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对虚拟社区网站价值的感知及其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用户对虚拟社区网站价值的感知及其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获得成功以及维系成功,越来越多的虚拟社区必须去争夺网络用户的关注以及参与。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一个具有基本功能设置以及后备技术支持的虚拟社区网站所面临的的关键挑战就是如何维持用户的持续性参与以及如何与用户建立长久稳定的关系。前人在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描述虚拟社区成功的概念模型。其中,二个影响虚拟社区成功的变量被发掘出来:可用性(usability)以及社交性(sociability)。然而,这个概念模型忽略了非组织背景下的虚拟社区网站中用户交流所生成的内容(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虚拟社区的成功以及可持续性,本文扩展了前人的虚拟社区成功框架,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来研究用户对虚拟社区网站价值的感知及其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两个方面来解释虚拟社区的成功:1)用户应该承认它是有价值的;2)它应该有能力维持足够的用户参与。具体来说,虚拟社区的价值由它的科技资产,知识资产以及社区资产共同组成。本文进一步假设,科技资产中的系统质量,知识资产中的知识质量以及知识数量,社区资产中的社区治理,分享规范,成员规模以及成员信誉都会影响用户对虚拟社区网站价值的感知。另外,用户对虚拟社区价值的感知被看做是他们在虚拟社区参与行为的动力。本文研究了五种不同的参与行为,分别为:阅读帖子,发新贴,回复,审核讨论以及跨社区分享。本文由三个连贯的研究组成:一个初步研究,一个先导性研究以及一个主体研究。在初步研究中,用户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验证了本文关于知识资产作为虚拟社区资产必要组成部分的假设。随后,通过执行先导性研究,本文检验了一个概念模型并且验证了用于检验模型的测量标准。先导性研究的数据是从一个叫做Slashdot的科技新闻网站中收集的。得到的数据验证了所有的假设,表明增加的科技,知识以及社区质量会提高用户感知到的网站价值。同时,用户对网站价值的感知对阅读行为和发帖行为有积极的影响。最后,在主体研究中,通过添加三个新的变量,原有的概念模型被进一步扩展以便更全面地描绘虚拟社区的价值。网上问卷的调研方式再次被使用。数据从中国最著名的综合型社区网站天涯论坛中收取。偏最小二乘法的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假设都得到了论证。具体来说,科技资产以及知识资产对用户感知到的网站资产价值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社区资产中的分享规范以及用户声誉对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是,社区治理与成员规模对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并没有显著影响。另外,该研究也证实了感知的对社区资产价值对各种形式的用户参与行为的积极影响。本文随后总结并解释了先导性研究以及主体研究的结果。最后,本文概述了理论和实用性贡献并展望了将来可行的研究方向。本文由三个连贯的研究组成。在初步研究中,虚拟社区网站价值的构成因素得到了验证。本文结社虚拟社区的价值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科技,知识以及社区。在2009年年初,我们选取了一个叫做Slashdot的资讯科技网站,通过邮件发送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给Slashdot的用户。这个开放性问题是“什么使得Slashdot有价值?”Slashdot创立于1997年并且通过自身的发展证明了它的价值。Slashdot最著名的是它的人工过滤的评分系统。系统自动筛选用户对网站中的评论进行打分,得分的高低决定了该评论质量的高低。我们一共发送了310封邮件,最终受到了42份有效的答复。40个人认为Slashdot是有价值的,一个人认为Slashdot没有价值,还有一个人认为他没法将Slashdot与其他网站做比较。初始研究证实了我们关于虚拟社区资产构成的假设,因此,我们把Jenny Preece的原始模型做了修改以更好地描述虚拟社区价值以及用户参与。修改后的模型如下图所示。在这个模型中,用户对社区价值的感知以及他们的参与两者的结合描述了一个社区的成功性。把这两个变量分开,用户对网站价值的感知则会影响他们的参与行为。在先导性研究的概念模型中,本文提出假设如下:(1)系统质量正向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H1);(2)知识质量正向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H2);(3)社区治理正向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H3a),分享规范正向影响用户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H3b);(4)用户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正向影响他们的阅读行为(H4a),用户感知的网站资产价值正向影响他们的内容贡献行为(H4b)。为了验证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假设,本文采用网上问卷调研的方式对Slashdot的用户进行调研。采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1)虚拟社区也是一种在线服务,因此,用网上问卷的方法能保持研究背景和数据收集.背景的一致性;(2)虚拟社区的用户也都是因特网用户,因此,填写网上问卷对于他们来讲更加的方便和舒服。