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结构—功能”分析框架下的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现代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2 00:38
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全方位建设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环境下,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推进适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学治理体系,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最为迫切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在现行体制框架下,确定治理现代化的目标,优化大学与政府、社会以及自身的内在联系,增强大学公共服务功能,早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政府和社会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治理经历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不可否认,公立大学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存在价值偏离、结构适当、功能阻滞等方面的问题和因素,因而需要进行价值重塑、结构优化、功能提升,不断完善治理环境、治理要素、治理方式,从而实现大学治理机制和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本文旨在构建“价值—结构—功能”的分析框架,对传统大学治理现状进行剖析,系统审视大学治理的价值取向、结构体系、功能发挥,尝试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求大学治理现代化的政策建议。本文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全面审视既有文献和辨析大学“治理价值”、治理结构原则和大学功能演变趋势的基础上,构建融合价值、结构、功能三...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本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国家治理中的大学治理
一、国家治理:走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大学治理之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学者对大学治理价值、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学者对大学治理相关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对文献的总结和评价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分析框架:大学治理的价值、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治理与善治
二、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
三、公立大学治理
第二节 基本方法和逻辑框架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
二、大学治理“价值-结构-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大学治理的“价值”辩析
四、大学治理结构的原则与模式
五、大学功能的演变和革新
六、大学治理的“现代化”语境
第三章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的历史沿革及取得成效
第一节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的历史沿革
一、初步探索期(1949年-1977年)
二、调整转型期(1978年—2009年)
三、完善发展期(2010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取得的成效
一、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的价值取向已明确定位
二、中国公立大学的治理结构已初步形成
三、中国公立大学的功能已明确定位
第四章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存在的不足
第一节 中国大学治理的价值偏离
一、法制不健全与人治的传统延续:法治屈从于人治
二、科层治理体系的封闭性与不平等性
三、市场化纵深推进中的大学治理功利化
四、学术价值的本体性缺失
第二节 中国大学治理的结构失当
一、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现状
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大学治理的功能阻滞
一、功能阻滞的困境
二、功能阻滞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价值重塑维度下的中国公立大学治理
第一节 健全法治体系,践行依法治校
第二节 构建开放治理体系,营造平等治理环境
第三节 还原学术价值本位,维护学术自由
第六章 结构优化维度下的中国公立大学治理
第一节 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一、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建立政府与大学的新型合作关系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大学治理
三、培育教育中介组织,充当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调节机制
第二节 内部治理结构优化
一、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
二、从科层制管理到参与性治理
三、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第七章 功能强化维度下的中国公立大学治理
第一节 遵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教学管理,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二、建立交流平台,紧跟科学前沿
三、遵循教育规律,发扬优良办学风格
第二节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大学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积极组织科研
二、推动学科交叉,开放资源共享
三、发挥自身优势,转化生产能力
四、明确科研立场,尊重科研规律
第三节 理顺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提升大学社会服务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宏观调控,建立良性互动
二、正确合理定位,保障可持续性
三、凸显中国特色,推动社会发展
第四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影响力
一、培育优秀大学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营造文化氛围,体现人文关怀
三、提升国民素质,建立文明风尚
四、加强国际交流,弘扬社会文化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治理相关案例分析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术权力的价值本源与实现路向[J]. 向东春,李琳. 求索. 2016(11)
[2]以参与式治理推进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基于价值定位和实践途径的思考[J]. 钱亮,徐玉臣. 学术论坛. 2016(06)
[3]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J]. 宋汉林. 现代教育管理. 2016(07)
[4]权力清单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J]. 文少保.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6)
[5]我国大学治理的难题及对策——基于价值、权力、职能系统的三维分析[J]. 顾志勇,崔玉平. 社会科学家. 2016(04)
[6]略论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与实践[J]. 张继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潘懋元教授现代大学治理思想述评[J]. 储著斌.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3)
[8]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治理的历史变迁——基于政策变革的思考[J]. 张德祥.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2)
[9]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J]. 张海滨,郗永勤.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2)
