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中美国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间网络议程设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6 20:00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保护主义倾向执政理念,使得中美贸易摩擦自2016年呈逐渐加强的趋势。2018年初,各家媒体的报道更是以“中美贸易战”的字眼来描述中美双方贸易冲突的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战议题下,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均呈现出更为多元的网络议程设置图景。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时滞相关分析法,在网络议程设置理论框架中,考察美国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属性议程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在事件发展的各个时间段内这两大媒体类型在网络议程设置关系中的联系和差异。研究发现,美国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间的属性议程网络存在相关性,互动关系明显,符合网络议程设置模型基础。“关税”在美国两大媒体类型的属性议程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代表着“关税”议题不论在传统媒体还是社交媒体中都是用来描述中美贸易战时与其他属性议程联系最为紧密的中心属性。研究也进一步发现,在重大国际性议题中,美国传统媒体因具备社交媒体无法比拟的权威,在事件发生初期的议程设置主导性能力明显。伴随着事件的进展,在后续时间段内,美国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间网络议程设置的主导关系开始出现交替性变化,不存在哪种媒体始终居于网络议程设置的主导地位。其原因和受众的...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2 中美贸易战议题下的相关研究综述
    2.1 新闻传播视域下中美贸易战的研究概述
        2.1.1 国际舆论场视域下的舆情研判和应对措施研究
        2.1.2 议题议程比较下的中外媒体对华态度倾向性差异研究
        2.1.3 媒体话语下的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策略研究
    2.2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框架
        2.2.1 议程设置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2.2.2 媒介间议程设置
        2.2.3 网络议程设置理论研究现状
        2.2.4 媒介间的网络议程设置
    2.3 研究方法概述
        2.3.1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议程设置中的应用
        2.3.2 时滞相关分析法在议程设置中的应用
3 研究方法设计
    3.1 理论框架
    3.2 数据搜集
        3.2.1 样本选择
        3.2.2 美国媒体数据收集
    3.3 内容分析与编码
        3.3.1 编码指标选择
        3.3.2 分析单位界定
        3.3.3 编码员间信度检测
4 媒介间网络议程设置分析及时滞相关分析
    4.1 媒介间的网络议程设置分析
        4.1.1 美国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的核心属性议程趋同
        4.1.2 可视化分析:美国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中心属性议程一致
        4.1.3 美国社交媒体属性议程网络子群规模较传统媒体更大
        4.1.4 美国传统媒体属性议程与社交媒体属性议程显著正相关
    4.2 时滞相关分析:媒介间的属性议程互动影响
        4.2.1 事件起始阶段美国传统媒体为社交媒体设置属性议程
        4.2.2 中方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后美国媒体间主导关系不明确
5 结果与讨论
    5.1 研究结果
        5.1.1 重大国际议题中,传统媒体前期的议程设置主导能力明显
        5.1.2 新的传播媒介形态下,议程设置的主体更趋多元化
        5.1.3 社交媒体中的民意表达加剧议程的分化和极化
    5.2 原因分析
        5.2.1 美国国家利益维度:扭转贸易逆差
        5.2.2 美国政治体制维度:增加选举筹码
        5.2.3 中美国家关系维度:守成国对崛起国的遏制
        5.2.4 美国媒体舆论场特征维度:“后真相”时代情绪驱动传播力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国主流新闻媒体对“中美贸易战”中双方形象的刻画——以《华盛顿邮报》为例[J]. 李占芳,彭梦莹.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中美贸易战”报道的议题设置特征——基于《新闻1+1》的节目分析[J]. 曾晨.  视听. 2019(08)
[3]“中美贸易战”涉华舆情、层级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Youtube平台的考察[J]. 石家宜,郭继荣.  情报杂志. 2019(08)
[4]社会运动中的社交媒体动员与媒介间议程设置效应:以台湾地区“反服贸学运”为例[J]. 乐媛,周晓琪.  国际新闻界. 2019(06)
[5]新浪微博视域下网络舆情实证探析——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J]. 李世豪,纪亚男,董昕.  视听. 2019(06)
[6]全球化视野下国际贸易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分析——以经济日报“中美贸易战”报道为例[J]. 潘高.  视听. 2019(06)
[7]《财经》对中美贸易战的报道议程研究[J]. 李羽.  新闻传播. 2019(09)
[8]《泰叻报》对中美贸易摩擦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J]. 陶云.  新闻研究导刊. 2019(07)
[9]场域视角下“一带一路”推特传播网络结构分析与反思[J]. 周翔,吴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10]第三层次议程设置检验——“李文星事件”中的媒体与公众议程网络分析[J]. 郝帅,罗晨.  教育传媒研究. 2019(02)

博士论文
[1]基于复杂网络的社区系统管理[D]. 任敬喜.青岛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新闻报道研究[D]. 高寅菲.中央民族大学 2019
[2]“中美贸易战”在日舆情研究[D]. 付同乐.中央民族大学 2019
[3]台湾大选中主流报纸与社交媒体间网络议程设置研究[D]. 段小雪.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651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651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