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与俄耳甫斯神话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23 08:17
  作为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神话蕴含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独特的社会风俗、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对于初民来说,神话是更高的真实,神话对初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具有规范作用,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对于后人来说,神话又是活态的文化,它在日常生活中广为流传,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文化价值。牛郎织女与俄耳甫斯神话作为中西方最经典的爱情神话和星象神话代表,不仅对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所携带的文化基因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风俗信仰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试从神话的叙事结构、故事模式以及宗教信仰三个方面对牛郎织女神话与俄耳甫斯神话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探索中西方神话书写差异的深层原因。本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概述牛郎织女和俄耳甫斯神话的发展历程,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牛郎织女神话随着时代推进而不断发展完善,属于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俄耳甫斯神话的成型则较为稳定,维吉尔的《农事诗》奠定了俄耳甫斯神话的基本面貌,后世创作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异文。最后选取了两个神话的通行版本,作为分析比较的文本。第二章在选定神话文本的基础上,对牛郎织女和俄耳甫斯神话在叙事结构上进行分析比较。运用格...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意义
    2 选题的可比性
    3 研究现状综述
    4 研究方法、目标和创新点
第一章 牛郎织女与俄耳甫斯神话文本
    1.1 逐渐发展成型的牛郎织女神话
    1.2 相对稳定的俄耳甫斯神话
第二章 牛郎织女与俄耳甫斯神话叙事结构的不同
    2.1 以契约为主导的三位一体的叙事结构
    2.2 对“牛女神话”和“俄耳甫斯神话”的叙事结构分析
    2.3 神话叙事结构背后中西文化精神的不同
        2.3.1 “人神有别”与“人神相通”
        2.3.2 理性之“神”与感性之“神”
        2.3.3 乐天知命与悲剧精神
第三章 牛郎织女与俄耳甫斯神话故事模式的不同
    3.1 对“牛女神话”和“俄耳甫斯神话”的人物形象分析
        3.1.1 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定位
        3.1.2 “仙女救夫”与“英雄救美”故事模式的不同
    3.2 神话故事模式背后中西文化的不同
        3.2.1 道德崇尚与英雄情结
        3.2.2 道德女神与工具女神
第四章 牛郎织女和俄耳甫斯神话与宗教文化关系的不同
    4.1 牛郎织女神话与道教文化
        4.1.1 中国的道教文化
        4.1.2 道教文化影响下的牛郎织女神话
        4.1.3 作为道教神仙的牛郎织女
    4.2 俄耳甫斯神话与俄耳甫斯教
        4.2.1 西方的俄耳甫斯教
        4.2.2 俄耳甫斯神话对俄耳甫斯教的影响
    4.3 神话与宗教文化关系背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
        4.3.1 注重现世与关注来世
        4.3.2 实用理性与思辨理性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神话叙事进入历史[J]. 蒋原伦.  当代作家评论. 2001(03)
[2]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简介及应用[J]. 刘小妍.  法国研究. 2003(01)
[3]我国各民族天体神话与民俗[J]. 许安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4]从“牛郎织女”等意象看中国古典诗歌的原型特性[J]. 洪树华.  江汉论坛. 2003(10)
[5]古希腊神话的人本精神及对西方文化的影响[J]. 纪琳.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2)
[6]西方神话与叙事艺术[J]. 蒋原伦.  外国文学评论. 2004(02)
[7]从牛郎和织女到丘比特(Cupid)和普赛克(Psyche)[J]. 陈兰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8]西方文学的奥尔弗斯情结[J]. 李永毅.  俄罗斯文艺. 2006(01)
[9]神话文本的阅读与神话的当代呈现[J]. 万建中.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10]汉水、天汉、天水——论织女传说的形成[J]. 赵逵夫.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博士论文
[1]走出神话的帷幕——中西早期神话中的悲剧意识及其对文学精神和文学主题的影响[D]. 邹景阳.暨南大学 2001
[2]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D]. 叶舒宪.四川大学 2003
[3]中国神话研究与文化要素分析[D]. 张文安.陕西师范大学 2004
[4]先秦与古希腊神话价值观比较研究[D]. 陈鹏程.天津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神话与“两希”神话比较[D]. 宗凡滟.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俄耳甫斯主义绘画研究[D]. 冯亚静.华东师范大学 2012
[3]俄耳甫斯教及其美学意蕴[D]. 白肖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2
[4]从民间信仰到民间娱乐[D]. 邹玮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1
[5]汉族民间信仰文化的保护与利用[D]. 赵丽彦.陕西师范大学 2009
[6]小说、戏曲、曲艺中的《牛郎织女》[D]. 田有余.西北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25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725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e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