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列佛游记》的模糊性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方朔;;重读《格列佛游记》[J];南风窗;2012年10期
2 李庆陆;于广华;;重温历史 感悟人生——名著《格列佛游记》解读[J];初中生之友;2010年33期
3 孙绍先;论《格列佛游记》的科学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4 苗福光,王莉娜;一部杰出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讽刺剧——读《格列佛游记》[J];理论学习;2003年02期
5 杨金华;忧患意识:《格列佛游记》主题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李毅;;浪漫的谎言和隐蔽的批评——对《格列佛游记》的文化解读[J];美与时代;2006年05期
7 郑茗元;;虚构—讽刺—现实:也析《格列佛游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邓宏艺;;对理性与文明的诘问——《格列佛游记》的另类声音[J];世界文化;2008年09期
9 赵解语;李立锁;李哲;;《格列佛游记》的前瞻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9期
10 李江;;《格列佛游记》的批判性分析(英文)[J];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谢远东;音乐和思维的理想国[N];法制日报;2002年
2 周宁;西方走向世界的两种心态[N];文艺报;2004年
3 谢远东;音乐和思维的理想国[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睿婕;从意识形态看《格列佛游记》的复译[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伍维花;论《格列佛游记》的模糊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3 吴妹;《格列佛游记》中的前景化艺术[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迎春;《格列佛游记》中的陌生化艺术[D];山东大学;2013年
5 周甄陶;《格列佛游记》与18世纪西方理性的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伶伶;《格列佛游记》中人物的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秀云;《格列佛游记》的女性主义解读[D];宁波大学;2009年
8 张帆;讽刺之上的寓意—《格列佛游记》思想内涵再认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晓刚;《乌托邦》和《格列佛游记》中的理想社会的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10 王玲娟;《格列佛游记》中英国性的反思和重建[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1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71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