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25 13:17

  本文关键词: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教育,这种教育充满了爱,人性和生命力。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成了五类,其中期望得到赏识、尊重和爱是更高层次的要求。赏识教育的核心是寻找和关注学生的闪光点,用赞赏的眼光肯定学生,使学生能爆发内在的潜能。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将赏识教育运用到课堂中,对赏识教育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从未停止。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旨在探讨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生的英语教学中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在实施赏识教育的时候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2)如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3)农村初中赏识教育的实施是否有意义?2001年我国教育部提出的三维目标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达到三个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写到,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我们在完成教学目标的时候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情感教育不仅仅是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着乐观的生活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每个人都需要得到肯定和赏识,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更是如此。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英语教育本质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赏识与鼓励,并通过施以真诚的爱,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信,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本研究拟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调查、分析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现状,进而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与教学记录等研究方法。通过梳理文献资料,确定了有关实施赏识教育的原则及策略,分析了农村初中学生心理。以云溪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与教学记录。研究发现,赏识教育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需要教师的欣赏与激励,但是在实施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必须把握好赏识的时机,及时赏识;在对不同学生赏识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并且与其他的教育方式合理结合。将赏识教育真正用于课堂时,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平等的关系下学生能够大胆的思考,勇于表达自己。同时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扑捉学生进步的瞬间,科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赏识教育后,笔者发现学生整体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优秀率有所提高,低分率显著的降低,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激发。本研究结果表明,赏识教育是一种与现有的应试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学生,理解学生。在农村的英语教学中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赏识教育与其他的教育模式并不相悖,甚至是相辅相成的。教育者要将其合理的整合在一起。同时,笔者发现在农村学校实施赏识教育存在很多局限性,课堂人数过多对赏识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赏识教育对于教师的精力要求很高,要求教师坚持不懈的观察,欣赏学生,及时掌握学生的变化。
【关键词】:赏识教育 农村初中 英语教学 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4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4
  • 2. 文献综述14-25
  • 2.1 赏识教育的定义14-19
  • 2.1.1 赏识教育的起源14-16
  • 2.1.2 赏识教育的实质16-17
  • 2.1.3 赏识教育的原则17-19
  • 2.2 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19-21
  • 2.2.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9
  • 2.2.2 罗森塔尔效应19-21
  • 2.3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的现实依据21-25
  • 2.3.1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分析21-24
  • 2.3.2 赏识教育可以提高课堂效率24-25
  • 3.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赏识教育的原则与策略25-30
  • 3.1 初中英语课堂赏识教育的原则25-26
  • 3.1.1 把握好赏识的时机,及时赏识25
  • 3.1.2 因材施教,运用适当的赏识方法25-26
  • 3.1.3 正确赏识,注意赏识与其他方法的合理结合26
  • 3.2 初中英语课堂中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26-30
  • 3.2.1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6-27
  • 3.2.2 于平时教学中捕捉赏识教育瞬间27
  • 3.2.3 创设情境教学,运用多种教学工具27-28
  • 3.2.4 科学进行教育评价28-30
  • 4. 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实践与反思30-46
  • 4.1 研究目标30
  • 4.2 研究对象与方法30-31
  • 4.3 实验过程31-42
  • 4.3.1 利用课堂时间实施赏识教育31-35
  • 4.3.2 利用课后时间实施赏识教育35-37
  • 4.3.3 数据收集及对比37-42
  • 4.4 赏识教育的问题与反思42-46
  • 4.4.1 赏识教育的误区及应该注意的问题43-45
  • 4.4.2 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局限性45-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49
  • 附录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刚;;敢问路在何方?——用赏识教育构建和谐课堂[J];艺术教育;2009年12期

2 单朝阳;;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1年12期

3 张现伟;;浅谈语文课实施赏识教育与培养学生创新型思维[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5期

4 邵军;;我国关于赏识教育的理论研究概述[J];青春岁月;2013年21期

5 王蓓;;对赏识教育的理性解读与常见误区[J];黑龙江史志;2013年21期

6 吕振杰;;赏识教育之我见[J];文学教育(上);2014年03期

7 李伟英;;英语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J];英语教师;2008年09期

8 郑友轩;;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误区[J];教育艺术;2009年09期

9 袁权;;体育教师的赏识教育[J];神州;2012年26期

10 张红;;赏识教育的策略[J];青春岁月;201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锐宁;叶們;;重审“赏识教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敏;;浅谈赏识教育及误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3 李刚锋;;沟通与赏识教育——班主住工作的有效手段[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徐风兰;;赏识教育让他找到自信[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志堂;;赏识教育让孩子在喜悦中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6 郑晓霞;迟国华;;赏识教育促青二小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C];2013年

7 朱建涛;;用赏识教育去开启孩子美好的心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8 许明文;;实施赏识教育 践行科学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9 吕秀英;;浅谈“赏识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六卷)[C];2013年

10 杨煦;;让赏识教育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川川;赏识教育成就优秀学生[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王彩丽;赏识教育千万别过头[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3 徐秀芳;赏识教育塑造学生的心灵[N];莱芜日报;2009年

4 孙晶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陶泉学区申家沟小学;浅谈赏识教育的作用及实施[N];今日信息报;2009年

5 志丹县职教中心 张玉宝;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赏识教育[N];延安日报;2011年

6 扈国营 唐云晓;赏识教育不应排斥适度的批评[N];东营日报;2005年

7 李树国;让赏识教育走进每个家庭[N];广安日报;2005年

8 马兰;“赏识教育”不能“包治百病”[N];工人日报;2004年

9 记者 周润健;赏识教育,对孩子多“竖大拇指”[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10 记者 高玲;赏识教育推广势头加强[N];常德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蓝志东;心理学视野下关于教师赏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翠萍;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施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敏;高中中等生赏识教育方法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祝华;当代中职生赏识教育探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慧;赏识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7 窦昕;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8 高跃芳;论赏识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霞;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云燕;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赏识教育在农村初中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6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f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