨询网络给予中心度的影响:团队认同的调节作用[J]. 李传佳,赵亚普,李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10)
[3]新常态下激励协同对组织创造力影响机制研究[J]. 马喜芳,颜世富,钟根元. 管理工程学报. 2019(01)
[4]创业团队知识异质性、知识整合能力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研究[J]. 刘泽双,杜若璇. 科技管理研究. 2018(08)
[5]社会网络有助于提升团队创造力吗?[J]. 王磊,付鹏翔. 财经问题研究. 2018(04)
[6]组织控制协同使用、知识转移与新产品创造力——被调节的中介研究[J]. 王婷,杨建君.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03)
[7]创业团队目标导向、内隐协调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J]. 薛宪方,褚珊珊,宁晓梅. 应用心理学. 2017(04)
[8]知识网络何以成为团队创造力的双刃剑[J]. 吕洁,张钢. 清华管理评论. 2017(10)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间接社会网络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J]. 郭婧洲,赵亚普.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8)
[10]发掘一线“草根明星” 激励员工建功立业——“明星员工”评选效应分析[J]. 张霞.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04)
博士论文
[1]领导者自恋与目标导向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李家俊.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知识型团队冲突对团队创造力影响机理研究[D]. 刘璇.华侨大学 2016
[3]创造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员工及组织创造力作用机理研究[D]. 王博艺.上海交通大学 2015
[4]团队协同的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效率评价研究[D]. 谢心灵.重庆大学 2010
[5]团队知识创新过程及其管理研究[D]. 吴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非正式网络对研发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D]. 黄同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
[2]双元学习、创造力与绩效[D]. 杨柳.东北财经大学 2014
[3]网络密度与中心性对团队创新绩效影响研究[D]. 赖海联.华中科技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4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7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