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20:36
受传统理性主义的影响,教师的生气情绪往往被认为是需要控制的,但作为基本的情绪类型,生气情绪在复杂的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又难以避免。鉴于生气情绪对个体的影响及教师的职能特征,教师在生气情绪下能否妥善应对事件更应当受到关注。基于此,本研究就“有的幼儿园教师能得当应对让他感到生气的事件,而有的教师却应对失当”这一现象展开探索。本研究将这一现象落脚于“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差异”,其中,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是指幼儿园教师在面对因违反了自己所遵循的某些标准、价值或规范而引起生气情绪体验的幼儿行为事件时,通过利用有效应对资源,并且在认知和行为上做出努力以解决问题的综合的稳定特质。它属于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是其专业能力在应对生气事件情境下的表现。研究1和研究2主要考察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是什么”的问题。研究1旨在探索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以226项反映教师积极应对生气事件的事件资料及9名优秀教师的访谈资料为文本,经由三级编码和一次理论抽样的扎根理论质化分析,发现该能力是一个三维的结构模型,主要由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构成。在此基础上,研究2...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福建师范大学林媛媛博士学位论文44上前提醒后,他停止了说话,后来,老师帮助其他孩子整理衣服,他悄悄的去倒掉了,还说自己已经吃完了。我问了他为什么不吃,孩子说:“因为不好看,就不吃了。”后来我就重新打了一大碗给他,让他吃完了才可以回家。——分析:该教师虽然有希望幼儿改正不当行为习惯的教育目标,但其采取的方式容易给幼儿造成心理伤害,反映该教师并不善于理解、尊重幼儿的需要,因此予以删除。2.1.2.4数据分析研究借助NVivo11.0中文版进行资料分析。NVivo11.0是由QSR公司设计开发的用以辅助计算机进行质化分析的软件,它能够实现对文本资料、音频、视频、网页或社交媒体等的内容应对,并将相关信息进行编码汇总。2.1.3结果根据扎根理论的程序规范(如图2-1所示),在资料收集与整理之后,执行质化研究的主体分析过程。具体分析过程根据斯特劳斯提出的三阶段范式,分为开放式编码(opencoding)、轴心式编码(axialcoding)和选择式编码(selectivecoding)。当结论提出后,会继续审查其是否达到“理论饱和”(即理论归属饱和,理论模型明晰),若效果不佳则继续通过“理论抽样”(基于初步分析结果的问题来确定抽样内容)来补充资料,再度分析,直至“理论饱和”(Pandit,1996)。图2-1扎根理论的一般流程2.1.3.1理论模型的初步提出2.1.3.1.1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与结果开放式编码是形成意义的阶段,在此阶段,研究采取浏览编码的方式一边仔细阅读资料,一边对资料中有关生气应对能力的句子或片段给予概念化标签,并同时不断梳理树状节点(以父节点和子节点构成的类属结构)。当不确定信息的归属时,暂时标记为自由节点,当出现一些即时的思考时,在备忘录中记录。
福建师范大学林媛媛博士学位论文52图2-2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至此,研究有关幼儿园教师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得以提出,其由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所构成。这三个维度是幼儿园教师积极应对生气事件的关键能力要素,作用在教师对生气事件的具体应对之中。以以下访谈资料为例:好比说乱扔东西,老师可能当下就会觉得很生气,觉得说常规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为什么还要乱扔?但如果只是很简单粗暴呵斥:“你们把玩具送回去”,那可能孩子当下会吓住并迫于老师的权威就把东西送回去,但是可能老师走了之后,他还是会继续或者默默偷偷地通过其他途径来发泄他们的一些意愿,所以呢,我觉得我们先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应该先克制下情绪,然后了解一下,一是到底扔了什么、影响如何;二是看看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他是有这个丢东西的欲望呢,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游戏的需要,或者是因为什么其他的社会交往上的冲突导致了他有这个行为。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去想的是如何去帮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事件中,教师对生气事件的应对同时反映出了其在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三个维度的水平:虽然生气但知道要“先克制下情绪”(情绪调节能力-生气情绪抑制),虽然这种行为让自己不悦,但知道此时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行为控制能力-责任驱动),要“了解一下”“到底扔了什么、影响如何”(问题认知能力-信息获取),看看孩子的需求是什么(问题认知能力-事件判断),排除一些“简单粗暴,会使其迫于权威”的方法(问题认知能力-方法撷取),注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负性情绪强度对双加工再认提取的影响[J]. 王宝玺,程琛,熊思雅,李富洪,张璟,向玲. 心理科学. 2018(03)
