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列佛游记》的模糊性

发布时间:2020-07-26 23:23
【摘要】:《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著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该书自出版之日起就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评论家们和读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剖析和解读,或是基于作品本身,亦或是聚焦于作者本人,迄今对该作品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大都忽略了潜藏在《格列佛游记》中的某些模糊性,从而掩盖了这部小说多样解读的可能性。解构主义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主义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开放性和无终止性是其两大基本特征。德里达认为文本意义处于一个无限增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本意义的本源会迷失,文本的意义永远处在“撒播”状态之中,犹如一颗种子向四面八方指涉开去,那么所谓的本源、中心实际上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之中,因而文本所指的终极意义也不会存在。通过对《格列佛游记》的仔细阅读与深入透彻的分析,本论文挖掘出隐藏于此文本中的三处模糊性。文本中有些文字明确地表明了对殖民主义的批判态度,而有些文字则暗示出这种态度。文本中也出现了不少事例直接抨击穷凶极恶的殖民统治者盘剥奴役殖民地人民的丑陋行径和其残暴血腥与令人发指的殖民统治。但同时,文本中的殖民话语,即颂扬欧洲民族的优越与文明而贬低异域民族的劣质与未开化的语句的存在又使得文本笼罩着一种殖民主义意识,所以包含在此文本中对待殖民主义的态度是模糊的、不明确的。文本中描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益处,如世界性航海的实现和海外贸易带来的不菲利润,而科技的发展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那么这些描述就显现出对理性的推崇;文本中对具有高度理性的慧殐的赞叹不已更体现出对理性的顶礼膜拜。但不难发现,文本中也述说了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科技进步带来的种种灾难,如毁灭性武器的发明与应用,不切实际的形形色色的荒谬的科学实验及由此带来的城镇的破败不堪及人民不可名状的悲苦,所以包含在此文本中对待理性主义的态度也是摇摆的、不确定的。文本中出现了对女性身心进行毫不留情地攻击的语句,显示出一种厌女症的存在,但同时文本中也不乏有对女性欣赏、赞美和依存之处,显现出对女性喜爱,所以包含在此文本中的女性观同样是矛盾的、模棱两可的。基于上述对三对不确定性的分析,本文认为《格列佛游记》没有明确的最终意义,这可能归因于文本语言的矛盾和不稳定的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方朔;;重读《格列佛游记》[J];南风窗;2012年10期

2 李庆陆;于广华;;重温历史 感悟人生——名著《格列佛游记》解读[J];初中生之友;2010年33期

3 孙绍先;论《格列佛游记》的科学主题[J];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4 苗福光,王莉娜;一部杰出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讽刺剧——读《格列佛游记》[J];理论学习;2003年02期

5 杨金华;忧患意识:《格列佛游记》主题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6 李毅;;浪漫的谎言和隐蔽的批评——对《格列佛游记》的文化解读[J];美与时代;2006年05期

7 郑茗元;;虚构—讽刺—现实:也析《格列佛游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11期

8 邓宏艺;;对理性与文明的诘问——《格列佛游记》的另类声音[J];世界文化;2008年09期

9 赵解语;李立锁;李哲;;《格列佛游记》的前瞻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9期

10 李江;;《格列佛游记》的批判性分析(英文)[J];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谢远东;音乐和思维的理想国[N];法制日报;2002年

2 周宁;西方走向世界的两种心态[N];文艺报;2004年

3 谢远东;音乐和思维的理想国[N];南方周末;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睿婕;从意识形态看《格列佛游记》的复译[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伍维花;论《格列佛游记》的模糊性[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3 吴妹;《格列佛游记》中的前景化艺术[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迎春;《格列佛游记》中的陌生化艺术[D];山东大学;2013年

5 周甄陶;《格列佛游记》与18世纪西方理性的反思[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伶伶;《格列佛游记》中人物的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秀云;《格列佛游记》的女性主义解读[D];宁波大学;2009年

8 张帆;讽刺之上的寓意—《格列佛游记》思想内涵再认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周晓刚;《乌托邦》和《格列佛游记》中的理想社会的比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10 王玲娟;《格列佛游记》中英国性的反思和重建[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14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714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0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