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副词“总是”与“老是”的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21-05-09 20:3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副词是留学生学习的重难点,频率副词是副词的小类,频率副词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如此,这类词汇没有形成系统的教学方法,这对频率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造成困难。在《HSK词汇等级大纲》中“总是”是甲级词汇,“老是”是乙级词汇,二者是现代汉语里常见的频率副词。但是对于初级阶段的留学生来说,是一对比较难以辨析的近义词,学习和使用频率副词“总是”“老是”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偏误。本文以频率副词“总是”“老是”作为研究对象。在语义、句法以及语用功能方面对两个词语进行比较,分析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提出教学建议,设计频率副词“总是”“老是”的语义、句法片段教学。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初级阶段的学习者正确使用频率副词“总是”“老是”,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实践尽一份绵薄之力。本文共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总结前人关于频率副词“总是”“老是”的研究,论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分析频率副词“总是”“老是”在语义、句法以及语用三个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频率副词“总是”“老是”的偏误分析。收集整理HSK动态...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2.1 频率副词的研究
1.2.2 频率副词“总是”“老是”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2 “总是”“老是”的语义、句法、语用功能比较
2.1 语义功能比较
2.1.1 语义共性
2.1.2 语义个性
2.2 句法功能比较
2.2.1 句法共性
2.2.2 句法个性
2.3 语用功能比较
2.4 小结
3 “总是”“老是”的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
3.1.1 误加
3.1.2 误代
3.1.3 遗漏
3.1.4 错序
3.1.5 混用
3.2 偏误原因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3.2.3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3.2.4 教师教学的影响
3.3 小结
4 “总是”“老是”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4.1 对教师的建议
4.1.1 增加词汇复现
4.1.2 加强语义对比
4.1.3 选择教学方法
4.2 对学生的建议
4.2.1 情景中理解语义
4.2.2 近义词的比较
4.2.3 创造语言环境
4.3 “总是”“老是”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总是”和“老是”的对比研究[J]. 刘守军,王恩建.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4)
[2]“总是”与“老是”比较研究补说[J]. 王灿龙.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2)
[3]“总”与“总是”语义语法特征及差异研究[J]. 方兴龙,李春红.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2)
[4]频率副词与概率副词——从“常常”与“往往”说起[J]. 石定栩,孙嘉铭. 世界汉语教学. 2016(03)
[5]频率副词“还”、“再”、“又”重复义之比较[J]. 王敏凤. 语文建设. 2015(23)
[6]重复类频率副词句法语义分析[J]. 周文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3)
[7]量化义时间副词的语义特征和主观量化功能[J]. 邹海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8]“时时”、“不时”、“时不时”的句法语义分析——兼谈其在频率副词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 邹海清. 汉语学习. 2008(06)
[9]频率副词的选择性差异[J]. 王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6(04)
[10]频率副词的范围和类别[J]. 邹海清.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3)
博士论文
[1]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 朴锦海.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形式语义研究[D]. 贾改琴.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留学生“满意”“满足”的偏误分析[D]. 彭诗梦.湖南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时时”、“不时”、“时不时”比较研究[D]. 邹海艳.南京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常用频度副词研究[D]. 方芳.苏州大学 2015
[4]“时刻”、“时时”、“一直”的对比研究[D]. 张娜.吉林大学 2015
[5]韩国学生汉语频率副词使用的偏误分析[D]. 郑铭明.黑龙江大学 2015
[6]频率副词“总(是)、老(是)”的汉韩比较研究[D]. 禹明延.吉林大学 2014
[7]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频率副词研究[D]. 葛小宾.黑龙江大学 2014
[8]现代汉语“总是”与“一直”的比较研究[D]. 魏艳庆.吉林大学 2013
[9]“突然”、“忽然”的比较研究[D]. 姜丽.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10]时间副词“一直”、“总是”、“老是”的比较研究[D]. 张丹.延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7982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2.1 频率副词的研究
1.2.2 频率副词“总是”“老是”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2 “总是”“老是”的语义、句法、语用功能比较
2.1 语义功能比较
2.1.1 语义共性
2.1.2 语义个性
2.2 句法功能比较
2.2.1 句法共性
2.2.2 句法个性
2.3 语用功能比较
2.4 小结
3 “总是”“老是”的偏误分析
3.1 偏误类型
3.1.1 误加
3.1.2 误代
3.1.3 遗漏
3.1.4 错序
3.1.5 混用
3.2 偏误原因
3.2.1 母语负迁移
3.2.2 目的语知识负迁移
3.2.3 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3.2.4 教师教学的影响
3.3 小结
4 “总是”“老是”的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4.1 对教师的建议
4.1.1 增加词汇复现
4.1.2 加强语义对比
4.1.3 选择教学方法
4.2 对学生的建议
4.2.1 情景中理解语义
4.2.2 近义词的比较
4.2.3 创造语言环境
4.3 “总是”“老是”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总是”和“老是”的对比研究[J]. 刘守军,王恩建.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4)
[2]“总是”与“老是”比较研究补说[J]. 王灿龙. 世界汉语教学. 2017(02)
[3]“总”与“总是”语义语法特征及差异研究[J]. 方兴龙,李春红.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7(02)
[4]频率副词与概率副词——从“常常”与“往往”说起[J]. 石定栩,孙嘉铭. 世界汉语教学. 2016(03)
[5]频率副词“还”、“再”、“又”重复义之比较[J]. 王敏凤. 语文建设. 2015(23)
[6]重复类频率副词句法语义分析[J]. 周文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4(03)
[7]量化义时间副词的语义特征和主观量化功能[J]. 邹海清.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8]“时时”、“不时”、“时不时”的句法语义分析——兼谈其在频率副词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 邹海清. 汉语学习. 2008(06)
[9]频率副词的选择性差异[J]. 王敏.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06(04)
[10]频率副词的范围和类别[J]. 邹海清. 世界汉语教学. 2006(03)
博士论文
[1]汉韩频率副词对比研究[D]. 朴锦海.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现代汉语时间副词的形式语义研究[D]. 贾改琴.浙江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留学生“满意”“满足”的偏误分析[D]. 彭诗梦.湖南师范大学 2019
[2]基于汉语国际教育的“时时”、“不时”、“时不时”比较研究[D]. 邹海艳.南京师范大学 2018
[3]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常用频度副词研究[D]. 方芳.苏州大学 2015
[4]“时刻”、“时时”、“一直”的对比研究[D]. 张娜.吉林大学 2015
[5]韩国学生汉语频率副词使用的偏误分析[D]. 郑铭明.黑龙江大学 2015
[6]频率副词“总(是)、老(是)”的汉韩比较研究[D]. 禹明延.吉林大学 2014
[7]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常用频率副词研究[D]. 葛小宾.黑龙江大学 2014
[8]现代汉语“总是”与“一直”的比较研究[D]. 魏艳庆.吉林大学 2013
[9]“突然”、“忽然”的比较研究[D]. 姜丽.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10]时间副词“一直”、“总是”、“老是”的比较研究[D]. 张丹.延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77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77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