[2]努力控制及其神经基础[J]. 郭娜娜,吴国榕,毕明华,邱江. 心理科学. 2018(03)
[3]论当下教师情感表达的三个主要误区[J]. 王慧,朱小蔓.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1)
[4]师幼互动中教师生气情绪表达原因探析[J]. 许倩倩. 学前教育研究. 2018(01)
[5]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特点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 秦旭芳,江艳. 幼儿教育. 2017(33)
[6]特质愤怒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综合认知模型的视角[J]. 侯璐璐,江琦,王焕贞,李长燃. 心理学报. 2017(12)
[7]教学洞察力:内涵、特征与策略[J]. 肖菊梅,李如密. 课程.教材.教法. 2017(11)
[8]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情感体验分析——基于日重现法的研究[J]. 林媛媛,孟迎芳,林谷洋. 学前教育研究. 2017(08)
[9]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的对比研究综述[J]. 张春莉,马晓丹. 教师发展研究. 2017(01)
[10]大数据视域下幼儿园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J]. 韩恬恬. 幼儿教育. 2016(36)
博士论文
[1]师幼互动中的教师情绪研究[D]. 许倩倩.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及其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 王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农村幼儿教师对教学中幼儿违规行为的应对方式研究[D]. 张秀利.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宽恕对大学生内隐、外显攻击性的影响:神经质的中介作用[D]. 谢蒙蒙.广州大学 2016
[3]教师对中班幼儿消极情绪表达事件应对方式的研究[D]. 张红玉.河北大学 2016
[4]儿童努力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互作用关系[D]. 杨雪莉.东南大学 2016
[5]师幼互动过程中的身体接触行为研究[D]. 王明明.南京师范大学 2015
[6]愤怒情绪下两性行为抑制能力的差异性研究[D]. 艾春娣.西南大学 2014
[7]教师课堂情绪管理能力及其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 孙野.西南大学 2012
[8]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张亮.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9]上海某区公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 刘晓青.上海师范大学 2011
[10]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 赵丽君.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2280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2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总体研究思路框架
福建师范大学林媛媛博士学位论文44上前提醒后,他停止了说话,后来,老师帮助其他孩子整理衣服,他悄悄的去倒掉了,还说自己已经吃完了。我问了他为什么不吃,孩子说:“因为不好看,就不吃了。”后来我就重新打了一大碗给他,让他吃完了才可以回家。——分析:该教师虽然有希望幼儿改正不当行为习惯的教育目标,但其采取的方式容易给幼儿造成心理伤害,反映该教师并不善于理解、尊重幼儿的需要,因此予以删除。2.1.2.4数据分析研究借助NVivo11.0中文版进行资料分析。NVivo11.0是由QSR公司设计开发的用以辅助计算机进行质化分析的软件,它能够实现对文本资料、音频、视频、网页或社交媒体等的内容应对,并将相关信息进行编码汇总。2.1.3结果根据扎根理论的程序规范(如图2-1所示),在资料收集与整理之后,执行质化研究的主体分析过程。具体分析过程根据斯特劳斯提出的三阶段范式,分为开放式编码(opencoding)、轴心式编码(axialcoding)和选择式编码(selectivecoding)。当结论提出后,会继续审查其是否达到“理论饱和”(即理论归属饱和,理论模型明晰),若效果不佳则继续通过“理论抽样”(基于初步分析结果的问题来确定抽样内容)来补充资料,再度分析,直至“理论饱和”(Pandit,1996)。图2-1扎根理论的一般流程2.1.3.1理论模型的初步提出2.1.3.1.1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与结果开放式编码是形成意义的阶段,在此阶段,研究采取浏览编码的方式一边仔细阅读资料,一边对资料中有关生气应对能力的句子或片段给予概念化标签,并同时不断梳理树状节点(以父节点和子节点构成的类属结构)。当不确定信息的归属时,暂时标记为自由节点,当出现一些即时的思考时,在备忘录中记录。