[10]大学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耦合[J]. 王新华. 学术论坛.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D]. 丰硕.吉林大学 2016
[2]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李永亮.山东大学 2016
[3]中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校长与教授“共治”研究[D]. 苟朝莉.西南大学 2015
[4]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 郭平.西南大学 2012
[5]高等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研究[D]. 许琳.厦门大学 2007
[6]大学的本质[D]. 郑文全.东北财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D]. 陈晋锋.山西财经大学 2012
[2]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公共政策的需求[D]. 苏经强.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D]. 王秀芳.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 张玲.河北师范大学 2006
[5]大学治理结构的缘起及构建[D]. 肖洋.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0029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本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国家治理中的大学治理
一、国家治理:走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大学治理之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学者对大学治理价值、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学者对大学治理相关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对文献的总结和评价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分析框架:大学治理的价值、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治理与善治
二、大学治理与大学管理
三、公立大学治理
第二节 基本方法和逻辑框架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与方法
二、大学治理“价值-结构-功能”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大学治理的“价值”辩析
四、大学治理结构的原则与模式
五、大学功能的演变和革新
六、大学治理的“现代化”语境
第三章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的历史沿革及取得成效
第一节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的历史沿革
一、初步探索期(1949年-1977年)
二、调整转型期(1978年—2009年)
三、完善发展期(2010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取得的成效
一、中国公立大学治理的价值取向已明确定位
二、中国公立大学的治理结构已初步形成
三、中国公立大学的功能已明确定位
第四章 中国公立大学治理存在的不足
第一节 中国大学治理的价值偏离
一、法制不健全与人治的传统延续:法治屈从于人治
二、科层治理体系的封闭性与不平等性
三、市场化纵深推进中的大学治理功利化
四、学术价值的本体性缺失
第二节 中国大学治理的结构失当
一、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现状
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现状
第三节 中国大学治理的功能阻滞
一、功能阻滞的困境
二、功能阻滞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 价值重塑维度下的中国公立大学治理
第一节 健全法治体系,践行依法治校
第二节 构建开放治理体系,营造平等治理环境
第三节 还原学术价值本位,维护学术自由
第六章 结构优化维度下的中国公立大学治理
第一节 外部治理结构的优化
一、加强大学章程建设,建立政府与大学的新型合作关系
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大学治理
三、培育教育中介组织,充当政府与大学之间的调节机制
第二节 内部治理结构优化
一、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
二、从科层制管理到参与性治理
三、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第七章 功能强化维度下的中国公立大学治理
第一节 遵循办学规律和教育规律,提高大学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教学管理,落实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二、建立交流平台,紧跟科学前沿
三、遵循教育规律,发扬优良办学风格
第二节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大学科研水平和影响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积极组织科研
二、推动学科交叉,开放资源共享
三、发挥自身优势,转化生产能力
四、明确科研立场,尊重科研规律
第三节 理顺政府和大学的关系,提升大学社会服务质量和效益
一、加强宏观调控,建立良性互动
二、正确合理定位,保障可持续性
三、凸显中国特色,推动社会发展
第四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提升大学文化影响力
一、培育优秀大学文化,践行核心价值观
二、营造文化氛围,体现人文关怀
三、提升国民素质,建立文明风尚
四、加强国际交流,弘扬社会文化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大学治理相关案例分析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术权力的价值本源与实现路向[J]. 向东春,李琳. 求索. 2016(11)
[2]以参与式治理推进我国大学治理体系建设——基于价值定位和实践途径的思考[J]. 钱亮,徐玉臣. 学术论坛. 2016(06)
[3]大学治理中的程序正义[J]. 宋汉林. 现代教育管理. 2016(07)
[4]权力清单推进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困境及路径研究[J]. 文少保.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6)
[5]我国大学治理的难题及对策——基于价值、权力、职能系统的三维分析[J]. 顾志勇,崔玉平. 社会科学家. 2016(04)
[6]略论大学治理现代化的逻辑与实践[J]. 张继明.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7]潘懋元教授现代大学治理思想述评[J]. 储著斌.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03)
[8]1949年以来中国大学治理的历史变迁——基于政策变革的思考[J]. 张德祥. 中国高教研究. 2016(02)
[9]大学治理现代化的价值逻辑、现实困境和路径选择[J]. 张海滨,郗永勤. 中国行政管理. 2016(02)
[10]大学治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耦合[J]. 王新华. 学术论坛. 2015(12)
博士论文
[1]中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体系研究[D]. 丰硕.吉林大学 2016
[2]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 李永亮.山东大学 2016
[3]中国公办大学治理结构中的校长与教授“共治”研究[D]. 苟朝莉.西南大学 2015
[4]我国公办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研究[D]. 郭平.西南大学 2012
[5]高等教育投资的国际比较研究[D]. 许琳.厦门大学 2007
[6]大学的本质[D]. 郑文全.东北财经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D]. 陈晋锋.山西财经大学 2012
[2]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对公共政策的需求[D]. 苏经强.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研究[D]. 王秀芳.湖南师范大学 2007
[4]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 张玲.河北师范大学 2006
[5]大学治理结构的缘起及构建[D]. 肖洋.湖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500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50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