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5 22:00

  本文关键词: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谢林 《艺术哲学》 美学思想


【摘要】:《艺术哲学》是谢林一生中同一哲学时期里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作为对艺术标榜甚高的著作在西方美学史、哲学史中的重要性鲜有出其右者。谢林在《艺术哲学》中提供了关于艺术体系化的理论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有助于对艺术作全面深入地掌握。本篇论文的目的是逻辑性地把握谢林的美学思想,并将其放置德国古典美学历程之中来进行定位、放置现代主义的视野之下讨论其影响。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等几部分。绪论论述了研究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的必要性和研究现状。正文包括《艺术哲学》中美学思想的背景、内容、特点、定位与影响:第一章主要论述谢林《艺术哲学》中美学思想的同一哲学、革命的时代、分裂的德国现状以及思想文化等背景。通过对哲学基础、社会现状、思想文化的研究,论述出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在此背景下得以产生。第二章主要论述谢林在《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这一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是艺术本质论,论述的是“艺术是绝对者的流溢”以及何以可能;第二节是艺术质料论,论述的是“神话是一切艺术的来源与质料”,并分析神话成为艺术质料的逻辑过程;第三节是艺术形态论,论述的是艺术形态由崇高与优美、素朴与感伤、风格与手法三对一般形态与造型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特殊形态构成。通过对这三部分内容以及其之间逻辑关系的论述,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及其思想体系的逻辑表现从内容方面得以呈现出来。第三章从艺术的哲学化、构拟方法的运用以及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三个方面论述了谢林《艺术哲学》中美学思想的特点。这些特点作为对上一章的谢林《艺术哲学》中美学思想基本内容的概括把握,又承接了下一章对于其美学思想的地位、影响与启示。第四章将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放到德国古典美学进程中而得出其地位,将之与现代主义的一些思想理论进行比较而得出其美学思想对现代主义的影响,最后论述了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对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启示。这一章从外在角度来对谢林的美学思想进行评价。正文主要是从背景、内容、特点、评价四个角度来把握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结语部分则概括了谢林《艺术哲学》中美学思想内容并得出其特点、从历史角度论述了谢林美学思想在当时及其后的地位与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83-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安庆;谢林哲学中的自由问题——兼论谢林前后期哲学的统一性[J];哲学研究;2001年05期

2 谢地坤;绝对与人类自由——谢林《自由论》探析[J];现代哲学;2004年01期

3 凌继尧;;谢林的艺术学理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先刚;;谢林的“世界时代哲学”构想及其演进[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W.克鲁贝克;彦冰;;谢林的爱与恶的哲学简论[J];哲学译丛;1984年02期

6 张剑伟;关于哲学和科学关系的一个理论问题——与谢林平同志商榷[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7 邓安庆;国外谢林自然哲学研究述介[J];哲学动态;1992年03期

8 陈海燕;;谢林的艺术特征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9 ;赌王2007[J];当代体育;2006年47期

10 三石;谢林汉姆:精神不老[J];当代体育;199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地坤;;自由与宗教——从谢林的“自由论”谈起[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海燕;;谢林与康德美学思想之比较[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3 张政文;;谢林美学思想的现代性转向与反思[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4 康蓉;;托马斯·谢林及“谢林点”[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5 宛小平;;庄子美学和谢林艺术哲学的比较——兼谈哲学和美学关系的几种典型样式[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倪梁康;;Transzendental:含义与中译[A];康德哲学及其现代意义——纪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彬;谢林:让病人放心托付生命[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黑龙江大学 张园;谢林带我们重回“艺术”[N];光明日报;2010年

3 执笔 汪国梁;倾尽全力付薪 诠释责任担当[N];安徽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先杰;闯出一片新天地[N];安徽经济报;2003年

5 徐树才 黄道钦;“让全村的人都富起来”[N];福建日报;2005年

6 梁捷;看不见的战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7 周战强;冲突与合作的结果[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8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周黎安;冲突的战略[N];机电商报;2006年

9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徐爱国;“以宪法的名义”[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记者 刘仲华;以色列美国两学者获诺贝尔经济学奖[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园;谢林艺术哲学及对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美华;谢林《自由论文》中的自由思想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2 何凯;“神话”作为奠基者[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3 张传雷;谢林《艺术哲学》中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4 吴剑锋;青年恩格斯与老年谢林的相遇[D];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孟令卓;谢林艺术理论的形而上学蕴涵及实质[D];辽宁大学;2011年

6 张文圣;论谢林的同一哲学[D];吉林大学;2009年

7 陈海燕;谢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293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293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a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