福建师范大学林媛媛博士学位论文52图2-2幼儿园教师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至此,研究有关幼儿园教师对生气事件应对能力的理论模型得以提出,其由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所构成。这三个维度是幼儿园教师积极应对生气事件的关键能力要素,作用在教师对生气事件的具体应对之中。以以下访谈资料为例:好比说乱扔东西,老师可能当下就会觉得很生气,觉得说常规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为什么还要乱扔?但如果只是很简单粗暴呵斥:“你们把玩具送回去”,那可能孩子当下会吓住并迫于老师的权威就把东西送回去,但是可能老师走了之后,他还是会继续或者默默偷偷地通过其他途径来发泄他们的一些意愿,所以呢,我觉得我们先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应该先克制下情绪,然后了解一下,一是到底扔了什么、影响如何;二是看看孩子的需求是什么,他是有这个丢东西的欲望呢,还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游戏的需要,或者是因为什么其他的社会交往上的冲突导致了他有这个行为。所以,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去想的是如何去帮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事件中,教师对生气事件的应对同时反映出了其在问题认知能力、行为控制能力和情绪调节三个维度的水平:虽然生气但知道要“先克制下情绪”(情绪调节能力-生气情绪抑制),虽然这种行为让自己不悦,但知道此时要“帮助孩子解决一些问题”(行为控制能力-责任驱动),要“了解一下”“到底扔了什么、影响如何”(问题认知能力-信息获取),看看孩子的需求是什么(问题认知能力-事件判断),排除一些“简单粗暴,会使其迫于权威”的方法(问题认知能力-方法撷取),注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负性情绪强度对双加工再认提取的影响[J]. 王宝玺,程琛,熊思雅,李富洪,张璟,向玲. 心理科学. 2018(03)
[2]努力控制及其神经基础[J]. 郭娜娜,吴国榕,毕明华,邱江. 心理科学. 2018(03)
[3]论当下教师情感表达的三个主要误区[J]. 王慧,朱小蔓. 教育科学研究. 2018(01)
[4]师幼互动中教师生气情绪表达原因探析[J]. 许倩倩. 学前教育研究. 2018(01)
[5]幼儿园教师观察能力特点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 秦旭芳,江艳. 幼儿教育. 2017(33)
[6]特质愤怒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综合认知模型的视角[J]. 侯璐璐,江琦,王焕贞,李长燃. 心理学报. 2017(12)
[7]教学洞察力:内涵、特征与策略[J]. 肖菊梅,李如密. 课程.教材.教法. 2017(11)
[8]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情感体验分析——基于日重现法的研究[J]. 林媛媛,孟迎芳,林谷洋. 学前教育研究. 2017(08)
[9]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的对比研究综述[J]. 张春莉,马晓丹. 教师发展研究. 2017(01)
[10]大数据视域下幼儿园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J]. 韩恬恬. 幼儿教育. 2016(36)
博士论文
[1]师幼互动中的教师情绪研究[D]. 许倩倩.南京师范大学 2013
[2]中小学校长胜任力模型及其与绩效的关系研究[D]. 王芳.南京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农村幼儿教师对教学中幼儿违规行为的应对方式研究[D]. 张秀利.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宽恕对大学生内隐、外显攻击性的影响:神经质的中介作用[D]. 谢蒙蒙.广州大学 2016
[3]教师对中班幼儿消极情绪表达事件应对方式的研究[D]. 张红玉.河北大学 2016
[4]儿童努力控制的发展变化及其与儿童行为问题的相互作用关系[D]. 杨雪莉.东南大学 2016
[5]师幼互动过程中的身体接触行为研究[D]. 王明明.南京师范大学 2015
[6]愤怒情绪下两性行为抑制能力的差异性研究[D]. 艾春娣.西南大学 2014
[7]教师课堂情绪管理能力及其应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 孙野.西南大学 2012
[8]大学生应对能力现状及其干预研究[D]. 张亮.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1
[9]上海某区公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 刘晓青.上海师范大学 2011
[10]社会支持对幼儿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 赵丽君.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62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46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