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平台中Python数据类型实现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08:33
  为了更好地解决软件危机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提高实际软件开发的效率和可靠性,薛锦云教授在多个国家级课题的资助下提出了一种普遍适用的算法程序形式化开发方法—PAR(Partition-And-Recur)方法。该方法中程序设计采用了数据抽象机制。在PAR方法的支撑平台—PAR平台上开发了各种自动程序生成系统,其中Apla→Python自动程序生成系统将Apla算法程序生成可执行的Python程序。该生成系统由转换器和Python可重用构件库组成。Python构件库引用了软件复用这一概念,其基本思想是在软件开发中避免重复劳动。通过软件复用,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构件库包括序列、集合、包、树、图五大类基本构件。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正确地设计Python构件库中五类构件即用Python语言具体实现Apla语言(Abstract Programming Language,是一种抽象程序设计语言,用来定义并设计算法程序)中的序列、集合、包、树、图五大类抽象数据类型。先对Apla语言和Python语言的数据类型进行分析和对比,然后通过Python类中方法设置一个形式参数datatype定义类型...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AR平台中Python数据类型实现方法研究


抽象数据类型的不同视图

流程图,流程图,方法,循环不变式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12不变式。措施2:对于未设计的软件算法,分析待解决问题的前置断言、后置断言和数学特征,采用恰当的抽象程序设计方法确定求解问题的最佳方法,往往需要明确求解问题的各序列的递推关系和需要知道所有循环变量的状态,然后总结出全部变量的内在变化规律,最终获得相应的循环不变式。在递推关系中,如果子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数量大于一个,那么不得不还需要使用集合的变量或者能在堆栈上实行操作的序列变量,使用递归定义来描述序列中所有的数据。图2-2PAR方法开发流程图以上策略见效显著,一个具有内在递归属性的迭代程序的循环不变式,使用递归定义技术去开发它,这种策略便显得尤为重要。第五步:在已获得循环不变式和算法的前提下,编写Apla程序。通常情况下,通过对算法进行等价转换,可以直接获得程序,这种工作项目无论是手工的还是自动的都是可以的;有些情况下,通过使用归纳推理和采用递归定义技术的循环不变式来开发的程序,可以得到非递归程序,然后证明程序的正确性,目前只能手工完成这种转换。第六步:把Apla程序生成对应的可执行程序。PAR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实用的方法学,使开发人员便捷地编制出良好

系统结构图,程序,系统结构图


PAR平台中Python数据类型实现方法研究15图2-3Apla→Python自动程序生成系统结构图图2-4Apla→Python自动程序生成系统的用户界面系统菜单的功能有:新建或者打开一个Apla文件、保存正在编辑的Apla文件、将Apla程序生成Python程序、保存生成的Python程序、将Python程序解释执行、分别把Apla程序及生成获得的Python程序输出到打印机等。上述的全部功能不仅能够使用对应的菜单命令来实现,而且能够通过点击系统工具栏中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 张恒铭.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7)
[2]PAR平台中若干软件构件形式化验证技术研究[J]. 胡启敏,薛锦云,游珍,程着.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18(02)
[3]面向计算生态的Python语言入门课程教学方案[J]. 嵩天,黄天羽,礼欣.  计算机教育. 2017(08)
[4]支持模型驱动开发的软构件形式化描述方法[J]. 侯金奎,王成端.  计算机应用. 2015(09)
[5]Apla中泛型约束机制研究[J]. 左正康,薛锦云.  软件学报. 2015(06)
[6]基于Python的网管软件技术体系设计[J]. 蒋洪磊.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5(04)
[7]Radl算法到Apla程序的生成系统[J]. 谢武平,薛锦云.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4(04)
[8]SRLtoRadl生成系统及其范畴论语义[J]. 王昌晶,薛锦云,左正康.  电子学报. 2014(01)
[9]Python语言学习之我见[J]. 赵彦琦,谢小西,荀宇畅.  电子制作. 2013(13)
[10]抽象数据类型的双代数结构及其计算[J]. 苏锦钿,余珊珊.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2(08)

博士论文
[1]软件技术的哲学探究[D]. 胡兴华.复旦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Apla-Java算法程序生成系统中新型泛型机制的实现[D]. 田方.江西师范大学 2015
[2]基于Web的Python编程环境研究[D]. 刘志凯.新疆农业大学 2015
[3]Android手机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陈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4]形式化方法在基于构件软件重用中的应用研究[D]. 朱建林.河北大学 2006
[5]基于UML和形式化方法的面向方面实时系统模型[D]. 刘瑞成.广东工业大学 2006
[6]PAR方法中关系数据库机制的描述与实现[D]. 李英龙.江西师范大学 2006
[7]Radl->Apla自动程序转换系统研究与实现[D]. 冉小晓.江西师范大学 2005
[8]基于Web Service的Par方法远程教学平台研究[D]. 胡玉贵.江西师范大学 2005
[9]基于范例、规则推理的新型程序设计ICAI系统研究与实现[D]. 刘晓瑢.江西师范大学 2004
[10]PAR方法应用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的初步研究[D]. 施炜.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803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5803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5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