变量的测量主要是用李克特7级量表,我们自己为感知的虚拟社区资产价值建立了量表,其他变量的量表都是从以往文献根据本文研究背景改编而来。在2010年3月到5月,我们搜集了2400位Slashdot用户的邮件地址并且发送给他们问卷的链接。两个星期后,一共收到了144份完整且有效的回复。在先导性研究中,偏最小二乘法被用于分析数据,所有的假设都得到了验证。在主题研究中,我们扩展了先导性研究的概念模型,补充了一些在先导性研究中被忽略的变量,从而构建了一个更加综合性的概念模型。为了验证扩展理论模型及假设,本文采用网上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天涯的用户进行调研。采用这种研究方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量:(1)虚拟社区也是一种在线服务,因此,用网上问卷的方法能保持研究背景和数据收集背景的一致性;(2)虚拟社区的用户也都是因特网用户,因此,填写网上问卷对于他们来讲更加的方便和舒服。变量的测量主要是用李克特7级量表,我们自己为感知的虚拟社区资产价值建立了量表,其他变量的量表都是从以往文献根据本文研究背景改编而来。在2013年3月,我们在问卷星上发布了主体研究的问卷。两个星期后,一共收到了293份完整且有效的回复。在先导性研究中,偏最小二乘法被用于分析数据,大部分假设都得到了验证。本文主要有三个主要的结论:(1)虚拟社区的资产价值由技术资产,知识资产以及社区资产三个部分组成;(2)用户对虚拟社区资产价值的评估对他们的参与行为有正影响;(3)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虚拟社区中(讨论如下)。首先,从Slashdot以及天涯社区中搜集的数据都支持了关于技术资产对感知的虚拟社区价值有正向影响这个假设。其次,从Slashdot以及天涯社区中搜集的数据都支持了关于知识资产对感知的虚拟社区价值有正向影响这个假设。具体说来,在Slashdot中,我们验证了知识质量对虚拟社区价值有正向影响。在天涯社区中,我们验证了除了知识质量之外,知识数量对虚拟社区的价值也有正向影响。再次,从Slashdot中搜集的数据支持了我们关于社区治理和分享规范对虚拟社区价值有正向影响的假设。然而从天涯社区中搜集到数据的分析结果与Slashdot数据的分析结果略有不同。在天涯社区中,分享规范以及成员信誉对虚拟社区价值有正向影响,然而,社区治理与成员规模对虚拟社区价值则没有显著的影响。最后,用户对于虚拟社区资产价值的感知对于他们的各种参与行为都有正向的影响作用。本文有较强的理论贡献。首先,本文是第一个引入虚拟社区资产概念的研究。其次,文本发现了三种影响虚拟社区价值的不同资产,包括技术资产,知识资产以及社区资产。再次,本文实证性地验证了关于三种不同资产会影响虚拟社区价值的假设。第四,本文验证用户对虚拟社区资产价值的感知对于他们的参与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丰富了对于用户参与行为的考量,考虑到了各种不同的参与方式,尤其是新出现的跨社区分享行为。除了理论意义,本文同样具有实践价值。总的来说,本文帮助公司或者组织构建成功的虚拟社区提供了指导方案。除了技术支持以外,完善知识质量,增加知识数量以及规范社区治理增加分享机制都可以提高整个社区的价值。
【关键词】:虚拟社区 科技资产 知识资产 社群资产 用户参与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9;TP393.092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5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5-27
- 1.1 Problem Statement15-20
- 1.2 Research Questions and Objectives20-22
- 1.3 Expected Contribution22-24
- 1.4 Dissertation Structure24-27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7-46
- 2.1 Virtual Communities27-32
- 2.2 Virtual Community Success32-39
- 2.2.1 Preece's Virtual Community Success Framework32-34
- 2.2.2 Refined Virtual Community Success Framework34-39
- 2.3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Communities39-46
- 2.3.1 Reading40-42
- 2.3.2 Posting42
- 2.3.3 Cross-community sharing42-46
- Chapter 3 RESEARCH MODEL AND HYPOTHESES46-59
- 3.1 Technology Asset48-50
- 3.2 Knowledge Asset50-52
- 3.3 Community Asset52-56
- 3.4 Perceived Site Asset Value and Participation56-59
- Chapter 4 METHODOLOGY59-85
- 4.1 Over view of Research Design59-61
- 4.2 Study 1:Open-ended Questionnaire61-67
- 4.2.1 Virtual Community Site:Slashdot61-64
- 4.2.2 Data Collection64-65
- 4.2.3 Results of Study 165-67
- 4.3 Study 2: Pilot Study on Slashdot67-76
- 4.3.1 Operationalization of Constructs and Measurements67-71
- 4.3.2 Virtual Community Site:Slashdot71-72
- 4.3.3 Data Collection72-75
- 4.3.4 Results of Study 275-76
- 4.4 Study 376-85
- 4.4.1 Virtual Community Site:Tianya77-78
