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新地区汉唐墓葬出土人物俑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6 09:58
随葬人物俑作为中国古代墓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战国之前就已存在,历史悠久。汉唐时期是人物俑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中原地区上至帝陵、王侯墓葬,下至贫民百姓墓茔,都有人物俑随葬。甘新地区虽地处西北偏隅之地,但在西汉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联系的重要通道,因此既保留了当地固有的葬制习俗,同时也深受中原与西域葬俗的影响,其中随葬人物俑作为当地葬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了解甘新地区墓葬习俗至关重要,因此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兼用实地考察、参观实物的方法,利用统计学排列表格的形式,对甘新地区汉唐时期墓葬出土人物俑进行研究,通过对人物俑的整理、分类及形象特征描述与对比等方面,来全面了解甘新两地人物俑,从而探究汉唐时期两地人民的社会生活。首先简述甘肃、新疆地区汉唐时期墓葬出土人物俑的历史背景。其次使用表格的形式对两地汉唐墓葬出土人物俑进行了整理罗列,并依据材质对两地人物俑进行分类,对人物俑的具体造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进而了解到甘肃汉晋时期人物俑主要集中分布在武威、高台县、酒泉、嘉峪关等地,以木俑与铜俑为主;甘肃隋唐时期人物俑主要分布在庆城县、秦安县及敦煌等地,以陶俑为主;新疆汉唐人物俑大部...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戴帽俑①
戴帽俑②
第二章甘新地区汉唐墓葬出土人物俑概况及分类14削肩,红黑两色绘衣纹,身着圆领衫。(图2-3)(3)体形瘦长俑。上身长,下身短,头部上窄下宽,双腿分立,通体彩绘,上着圆领衫,下着裤,部分着长衫,墨绘五官与衣饰。(图2-4)(4)御牛车模型俑、马夫、驼夫俑,武威旱滩坡东汉墓两件模型俑,车上一件,牛旁一件,磨咀子古墓1件木人物俑立于马前。(图2-5)(5)舞俑。磨嘴子汉墓出土了多件舞俑,手臂或高或低,呈舞动姿势。(图2-6)这几类属造型方面比较有特点的木俑,其余一部分木俑着男装或女装,也呈站立姿势,五官四肢用刀削刻,墨绘面部与衣饰,身高一般不超过50厘米,因为木制品保存的困难,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朽。图2-1戴帽俑①图2-2戴帽俑②图2-3体形宽短俑③图2-4体形瘦长俑④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文物与考古》2012年第5期,图版三。②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图版九。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高台地埂坡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9期,第31页。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高台地埂坡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9期,第32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J]. 王建新,关楠楠.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2)
[2]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群2012年发掘简报[J]. 王永安,吴荭,马洪连,孙明霞. 考古. 2017(12)
[3]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考古发掘报告[J]. 鲁礼鹏,玉素甫,马金娥,阿丽娅,祖鲁皮亚,蒙力克,王博. 考古与文物. 2016(05)
[4]甘肃嘉峪关市文殊镇汉魏墓的发掘[J]. 俞春荣,王春梅. 考古. 2014(09)
[5]2003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J]. 王辉,赵雪野,李永宁,王琦,王勇,宁生银,大野宪司,村上义直,新海和广,魏美丽. 考古与文物. 2012(05)
[6]甘肃合水唐魏哲墓发掘简报[J]. 张存良,贾延廉,李永清,杨才学,吴荭,孙明霞,李彩霞,郭亮亮. 考古与文物. 2012(04)
[7]简论高昌古城的历史与宗教[J]. 朱国祥. 新疆地方志. 2012(01)
[8]唐章怀太子墓镇墓四神俑浅说[J]. 李阿能. 文博. 2011(06)
[9]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J]. 朱安,张振华,韩小丰,宁生银,黎树科,冯建省,钟雅萍. 文物. 2011(06)
[10]甘肃永昌水泉子汉墓发掘简报[J]. 吴荭,张存良,魏美丽,孙明霞. 文物. 2009(10)
硕士论文
[1]西安地区隋唐墓葬镇墓俑研究[D]. 李峰.山东大学 2008
[2]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D]. 杨洁.西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2241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戴帽俑①
戴帽俑②
第二章甘新地区汉唐墓葬出土人物俑概况及分类14削肩,红黑两色绘衣纹,身着圆领衫。(图2-3)(3)体形瘦长俑。上身长,下身短,头部上窄下宽,双腿分立,通体彩绘,上着圆领衫,下着裤,部分着长衫,墨绘五官与衣饰。(图2-4)(4)御牛车模型俑、马夫、驼夫俑,武威旱滩坡东汉墓两件模型俑,车上一件,牛旁一件,磨咀子古墓1件木人物俑立于马前。(图2-5)(5)舞俑。磨嘴子汉墓出土了多件舞俑,手臂或高或低,呈舞动姿势。(图2-6)这几类属造型方面比较有特点的木俑,其余一部分木俑着男装或女装,也呈站立姿势,五官四肢用刀削刻,墨绘面部与衣饰,身高一般不超过50厘米,因为木制品保存的困难,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朽。图2-1戴帽俑①图2-2戴帽俑②图2-3体形宽短俑③图2-4体形瘦长俑④①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文物与考古》2012年第5期,图版三。②甘肃省文物考古队:《嘉峪关壁画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5年,图版九。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高台地埂坡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9期,第31页。④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高台地埂坡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第9期,第32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发展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J]. 王建新,关楠楠. 西北民族研究. 2019(02)
[2]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墓群2012年发掘简报[J]. 王永安,吴荭,马洪连,孙明霞. 考古. 2017(12)
[3]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西区考古发掘报告[J]. 鲁礼鹏,玉素甫,马金娥,阿丽娅,祖鲁皮亚,蒙力克,王博. 考古与文物. 2016(05)
[4]甘肃嘉峪关市文殊镇汉魏墓的发掘[J]. 俞春荣,王春梅. 考古. 2014(09)
[5]2003年甘肃武威磨咀子墓地发掘简报[J]. 王辉,赵雪野,李永宁,王琦,王勇,宁生银,大野宪司,村上义直,新海和广,魏美丽. 考古与文物. 2012(05)
[6]甘肃合水唐魏哲墓发掘简报[J]. 张存良,贾延廉,李永清,杨才学,吴荭,孙明霞,李彩霞,郭亮亮. 考古与文物. 2012(04)
[7]简论高昌古城的历史与宗教[J]. 朱国祥. 新疆地方志. 2012(01)
[8]唐章怀太子墓镇墓四神俑浅说[J]. 李阿能. 文博. 2011(06)
[9]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掘简报[J]. 朱安,张振华,韩小丰,宁生银,黎树科,冯建省,钟雅萍. 文物. 2011(06)
[10]甘肃永昌水泉子汉墓发掘简报[J]. 吴荭,张存良,魏美丽,孙明霞. 文物. 2009(10)
硕士论文
[1]西安地区隋唐墓葬镇墓俑研究[D]. 李峰.山东大学 2008
[2]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D]. 杨洁.西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72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7224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