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视角观照下的陈其钢其人其乐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20:15
陈其钢,旅法华人作曲家,其创作涉猎广泛,作为严肃作曲家,作品几乎囊括了除歌剧外所有的严肃音乐体裁;作为音乐制作人,其为电影《归来》制作的配乐曾斩获“金马奖”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华表奖”优秀音乐奖;作为音乐总监,参与创作的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流行十数年而不衰。由此,不同的学者与听众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和印象,譬如中国第五代作曲家、北京奥运会音乐总监、中国音乐诗人等。检索以往涉及陈其钢其人其乐的研究可以看出,较为普遍的方式是以“三分法”割裂地叙述个人的生活和行为,分析音乐文本,阐释个人的贡献和价值等,所属学科领域多为作曲技术理论及作品分析。一方面,当代中国作曲家及其音乐作品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理论家、作曲家的关注;另一方面,由于以分析纯音乐本体为主,缺乏作者的个人阐释以及研究对象与社会环境的勾联,不少研究具有极大的重复性。而自音乐人类学诞生以来,关注的对象多为一个族群的音乐事项,随着近年来个人研究、传记研究以及口述史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音乐的生产者、参与者身上,但主要集中在传统音乐领域及古典音乐领域。是以,本论题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将陈其钢的个人生活交织到对他艺术创作的讨论中...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1:《乱弹》结构图“高潮部分”??B5?(210-218)?:?b??,A10?(?219-226?)?:?a?,翅音色:木管'色彩乐器??//?(?227-231?)?:?b??变奏5?(?210-259小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文人作曲家周文中——以“音乐文本田野工作”的方式思考[J].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1)
[2]“以心求心”“自身意识”与“反身的逆觉体证”——对宋明理学通向“真己”之路的哲学反思[J]. 陈立胜. 哲学研究. 2019(01)
[3]被凝视的花朵——陈其钢《蝶恋花》中的女性性别刻板印象修辞[J]. 何弦.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8(03)
[4]陈其钢:一个真正属于世界的作曲家[J]. 秋音.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7(09)
[5]音乐中的性别建构——评陈其钢《蝶恋花》[J]. 宋戚. 人民音乐. 2016(07)
[6]现代性进程中的音乐家社会身份建构:观察与反思[J]. 杨燕迪.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7]音色-音响在管弦乐组曲《五行》中的结构力作用[J]. 戴华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8]“巫乐”研究的新探索[J]. 廖明君,萧梅. 民族艺术. 2008(03)
[9]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的音响结构[J]. 段伟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 黄国文,徐珺.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0)
博士论文
[1]论陈其钢音乐创作中对戏曲元素的运用[D]. 朱玫玫.南京艺术学院 2018
[2]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D]. 张旭儒.上海音乐学院 2006
[3]花儿王朱仲禄[D]. 张君仁.福建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孙文明二胡曲及其演奏技艺的当代阐释[D]. 左明月.上海音乐学院 2019
[2]陈其钢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作曲技法初探[D]. 张艺馨.上海音乐学院 2019
[3]在重复中变化,在变化中重复[D]. 胡晶莹.中央音乐学院 2018
[4]朱勤甫及其鼓技研究[D]. 吴思雨.上海音乐学院 2017
[5]人声与器乐的融合[D]. 郑曲曲.上海音乐学院 2014
[6]陈其钢《蝶恋花》五声性技法及意蕴探究[D]. 朱星月.上海音乐学院 2014
[7]社会性别视阈下陈其钢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五行》、《蝶恋花》的比较分析[D]. 张斌.中央音乐学院 2012
[8]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研究[D]. 王尚.中央音乐学院 2010
本文编号:2905623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1:《乱弹》结构图“高潮部分”??B5?(210-218)?:?b??,A10?(?219-226?)?:?a?,翅音色:木管'色彩乐器??//?(?227-231?)?:?b??变奏5?(?210-259小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文人作曲家周文中——以“音乐文本田野工作”的方式思考[J].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9(01)
[2]“以心求心”“自身意识”与“反身的逆觉体证”——对宋明理学通向“真己”之路的哲学反思[J]. 陈立胜. 哲学研究. 2019(01)
[3]被凝视的花朵——陈其钢《蝶恋花》中的女性性别刻板印象修辞[J]. 何弦.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8(03)
[4]陈其钢:一个真正属于世界的作曲家[J]. 秋音.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7(09)
[5]音乐中的性别建构——评陈其钢《蝶恋花》[J]. 宋戚. 人民音乐. 2016(07)
[6]现代性进程中的音乐家社会身份建构:观察与反思[J]. 杨燕迪.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2(01)
[7]音色-音响在管弦乐组曲《五行》中的结构力作用[J]. 戴华丽.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0(02)
[8]“巫乐”研究的新探索[J]. 廖明君,萧梅. 民族艺术. 2008(03)
[9]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的音响结构[J]. 段伟伟.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10]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 黄国文,徐珺.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10)
博士论文
[1]论陈其钢音乐创作中对戏曲元素的运用[D]. 朱玫玫.南京艺术学院 2018
[2]潘德列茨基早期音乐作品中的“音色—音响”观念及其创作技法研究[D]. 张旭儒.上海音乐学院 2006
[3]花儿王朱仲禄[D]. 张君仁.福建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孙文明二胡曲及其演奏技艺的当代阐释[D]. 左明月.上海音乐学院 2019
[2]陈其钢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作曲技法初探[D]. 张艺馨.上海音乐学院 2019
[3]在重复中变化,在变化中重复[D]. 胡晶莹.中央音乐学院 2018
[4]朱勤甫及其鼓技研究[D]. 吴思雨.上海音乐学院 2017
[5]人声与器乐的融合[D]. 郑曲曲.上海音乐学院 2014
[6]陈其钢《蝶恋花》五声性技法及意蕴探究[D]. 朱星月.上海音乐学院 2014
[7]社会性别视阈下陈其钢的两部管弦乐作品《五行》、《蝶恋花》的比较分析[D]. 张斌.中央音乐学院 2012
[8]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研究[D]. 王尚.中央音乐学院 2010
本文编号:29056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905623.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