- 4.4.2 Operationalization of Constructs and Measurements78-81
- 4.4.3 Questionnaire Translation81-82
- 4.4.4 Data Collection82-85
- Chapter 5 DATA ANALYSIS85-103
- 5.1 Data Analysis Method85-86
- 5.2 Measurement Model86-97
- 5.2.1 Reliability86-88
- 5.2.2 Discriminant validity and convergent validity88-94
- 5.2.3 Common Method Bias94-97
- 5.3 Structural Model97-100
- 5.4 Summary of Hypotheses and Results100-103
- Chapter 6 DISCUSSIONS AND CONCLUSIONS103-121
- 6.1 Results Interpretation104-110
- 6.1.1 Roles of Technology Asset,Knowledge Asset and Community Asset105-108
- 6.1.2 Roles of Perceived Virtual Community Value108-110
- 6.2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110-112
- 6.3 Implication for Practice112-114
- 6.4 Limit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114-119
- 6.5 Conclusion119-121
- REFERENCES121-148
- Appendix A148-152
- Appendix B152-160
- Acknowledgements160-162
- Publications and Working Papers162-1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社区网站应设“首席文化官”一职[J];计算机与网络;2007年19期
2 王冰睿;;高筑藩篱留不住用户 社区网站共享平台开放迎客[J];IT时代周刊;2008年13期
3 刘文京;;提高社区网站的服务水平[J];新闻爱好者;2011年21期
4 汪雷;社区网站的建立与管理运作模式的构想[J];信息技术;2003年06期
5 王琼;;赢在未来——社区网站的创新战略[J];互联网天地;2008年11期
6 胡昌华;;儿童社区网站火暴之后有隐忧[J];出版参考;2010年18期
7 刘菲菲;;让分享创造价值:揭秘社区网站生存之道[J];网络与信息;2011年03期
8 曹恒军;;纸媒与社区网站的互动融合——对成都商报社区网站成都全搜索和社区金版的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1年14期
9 冯晓峰;;试论城市功能区社区网站的特点与运营机制——以北京金融街网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10 朱梦婷;;浅析微博冲击下地方社区网站的发展策略——以《姑苏网》为例[J];新闻世界;2013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铭;我市首家社区网站开通[N];郴州日报;2007年
2 徐振兴 寇希胜;社区网站在平安建设中大显身手[N];天津政法报;2009年
3 记者 李立章;自从有了社区网站 足不出户也能唠嗑[N];红河日报;2009年
4 记者 刘健 通讯员 陈婷然;“社区网站”创办三年成绩斐然[N];天津政法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腾;社区网站:小区里的隐形帮会[N];中国经营报;2009年
6 汪小意;校园社区网站争相“占座”[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严钰;社区网站遭遇用户撤离麻烦[N];民营经济报;2006年
8 李莉;宏伟社区创建我市首个“社区网站”[N];沈阳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李雪昆;社区网站 聚人气求收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腾;社区网站的喧嚣与寂寞[N];中国经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丽;用户对虚拟社区网站价值的感知及其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袁倩;社区网站建设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郑杨;基于4I原则的本地化社区网站运营模式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子瑞;“在山西”社区的O2O之路[D];山西大学;2015年
4 王箫屿;校园虚拟社区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武柳;城市社区网站功能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3年
6 冯莹莹;同学网的营销组合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庞海燕;性格信息个性化服务在社区网站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8 陆玮;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微博社区网站界面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用户对虚拟社区网站价值的感知及其对用户参与行为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30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