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及发病预测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1 18:40
  研究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一种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病变,是目前导致婴幼儿视功能受损或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的筛查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ROP的致盲率。目前的筛查标准主要依据出生胎龄和出生体重而制定,标准较为宽松,筛查效率偏低。眼底检查有一定侵入性,过多的检查不仅耗时费力、增加经济负担,对于早产儿来说也是无益的。面对早产儿存活数量的日益增长和眼科专业医师的缺乏,怎样合理评估ROP发生的可能,在不漏诊患儿的前提下尽量缩小筛查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探索非侵入、结合多种危险因素的ROP预测方法,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目的1、分析ROP潜在的危险因素,寻找能够预测ROP发生的最佳指标组合。2、建立非侵入、低成本的ROP发病预测模型,以提前辨别高危儿,使筛查工作有的放矢,为ROP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工作带来帮助。3、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疾病预测,是将人工智能与眼科诊疗相结合的一次探索。方法对591例自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并接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定义及危害
    2. 流行病学特点
    3. 病理生理
    4. 筛查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第二章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1. 目的
    2. 研究对象
    3. 方法
        3.1 筛查标准
        3.2 检查方法
        3.3 检查注意事项
        3.4 ROP筛查结果判读
        3.5 资料收集
        3.6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591例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
        4.2 ROP筛查基本情况
        4.3 ROP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
        4.4 ROP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5. 讨论
        5.1 母亲孕产因素与ROP
        5.2 新生儿因素与ROP
        5.3 新生儿干预措施与ROP
        5.4 新生儿实验室检查与ROP
        5.5 影响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5.6 研究局限性
    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ROP的发生
    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ROP发病预测
        1.1 人工神经网络
        1.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ROP发病预测模型
    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ROP发病预测
        2.1 遗传算法
        2.2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过程
        2.3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
    3. 讨论
        3.1 ANN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对比
        3.2 ANN模型优点
        3.3 ANN模型缺点
        3.4 研究局限性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展望
第五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797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9797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