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特色文化游》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发布时间:2020-07-28 23:33
【摘要】:本文以《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额济纳特色文化游》(以下简称《内蒙古文化游》)的翻译为实践基础,以关联理论为指导理论,结合旅游文本的特点,对翻译过程中的难点及不足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本报告主要有引言、任务描述、翻译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实践总结五个部分内容。在引言中,主要介绍了本报告的背景及意义。在任务描述中,交代了翻译项目的任务来源和客户要求;翻译过程描述部分对接到任务后具体的翻译过程进行了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事项。案例分析主要分析了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最后一部分实践总结,主要反思了此次翻译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内蒙古文化游》具有通俗易懂,信息量大的特点,而且兼具文学性、艺术性、宣传性和广告性。作为典型的汉语旅游文本,该文本语言华丽,多用修辞格,多倾向于辞藻的渲染。而英文旅游材料则更注重信息的传达,具有用词简洁明了,结构严谨,风格简约等特点。因此,中英旅游文本在文体特点上的巨大差异,成为本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难点。为了使目的语读者能够更好的接受《内蒙古文化游》的译本,笔者采用直译、增译、加注等翻译策略及方法,力求在清晰传达原文信息的前提下,保证译文的宣传效果。笔者希望通过全面呈现此次翻译实践的具体过程以及实践总结,为今后翻译该类型文本的译者提供参考,促进外宣旅游的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学义;巴丹吉林沙漠西部生存着原始森林[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年04期

2 黄焱红;大漠生机 在巴丹吉林沙漠深处[J];华夏人文地理;2002年06期

3 黄业敏;;走进巴丹吉林沙漠[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0年03期

4 梁国安;;每期一照[J];中国石油企业;2013年10期

5 张选国;;到巴丹吉林沙漠去[J];中国记者;1988年03期

6 梦芝;;漠中江南——巴丹吉林沙漠[J];百姓生活;2012年06期

7 ;巴丹吉林沙漠[J];内蒙古林业;2007年03期

8 ;幽浮之末日余晖[J];奇闻怪事;2008年09期

9 孙海珠;;醉美巴丹吉林沙漠[J];当代人;2013年09期

10 罗拉;;沙山后面是什么 巴丹吉林沙漠徒步记[J];风景名胜;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妮娜;杨小平;P.Rioual;;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水样碱度特征的初步研究[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2 王乃昂;董春雨;陈红宝;陈立;马宁;沈士平;;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循环初步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王乃昂;赵力强;程弘毅;董春雨;李卓仑;;巴丹吉林沙漠科学考察与研究进展[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李万元;吕世华;;巴丹吉林沙漠周边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年和年代际变化规律及其空间差异[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9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变化[C];2013年

5 梅凡民;张小曳;张承中;王亚强;;巴丹吉林沙漠戈壁地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表土的平均起动摩阻风速[A];中国颗粒学会2004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会议文集[C];2004年

6 李北罡;张丽明;郭博书;;巴丹吉林沙漠沙样中磷形态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马妮娜;杨小平;;巴丹吉林沙漠及其东南边缘地区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文学意义[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C];2009年

8 王乃昂;李卓仑;董春雨;陈立;马宁;沈士平;张振瑜;安帅;;巴丹吉林沙漠湖泊水循环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陈建生;汪集e

本文编号:2773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73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d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