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论研究
本文关键词: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论研究 出处:《吉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一般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观念,其哲学正是在“道”的基础上展开并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然而,由于老子明确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并且认为对本体之道的命名是强行为之的,由此指出本体之道不能被言说。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本体之道不可言说,为何老子又留下五千玄言?这就说明老子并没有绝对否弃名言。通过对老子哲学思想形成背景的分析,可知老子提出“道可道,非常道”的命题包含着对名言的深刻批判,基于这种批判,老子改变了日常的言说方式,利用语言形成了一种“建构-解构”言说方式对本体之道进行了言说。“建构-解构”的言说方式首先给言说对象提供了一种自由展开自身的澄明之境,这种澄明之境与个人通过“损之又损”的修养方式达到的精神境界是二而一的。通过分析可知澄明之境实际上就是老子所谓的“玄德”,而“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玄德”在老子看来就是本真的保有了道物亲缘关系的境域,如此则可以借助“玄德”提示出老子之道是天地万物的存在本体,进一步还可发现,本体之道亦是“自然”价值的形上根据。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B22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信伟;;玄德的美学意蕴[J];文教资料;2007年34期
2 范子盛;;保持玄德,才能可持续发展[J];老同志之友;2011年21期
3 郑开;;玄德论——关于老子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解读与阐释[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尚建飞;;玄德与圣人体道——论《老子》圣人观的哲学意蕴[J];兰州学刊;2006年11期
5 罗红昌;;“玄德”新释[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艾永明;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J];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7 马国柱;论老子的“玄德”之美[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余乃忠;龚群;;与物反矣,乃至于大顺——老子大道玄德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理路与构境[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9 王培勤;浅论老子玄德对后世的积极影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10 李孺义;论“玄德”──奠基于实践理性上的道体论形而上学[J];哲学研究;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仲祥;;论简本《老子》与今本《老子》的关系[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陆永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老子说“玄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俞益萍;刘备为何字玄德[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谢扬举;老子的超越哲学与当代世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秀洲区委报道组 吴怡之 吴桂潮 通讯员 许庆龙 陆爱兴;病时有人探:让党员感受组织温暖[N];嘉兴日报;2006年
5 记者 王印毅;力帆瞄准新“外援”[N];重庆商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熊智军;玄德与明德[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龙;老子玄德思想对中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3 毛凤祥;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31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133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